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 3》:看瞭我的給我吐出來

03-01

"中藥口紅瞭解一下?"

2018 開年最刺激的事情是什麼?大概要屬《舌尖上的中國 3》的口碑海嘯瞭。

片方特意選擇在過年這個 " 吃 " 的氛圍最為濃厚的時間上線,無不是想繼續操設前兩部經營出來的 " 下飯神片 " 的設定。

結果,觀眾看得不僅沒能吃下飯,還差點吐瞭出來。

如果說第一部是開山神作,第二部煨著餘溫勉強保住瞭品質,第三部則顯然是狗尾續貂。

豆瓣評分由9.3暴跌至4.1,口碑慘案的背後不僅是一個團隊的更換,也是浮躁壓倒匠心的過程。

浮躁,使這個謂之加入 90 後和外籍人員的創新團隊,把國民第一美食紀錄片品牌做成瞭" 全民來找茬 "的狂歡遊戲。

首先,最挑戰觀眾底線的莫過於文案中泛濫成災的知識性錯誤。

例如第二集把西安回坊的建成時間訛傳成唐朝;第三集把美國引進的大口黑鱸當成花鱸;第四集將有毒性的魚腥草說成養生蔬菜。

而首集中出現的常識錯誤,已經被博學的知乎網友精確到秒地吐槽過瞭。

▲轉自知乎網友 @笑道人,部分回答

諷刺的是,網絡上對《舌尖 3》的文案糾錯,變相成為瞭一次大型科普活動,達成瞭央視想而不得的目的。

其次,《舌尖 3》選取的拍攝對象,處處透著不地道的既視感。

作為帶貨能力一流的美食紀錄片,《舌尖 3》捧紅的不是美食,而是第一集中被樹立成工匠精神典范的章丘鐵鍋,在淘寶上一度賣到脫銷。

對此,章丘人表示毫不知情。

此外,天津人表示紅姐傢的煎餅果子居然加火腿腸,一看就不正宗;

樂山人表示節目組居然缽缽雞、麻辣燙傻傻分不清楚;

河南人表示拍我們當地出名的胡辣湯為什麼要跑去杭州?

廣東人表示既然說我們擅長煲湯為什麼沒有找當地人做?

而《舌尖 3》暴露出來的衛生隱患,直接讓觀眾暴走。

第六集《酥》講到山東大饅頭時,鏡頭掃過,竟然看到一位大姐一邊揉面一邊扣眼屎???

相比之下,老爺子們的長胡子和灰指甲簡直就算不上問題瞭。

一部締造過神話的央視紀錄片系列,能被全國觀眾挑出這麼多毛病,讓人弄不清是該詫異、憤怒還是惋惜。

且不說仿照過去陳曉卿團隊那樣,從各個部門挖來最精尖的人才,翻遍三米高的《國傢地理》雜志隻是為瞭挑選合適選題,每集都跋山涉水、不辭辛勞地找到獨特的地方食物,最起碼的調研應該做到位吧 ?每個鏡頭編導應該仔細審核吧?

▲《舌尖 1的拍攝現場

專業硬傷已孰不可忍,然而作為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 3》竟然拍得讓人毫無食欲???(相信衛生那裡已經讓人沒瞭食欲)

猶記得《舌尖 1》中,天南海北的各類常見食物,在淺景深的鏡頭與快慢有序的剪輯下,呈現出瞭誘人的色澤與溢出屏幕外的香味兒。

不管是藏族地區化繁至簡的油煎松茸▼

還是江浙地區做法考究的民間醃臘▼

可以輕松地讓屏幕前的你垂涎三尺。

就連本身並不誘人的面條,也能讓人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人們在烹飪之法上的智慧與樂趣。

細如發絲的拉面技巧▼

竹篙壓面的 " 笨拙 " 古法▼

" 大鍘刀 " 切面的異常靈巧▼

這些非本地人不會熟悉的食材處理細節,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我們對食物的好奇與對勞動者的敬意。

《舌尖 1》還可以當做國傢地理來看。

每一集中在食物出現之前,光是壯麗秀美的自然地理景觀,就能牢牢地抓住我們的眼球。

所謂一方山水養一方人,《舌尖 1》縱越南北,橫跨東西,將鏡頭探入叢林山野、村落平原、高山河海,從自然地理景觀引出不同的人文景觀和飲食習慣。

質樸的勞動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食物既是養傢糊口的生計,也是犒勞自己的精神慰藉。

這也是陳曉卿對節目定下的宗旨:探尋人與食物的關系

當我們看到雲南的藏民在雨季起早貪黑撿松茸,查幹湖的漁民冒著嚴寒和冰裂的風險捕魚,常年出門在外的挖藕人每天與淤泥打交道 ......

