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系列綜藝,Sir 被傢人天天催陪看。
一陪看,就陪瞭好幾季。
(不是真喜歡誰陪得瞭那麼久啊 ……)
沒錯,《奇葩說》以及《奇葩大會》。
度娘說,“奇葩”意思有兩個:
1. 奇特而美麗的花朵。2. 用來比喻優秀文藝作品或出眾的人物。
實際呢,這詞已經貶義瞭 …… 你們都懂。
但這檔節目,硬是把這個詞扭虧為盈,成為瞭一個還挺讓人沾沾自喜的虛榮頭銜 ——
我就是不一樣的煙火,我就是帶刺的玫瑰,我奇葩我光榮。
咋地?!
這不,第二波“煙火”,又沒羞沒臊地放起來瞭 ——
《奇葩大會 第二季》
奇葩也是分類型的:
有討人喜歡的,有讓人神煩的。
生活裡,可能區別還沒那麼大。但一到《奇葩大會》,特別容易金是金,屎是屎。
在 Sir 看來,說到底這檔綜藝,考驗的還真是“人品”。
但這個“人品”,和你純扶老奶奶過馬路不一樣。
三觀得聽起來歪,實際很正(一種突破傳統的正)。
但又不能實際正,聽起來傻(比如一直混不好的艾力);
更不能實際就歪 —— 不懂修飾的功利厚黑者,在這裡鐵定被噓。
不可否認,在極少數奇葩大神附體時,部分選手能把黑白說成灰的,那恰恰是最驚喜的時刻(此處尤其為薑思達打 call)。
此外,它還得是某種情商、溝通力、語言組織力、與觀眾共情程度的集合體。
好,說回第二季。
田樸珺來,講“獨立女性”,題目雖沒毛病,可惜講的都是“仰望星空”“找到自己”啊的 100 遍雞湯陳詞,語言組織水平與她自居的“高大上女性”,還有不小一段距離。嘉賓和觀眾看在王石的面子上笑而不語 …… 幸好她隻是走個過場。
無名小輩如木汁,可以用奇葩觀點,組織個性語言,用冒犯的方式討人喜歡;又如小字輩可樂,紮實的閱讀和特殊的心理經歷,讓她可以舉重若輕,以身心靈文學的高度,打動人類。
所以,這檔節目,還真不太看資歷。
或者說,有的人才資歷雖厚,三觀卻跟不上趟,來這裡隻會掉粉。
最新一集《奇葩大會》,就有這樣一位“特別人類”。
經常上網看搞笑視頻的人,一定知道他 ——
張雪峰。
中國最紅的考研老師,沒異議(反正 Sir 也說不上第二個 ……)。
2016 年 6 月,憑一段“ 7 分鐘解讀 34 所自主劃線高校”的視頻走紅網絡。
隨後,大量培訓視頻上傳,完整版時長 100 分鐘,點擊量累計 5500 萬。
沒看過的可以過個癮,註意音量 …… 因為一開場就高能 ——
| 時長:6 分 57 秒 |
驚人語速、辛辣點評,讓他的視頻在一片“ 23333333 ”中,轉發數直線上升。
一夜之間,他成瞭“神嘴”,藝人生涯由此開始。
2016 年 11 月,《火星情報局》常駐嘉賓;2017 年,參加《演說傢》《零點食神》《集結吧王者》……
總的來說,綜藝不論大小,他統統去蹭個醬油。
這臉型,已經越蹭越像胡瓜瞭
2018 年,他終於來瞭《奇葩大會 2》。
好像奇葩該有的特點,他都有。
口才、觀點、逗逼生動的表演 ……
Sir 本以為他來晚瞭,沒想到他來壞瞭。
“我來奇葩大會的目的,是希望大傢記住,我是一個老師。”
“我今天來告訴大傢,我始終都是一個老師。”
“我肯定不會進入娛樂圈。”
“我是老師我不是藝人”是張老師整段演講的主題。
過程中,他解釋瞭頻繁去綜藝打醬油的目的:
為瞭讓更多考研學子知道我,可以獲得來自我的幫助。
不做藝人為啥?
