頻繁進出影院的君,有時候像極瞭他們的工作人員。還有個趕早趕晚的習慣,在播廣告前就坐定,在片尾曲結束才離開。好巧不巧的,今年春節期間竟然在影院看到瞭《爵跡 2》的宣傳。
好嘛,竟 ... 竟然還有第二部?
不僅有第二部,甚至說還馬上要和觀眾見面瞭。最近電影宣佈定檔今年暑期公映,並且是范冰冰、吳亦凡、陳偉霆、郭采潔、陳學冬、王源等原班人馬回歸。
起初一直以為楊冪是郭敬明心中無可替代的女一號,現在才發現,原來是范冰冰!范冰冰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起初像是不涉世的少女,之後因為哥哥的死去獲得瞭巨大的力量,當這洪荒之力集於一身時當然要幹點瞭不得的事兒,這種橋段可比都市言情類要刺激的多。
文章才也到三百多字,公社君就知道一定有不少人要開始噴瞭,畢竟在《爵跡》剛上映的時候,公社君的一位朋友說 " 哇,好期待哦!我傢凡凡在裡面超仙的!",被我們四周的這些人非常鄙視的罵瞭句 " 傻逼 "。
受盡我們的嘲笑,被當成 " 傻逼 " 的處境其實不止她一個吧。然而在電影上映的當天,我就和那位朋友一起走進瞭影院(攤手)。
關於這部電影,如果以君這種網絡 " 假寫手 " 的角度來看,其實槽點無數,可以撕起來的話題也不少,隻要一味的誇贊,免不瞭來寫罵人腦殘的傢夥。當然,如果貶的恰到好處,也不會有人走心的看,畢竟想黑它的人太多瞭。但是,以一位走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電影 ... 其實還算過得去。公社君的那位朋友,作為粉絲的角色去到影院,不僅為自己愛豆買單,也是對其他人的演技及劇情相關的東西做瞭評價,在她並未看過原著的前提下。
最大的優缺點是相同的,就是它的特效。電影上映前期的整個宣傳海報,也是非常具有 3D 感的。宣傳的亮點出瞭明星陣容外,就是全 CG 真人拍攝。采用這種拍攝手法去創新,可以說是十分值得鼓勵的,但是整體呈現出的視覺效果卻是讓人大跌眼鏡的。
有人說它有一種頁遊風,畫面中演員所呈現出的表情動作都是非常的僵硬,而且片中將每個人物的形象刻畫都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層次,看似華麗卻又單調的特效技能。相比於國內非常多的大型網絡遊戲來說,畫面效果都不夠到位。郭敬明曾在一次發佈上表達拍攝這類電影的艱辛,笑稱演員經常追問自己 " 動畫片為什麼要由真人來演 "?" 因為演員演這部戲完全靠想象,要對不存在的東西做出反應,而我作為導演,其實也無法想象最後的效果是怎樣的 "。
說起郭敬明的感受,《爵跡》中的畫面,也就是他在小說中所描繪的那些龐大世界,其實被最大可能地展現到瞭屏幕上。其實想想也蠻爽的,君其實挺能理解郭敬明作為原著作者看到成品後的欣喜。如果非得深究畫面,那麼像這種奇幻類的小說能夠把畫面展現到觀眾眼前的,君除瞭《哈利波特》外並沒有覺得哪個還原度極高。
據說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曹汛曾介紹過,電影中所用的技術在獲取三維模型方面實現瞭單次曝光同步拍攝、同時捕獲 3D 模型和紋理、精度達到亞毫米級,具有傳統激光 3D 掃描儀所無法媲美的特點。演員們在拍戲的時候有著不尋常的體驗,觀眾也是第一次在影院體會這種國產真人動畫,這一點也算是《爵跡》弊端的突破口。
其次值得一提的就是劇情瞭。君的朋友雖然隻是沖著愛豆去的,但也是在不斷瞭解導演及演員所要表達的一名觀眾。因為看過原著,所以君對於劇情的瞭解並不難,也在看過宣傳海報後非常清晰每個人物角色及故事走向。朋友看完後的第一反應就是," 沒看懂,不清楚,似乎有很多不知道的背景,像是個宣傳片 "。這種單純的感受,其實也是大部分人的觀感。電影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講述一個幾十萬字才建立起的故事背景以及世界觀,其實很不容易。
它不像是感情戲、都市劇,因為故事結構架空,主線雖然清晰但是枝節繁瑣,所要展現給觀眾的說明就更需要充分一些,尤其是電影也節省許多解釋的部分。它沒空跟你講為什麼那個金色大門能夠穿梭空間,也來不及跟你說為什麼吳亦凡就得收陳學冬所飾演的麒零當徒弟,師徒印證還得在屁股根兒尾巴骨上!
有人覺得 fate 系列的世界觀和爵跡在設定上存在類似,說不清是致敬還是模仿抄襲,總之這個世界觀的構建還是促使不少人好奇和進一步瞭解的。當然,前提是電影能夠在第二部中把前面預告的內容挖的坑填上,這敘事也就沒什麼大毛病的。
有網友說比起電影,《爵跡》似乎更適合改成 RPG 遊戲:完整的魔法系統,隨時在科普設定的人物,各式各樣的技能與道具,各種怪物、迷宮 ... 仔細一想,其實還真是這麼回事(沉迷 RPG 遊戲的公社君頻頻點頭)。忘記在哪看到過一句話:成熟的觀眾和有誠意的電影人才是撐起這個行業的力量。我們不用去試圖包容一些電影的垃圾程度,也不需要去心疼誰的玻璃心,但是我們所能感受的那些是不需要無腦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