▲十分有意境的挖藕畫面

他們煮的食物不一定讓你口齒生津,但一定傳達出瞭收獲的幸福感。

所以在片子最後必然出現的幸福笑臉,雖有擺拍之嫌,但那源自於勞動者對食物發自內心的熱愛與珍惜

▲黃饃饃一塊錢一個,不接受砍價,掙的都是辛苦錢

而在食物之外,關於主人公的幾句錯落有致的生活側寫,賦予瞭這部美食片以靈魂。

反觀《舌尖 3》,這種人與食物的精神連接演變成瞭以感人為首要目的的故事大會。

第二集裡那句被群嘲最多的 " 愛就是最好的調味 ",最先暴露瞭這種煽情的歪心思。

還比如第五集本來要講天津人的早餐,結果鏡頭沒有對準天津街頭的攤點,而是花整整十分鐘講瞭一個患病媽媽為女兒做的一周愛心早餐。

日式便當看著的確精美可愛,但這跟中國美食又有什麼關系呢?

最為外界所不齒的是,在《舌尖 3》的劇本包裝下,因犯罪離職的麻辣燙女婿搖身一變,成瞭 " 為愛情放下手術刀 " 的癡心人設。

這樣生硬扮演的人間喜劇,還能傳遞什麼幸福感呢?

為瞭完成文化傳承的價值觀任務,舞獅、武術、中藥等多樣重要傳統文化標本一一出現,盡管它們與 " 吃 " 並沒有多大關聯。

如果沒有劇本,誰能相信一個十三歲少年嘴裡說的 " 傳承 " ▼

90 歲高齡的武術傢生日宴上拜帖收徒,兩行熱淚強行煽情▼

沉迷中藥護理的女青年自制口紅時,格調瞬間降到微商廣告質感▼

傳承之外,還少不瞭拉來幾個國際臉,接受一下我們中華美食的文化輸出

在這些鏡頭下,食物仿佛成為瞭一個輸出價值觀的道具。

而這些文化自信,本來可以在以食物為本位的拍攝中得到更加潤物細無聲的表達。

還有一點較為明顯的 " 創新 " 就是,與前兩部相比,《舌尖 3》變得更加"幹凈和精致"瞭。

少有前兩部的貼近自然和農傢煙火氣,《舌尖 3》幾乎是在城市的各色廚房裡完成瞭拍攝。

黑佈一拉,高光一打,大廚顛勺,精美擺盤,恍惚間還以為是在看什麼《廚王爭霸賽》。

鏡頭掃過的是豪華餐廳、飯館、美食街、菜市場,而不是食材生長的赤裸土地。

烹飪者不用上山下海辛苦取材,也不用親手發酵毛豆腐、熏烤火腿、曬制陳皮 ...... 最大的智慧也就體現在菜市場挑菜瞭。

簡單幾個特寫鏡頭後,一盤盤豐美菜肴就已經出鍋擺盤,親朋好友依次落座,推杯換盞。

花花綠綠的色彩美學,俱得美食博主的真傳——好吃不重要,好看才是硬道理。

沒有瞭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也就隔斷瞭人對食物的感知。

這時你看著再精致、再文藝的畫面,味蕾也難再被觸動毫分。

我們對《舌尖》的感情,並非全然是對美味的欲望。

穿過腳趾的泥巴,煙熏火烤的灶臺,自傢制造的竹筐鐵具,盛放著我們的鄉愁

隨風搖曳的青黃麥穗,果蔬繽紛的農傢菜園,魚兒遊過的湍湍溪水,寄托著我們對自然田園的向往;

一生鉆冰取魚的石把頭,屋頂上種菜的北京二哥,失去老伴的蝦醬老太郭少芬,讓我們體悟著人生百味

而《舌尖 3》不再聚焦於淳樸的鄉土與農民,代之以典雅茶樓酒肆、美食博主與作傢,用精致包裝的食物與故事,述說著 " 舌尖上的致富生活 " ——

瞧,人民生活條件好瞭,吃得也養生和講究瞭!

它的精致就像一件金玉外衣,用來掩蓋因不專業、不走心而造成的拙劣。

再一次,《舌尖 3》與之宣傳的工匠精神形成瞭反諷。

打鐵大爺的話也回送給你們▼

互動話題

你給「舌尖 3」打幾分?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