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有一半人不敢看第二遍

07-28

今天的安利開始之前,小編想先問你們一個千古難題:

假如你得瞭絕癥,每天能做的隻有躺在床上,等著死神爸爸來帶你走,你會選擇:

繼續這麼茍延殘喘的活著,還是提前去死?

今天要給你們看的,就是當一個人走到瞭人生邊緣時,所作出的種種抉擇。

在看這片的過程中,小編不隻一次的想,如果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怎麼選?

這部片是——

「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擇」

How to Die: Simon ’ s Choice

這部由 BBC 制作的紀錄片,2016 年播出後,吸引瞭超過 120 萬的英國人觀看,在我大天朝也曾經掀起過不小的浪潮。

僅 b 站的播放量,就有差不多 50 萬。

片子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對身患絕癥的男主西蒙,在安樂死之前的大約近半年時間的記錄。

一個已經預約瞭自己死亡的人,會怎麼過剩下的生命?

在看之前,小編本來以為這片會很煽情,比如大段關於西蒙痛苦的展現,或者是細節化安樂死的過程等等,但並沒有。

全片沒有任何煽情的鏡頭,真實還原現實本身就已經足夠讓人震撼。

拍這片的時候,西蒙 57 歲,說實話在現代人普遍壽命延長的情況下,57 歲還是挺年輕的。

在被發現患病之前,西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贏傢。

57 歲的公司小主管,還可以大展宏圖,管理員工、組織會議、一身西裝侃侃而談的時候,他分分鐘成為眾人的焦點。

人人稱羨的事業 get。

但你以為他就是個古板的工作狂嗎?

不是,他在朋友圈裡,是等同於薛之謙一樣的存在。

搞怪、段子隨手就來,據他的大學同學說,有這貨在的地方,你肯定能嗨起來。

相應的,他也有一群可以陪他一起瘋的至交好友。

至於傢庭,更是幸福得讓小編這種孤傢寡人眼紅。

和老婆幾十年感情如一日,從吵吵鬧鬧的小情侶,走到連對方的每一個小習慣都熟悉的老夫老妻,那麼多年瞭,他們還依然相愛。

當然,他不僅是丈夫,也是父親,同時還是祖父。

傢裡的孫子、孫女正是最活潑好動的時候,溜貓逗狗好玩的不行,反正我是可以坐在窗子前看他們玩一天都不會膩。

他有所有人看到都會感到溫暖的傢。

回傢有老婆孩子熱炕頭,出門可以呼朋喚友遠足郊遊。

西蒙的人生就像是你們身邊的每一個大叔,有愛人,有事業,雖然不一定大富大貴,但至少足夠溫暖窩心。

我不知道你們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但這,至少是小編的終極人生目標。

但是,寫這部片你們應該從一開始就知道,會有個但是。

2015 年 1 月,西蒙被確診,他患上瞭運動神經元病。

小編知道,對這個病的專業名稱你們肯定很陌生,那我換個你們熟悉的名字:漸凍癥。

得益於 2014 年風靡全球的 " 冰桶挑戰 "," 漸凍癥 " 這 3 個字幾乎無人不曉,但我猜,大部分人對於漸凍癥的瞭解,可能也就停留在這 3 個字上吧?

甚至包括冰桶挑戰本身,也從一開始為瞭讓大傢對漸凍癥感同身受,漸漸有點走偏,它的娛樂、挑戰性質居然隱隱大過瞭本身對漸凍癥的普及。

漸凍癥是和癌癥、艾滋病等齊名的,世界 5 大絕癥之一。

並且,目前沒有可以治愈的方式。

甚至更殘酷無情的是,不像艾滋病有超長的潛伏期,癌癥也分早期和晚期,你要是病瞭,還相當於死緩。

但如果患上瞭漸凍癥,就等於坐上瞭高速特快列車一路加速奔向死亡。

漸凍癥患者的存活期,一般隻有 6 個月到 2 年。

換句話說,得病後,你的人生就隻剩下瞭 2 種選擇:死或者等死。

而最殘忍的,就是這個等死的過程,你將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一點點看著自己的身體被 " 凍住 "。

先是不能說話,接著手臂完全癱瘓,再到後來不能走路,出門必須用輪椅。

從一個能跑能跳的人,變成隻能癱在輪椅上的蟲,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足以將人逼瘋。

但即使是坐在輪椅上,也並不意味著,你將依靠輪椅度過下半生,而是:

" 你待在輪椅上(活著)的時光,也隻有一年。"

就像在你面前放上瞭一支蠟燭,你看著它的火苗一點點被捻熄,最終一片黑寂。

有什麼比一步步看著死亡接近更可怕?

也因此,發現患上漸凍癥不久,西蒙就下定決心,他要麼安樂死,要麼自殺。

確診半年後,他向瑞士一傢安樂死機構,也是全球唯一一傢接受外國人安樂死的機構,預約瞭自己的死期。

2015 年 11 月 2 日,他 58 歲生日的那一天,他選擇死亡。

他選擇用這樣一個輪回,結束生命。

紀錄片開始拍攝的時間,是 2015 年 6 月,距離西蒙被確診近 6 個月,距離預約死亡時間 5 個月。

他開始出現漸凍癥的早期癥狀:說話困難。

他需要比常人慢許多倍的速度,才能說清一個詞,而且發音時還總像是含著什麼東西,聲音像是被蒙住瞭,嘟嘟囔囔的有些聽不清。

但曾經,他能夠流利的說 4 國語言。

7 月,死亡倒計時 4 個月,他病情進一步惡化,第一次摔倒。

每天的例行遛狗中,他突然無法控制自己的雙腿,摔倒在地。

緊接著,他不能再開車,不能再去工作,甚至外出遛狗都變得越來越困難。

但就在幾個月前,他還曾經和朋友一起山地騎行。

他開始進行最後的告別。

拜訪朋友,召集同學聚會,舉行傢庭聚餐 ……

" 他好像在提前把所有事情做完。"

