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萬人打出豆瓣 9.6,這背後還有更紮心的故事
烏蘭巴托的夜 來自獨立魚電影 00:00 03:57
談到國產醫療影視作品,《人間世》絕對是No.1。
豆瓣 9.6的超高評分,幾乎可以讓它在國內紀錄片領域橫著走。
這樣一部以醫院為主要場景,聚焦醫患關系的紀錄片,最大的特點,也是備受好評的地方,來自於「真實」。
《人間世》的攝制團隊沒有腳本,沒有編排,沒有預設對象。
每一個故事都是現場蹲守出來的。
如果按照劇本走,我們也許永遠都看不到真實的醫院。
當初誰都沒想到它會那麼火,否則也不會不上星,隻在上海新聞綜合頻道播出。
如今第二季啟動,將登錄東方衛視的黃金時段。
片名《人間世》的出處是,《莊子 · 人間世》," 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
對醫者來說,在急診室的日子,就是「飲冰十年,難涼熱血」。
兩年前,魚叔已經推薦過《人間世》瞭。
今天要說的,是它背後的事跡。
就在最新一期《奇葩大會》裡,第二季《人間世》的總導演秦博分享瞭三個故事。
而這三個故事,也剛好代表是醫院裡的三個人群——
醫生、病患、傢屬。
第一個故事,關於一位病人傢屬。
這是一位父親。
他的女兒陷入長期的深度昏迷,基本沒有瞭蘇醒的可能性,但傢裡人不願意放棄。
長期昏迷會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傷,這時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和病患說話,刺激她的腦神經。
女孩的父親,開始想各種方法,試圖喚醒她。
為瞭保證一直都有人在女兒耳邊說話,他弄瞭一個收音機,不停換電池,24 小時播放。
後來,他覺得光是錄音機喊名字沒什麼用,於是開始模擬女兒的日常生活。
在女兒耳邊還原她一天的經歷。
他的女兒是小學語文老師,所以他會拿著女兒的教案,開始講課、朗讀課文。
有一天,他讀著一篇特別簡單的課文,念著念著,突然就嚎啕大哭。
不知道這篇小學課文裡,是哪一個點觸碰到瞭這位父親崩瞭那麼久的神經。
這一篇課文,講的是對對子。
說得快,
對得巧,
大傢誇我腦子好。
多麼簡單,女兒曾經站在講臺上,就是這樣念給孩子們的。
可現在,這麼簡單的句子,她怎麼自己還聽不懂瞭。
「大傢誇我腦子好」這句話,對著已經腦死亡的女兒,該怎麼說出口。
第二個故事,關於一個癌癥患者。
這是一個 28 歲的年輕媽媽。
剛結婚不久,懷有 5 個月的身孕,就被查出瞭癌癥晚期。
她以前總愛出去旅行,總覺得世界很大很大,但生病之後才發現原來世界那麼小,小到隻有傢人。
她想瞭很久,堅持把孩子生瞭下來後,才接受化療。
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瞭,於是,在有限的生命裡,為孩子準備瞭 18 年的禮物,錄好瞭想說的話。
這些禮物將陪伴著她的孩子走過一年又一年,直到長大成人。
她沒辦法陪伴孩子長大,但她已經做瞭所有能做的事情。
這位年輕的媽媽,很樂觀,她甚至開玩笑地說道:
我們傢小籠包 1 歲的時候,我 28 歲;他 18 歲的時候,我還是 28 歲。我青春永駐啊!
第三個故事,關於一位醫生。
這是一個外科醫生。
他的病人的腰椎上長瞭腫瘤,需要做手術。
但在手術過程中,他發現腫瘤位於腰椎深處,那裡神經盤根錯節,沒辦法取出腫瘤。
因此,隻能縫合。這相當於白白做瞭一次手術,讓病人多遭瞭一次罪。
手術結束,醫生很害怕,他不知道該怎麼告訴病人。
該怎麼讓病人理解,這不是白挨瞭一刀呢。因為隻有做手術,才能知道腫瘤的具體情況。
可是,他心中還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其實他可以做的更好。
面對這個病人,他忐忑不安。
可是病人居然沒有多說什麼,就問瞭一句:" 這傷口是你縫的嗎?縫的還挺好看。"
聽病人如此寬慰,他內疚極瞭。
這個病人最終還是走瞭。
後來,他 3D 打印瞭這個病患的腰椎模型,放在辦公桌前,提醒自己,每一次做大手術前,他都會留時間對著這個模型好好想一想。
在秦博的講述中,除瞭這三個個體的故事,還涉及到瞭一類人,也就是作為拍攝者的他們。
他講述瞭作為駐紮在醫院裡的記錄者的困境。
雖然,他們以陪伴著的身份,跟著這些傢庭經歷風雨,也幫瞭一些力所能及的忙。
可是這種經歷和陪伴,是帶有目的性的。
因為他們是攝制組,他們到醫院的目的,是要拍下有用的「素材」。
" 我確實和他們上瞭一艘船,風平浪靜的時候陪他們一起度過,狂風暴雨也在,但我們不是一條心。"
這讓他們常常有種愧疚感,別人的苦難與悲劇憑什麼要給你看,讓你拍?
那些所謂「悲憫」的鏡頭,真的是悲憫嗎?
記錄別人苦難的人,哪有資格高高在上地說什麼悲憫。
不過是那些病患可憐他們,允許他們拍攝,允許他們以陪伴者的身份,分享這麼深刻的命運。
醫院是離生死,離苦難最近的地方。
其實「生死」和「苦難」兩個話題,《奇葩說》都有辯論過。
可是辯題終究是假設。
但發生在醫院裡的生死和苦難,卻無法回避,是必須面對的。
而在這種最接近絕境的地方,無路可退,也終將引發最深刻的思考。
那樣的反省會讓人清醒,也讓人有瞭走向未來的力量。
曾經作為《奇葩說》季前賽,篩選選手的《奇葩大會》,已經改變瞭主題,變成瞭「奇葩人類大會」。
少瞭競技,多瞭分享。
有看起來木訥老實的考古博士劉拓,在伊拉克被當地警察當成恐怖分子抓起來。
在小小監獄裡,關著的竟是人與人的溫情。
有試圖為 " 大媽 " 群體正名的戲精牡丹,一條絲巾、一把折扇生動還原 " 無道具不照相 " 的仙女媽媽們。
還有用科學態度、嚴謹地邏輯解決生活小問題,發明「無用」但「有趣」小裝置的清華化工博士畢嘯天。
除瞭各路網紅,各界戲精,這一季的《奇葩大會》還多瞭許多帶著故事來分享的「大咖」。
中國風填詞屆的王者方文山,紀錄片《二十二》導演郭柯,裡約奧運冠軍、中國排球女隊隊長惠若琪 ……
越來越多的 " 特別人類 " 上臺分享特別的生命體驗和獨特觀點。
這些分享,大多令人動容。
然而,臺上十來分鐘的故事,背後可能是幾年,幾十年經歷的苦難。
就像《人間世》,播出僅 10 集,卻是搭上瞭命,耗費 3 年才拍出來的。
活著已經夠艱難瞭,為什麼還要去記錄苦難呢。
是為瞭感謝苦難嗎?沒有必要。
但如若避不開,逃不掉,至少讓它還有價值。
凝視困境,感受疼痛,我們被苦難塑造,也終能落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