每個笑著的人心裡都壓抑著一座火山。

9 月,死亡倒計時 2 個月,他幾乎失去瞭說話的能力。

曾經還能嘟嘟囔囔說上兩句,但現在離開瞭機器,幾乎沒人能聽懂他在說什麼。

他一遍又一遍的在輔助發音機器上挑選最接近自己的聲音,這個不行,沒有北部口音,這個也不行,太年輕瞭 ……

他不斷掙紮,想要找回自己的聲音,但再相似的聲音,也隻是相似不是嗎?

除瞭失去聲音,更多、更大面積的病變開始出現。

他開始生活不能自理,腳步蹣跚,搖搖晃晃,甚至穿衣洗澡這樣私人的事,也要有護工幫助才能完成。

他感到瞭恥辱。

他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什麼都做不瞭,甚至連自己穿衣服都做不到,簡直不像個男人。

更多負面情緒排山倒海一樣襲來,他變得越來越孤僻。

10 月,死亡倒計時 1 個月,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出現。

他的手越來越不受控制。

當他的聲音消失之後,他還能自己調整接受,他可以用手寫字,他可以用手打字讓機器幫助發音,雖然不能說話,但他還能和人交流。

但如果手也完全僵化,那就意味著他將陷入完全無法交流的境地。

在傢庭、朋友聚會上,他將再也無法逗得大傢哈哈大笑;他不能再回答小孫子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他將會徹底成為一個隻有輸入,無法輸出的破爛機器。

" 失去聲音很糟糕,但一無所有才是絕境。"

隨著身體一點、一點被 " 凍住 ",西蒙的心理也一步步崩潰,他甚至上吊自殺。

在他的一再懇求下,他的安樂死時間不得不被提前。

在所有人眼中最可怕的死亡,對他卻變成瞭一種解脫。

"(在西蒙之前),我從未想過,一個人會如此懼怕活著。"

當他打開輸液管的那一瞬間,所有一切都結束瞭。

這部片,目前在豆瓣上仍然保持著 9.2 的高分。

它最大的意義,除瞭讓更多的人瞭解漸凍癥,還提出瞭一個更具有社會性的問題:

對待安樂死,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

贊同安樂死的原因,其實在很多影視劇裡都有表現。

在片子的主人公患病或者越來越孤寂無依時,他們身體的變化,心理的折磨,讓死似乎變成瞭最好的解脫方式。

有許多人認為,在特殊情形下,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決定自己生命是否繼續的權利。

比如「遇見你之前」中,男主沒有為任何人停留,他最終還是選擇瞭自殺。

但大部分的片子,包括小編上面說的,都隻涉及瞭一個方面,我們隻提到瞭患者本人的意願,患者本人的痛苦。

卻忽略瞭每一個人生命後面,都不隻他一個人而已。

在真實生活中,選擇死亡,不隻是一個人的事。

在西蒙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之前,他曾經和妻子一起飛到瑞士,與安樂死機構的醫生面談。

與西蒙一直堅定的表明自己要死不同,他的妻子卻一直在問醫生一個問題:

想要安樂死,會不會隻是西蒙一時意氣用事下的決定,你怎麼判斷他是真的想要死呢?

她一直在試圖證明,自己的丈夫想要提前結束生命隻是一時沖動,哪怕她明知這種想法可能隻是自欺欺人。

她一遍遍的說服西蒙重新再考慮安樂死的事情,並一度表示她絕不可能陪同西蒙前往瑞士。

小編一開始其實有點不能理解她的做法,但仔細想想,要她眼看著丈夫明明還有的活,卻在她的默許下提前死在她面前,要多大的勇氣?

正如醫生所說:

" 願意讓親人安樂死的人心裡,比安樂死的人更難受。"

" 因為你死瞭後,就沒有瞭,但你的妻子還要繼續生活。"

對西蒙來說,這是他的生命,在病痛下,他有選擇繼續活下去,或是提前去死的權利。

但要怎麼才能讓身邊愛他的人們也接受,提前終止他的生命?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愛的人走向死亡,有多難?

他不隻是西蒙,他還是他人的摯友。

" 我不能完全坦然接受他的決定。"

他還是妻子的丈夫。

" 我不能帶他去巴塞爾。(安樂死機構所在地)"

他還是白發蒼蒼,滿臉皺紋的母親,最愛的兒子。

" 我一直在想,我再也沒有兒子瞭不是嗎?"

他還是所有傢人、朋友真心去愛的人。

即使安樂死是他自己的選擇,但支持他安樂死的親人朋友們又怎麼可能真的,對自己默許他去死這件事心無愧疚?

" 對我們而言,我們得承受內心的煎熬去結束他的生命。"

正如豆友 @李然所說:

如何生存是個問題,其實如何死亡更是如此,尤其是傢人尚在時要如何面對。

安樂死從來不是技術問題。

文章的最後,與紀錄片一樣,放上一段西蒙跳舞的鏡頭,願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ps:安樂死是個很復雜的話題,本文隻是根據紀錄片討論瞭其中關於情感的部分,更多社會性的影響本文沒有涉及。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