因為:“做老師的自豪感,遠遠超過一個藝人。”
為瞭證明這份自豪,他講瞭個故事。
故事由“張老師,你可能不記得我,但我永遠記得你”開始,到“你改變瞭我一生的命運”為結束。
具體故事內容,相信你能估摸個八九不離十:
一個學生,本來打算在內蒙縣城工作,因為他的講座長瞭見識,下定決心考研。考到中科院,又考到博士,最後出國做研究 ……
Sir 覺得這件事,本身確實令人感動。因為中國是個教育資源緊迫的大國,太缺好老師、好導師。
如果日常,Sir 很樂意聽到它,也願意把它分享給需要的人。
但《奇葩大會》上說,有點怪。
能不能這麼濃濃地營銷一個正能量故事?
能。
能不能這麼濃濃地推銷自己?
也能(奇葩都是沒臉沒皮的)。
但效果是不是好使?到瞭這兒也好使?
呵呵,那就不能保證瞭。
前面,Sir 已經指明瞭《奇葩大會》的選人本質。
不是喜歡,就是神煩 —— 沒有中間項。
Sir 感覺,哪怕是為瞭一次“正義的營銷”,張老師也沒仔細思考這個本質。
馬東的想法應該和 Sir 差不多,他這麼說:
“張老師,這故事你是每個節目都說一遍嗎?”
“不一定,有的節目沒法說。”
“那為什麼厚愛《奇葩大會》?”
張雪峰沒直接答,卻拋出瞭自己的問題:
“請問四位老師,《奇葩說》重在奇葩,還是重在說?”
然後,自問自答:
“我覺得是,說重要,奇葩不重要。”
之後,他點評瞭一下自己的穿著。
“相比其他選手而言,我穿得相對正常一些。”
言下之意可能是:我不是奇葩,我先劃清界限。
隨後他又說,這裡是一個可以表達自己的地方,所以他來瞭。
說完便獲得瞭臺下掌聲。
表達自己,他算選對瞭地方。
但表達自己的“態度”與“內容”,其實是兩件事。
而後者,決定瞭本該被“喜歡”的他,變得有點“神煩” —— 他的一套現實主義三觀在雞賊的奇葩導師面前,很快露出瞭馬腳。
前面 Sir 說瞭,奇葩的三觀正,其實帶著一些突破傳統的意味。
“突破傳統”也就是說,未必是當下、現實中“最實惠”的三觀。
蔡康永果然就此 diss 張雪峰:
“校園的好成績,意味著最後的成功嗎?”
這一問,張老師防守得可以:
考研並不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隻是一個改變方式。而這個方式適用於大多數人。
然後話鋒一轉,開始說多 …… 他定義瞭自己認為的成功:
我全國有 150 個分校,每年講座 500 場,每天每個城市到處飛,最多一天八場,從早上 8 點講到晚上 9 點半。我太拼瞭。
......
在我生活的城市有輛車,有套房,過分嗎?
別人老婆有的我老婆也有,過分嗎?
別人孩子有的我也有,過分嗎?
既然說到老婆,馬東又找到一個 bug:
聽說結婚前 40 天,你未婚妻不見瞭?
張雪峰沒回避:
我和愛人是閃婚,從見面到領結婚證 40 天。
沒聽懂?意思其實是:
在前一個未婚妻悔婚的前提下,張老師重新交往瞭新女友,並在 40 天內又結瞭婚。
現場 …… 一片嘩然。
原來,他的結婚是設定好的人生目標,既然日子都定瞭就得執行,“日子”比“對象”大。
我給自己定瞭一個目標,30 歲前必須結婚。
馬東補刀:
給自己一個(結婚的)KPI?
這次,口才沒能救他。
他嘗試以“我的一個朋友”的故事來圓場 —— 朋友因為父親病重,不得已才著急結婚 —— 再引申到自己身上,是為瞭孝,才“計劃婚姻”。
但從現場反應來看,洗白不成功。
有句話說得好:
不要聽一個男人講政治,要聽他怎麼講女人,那才是他真實的政治觀。
套用在張雪峰身上,我們看見:
真抓實幹的學業觀,可能讓他的愛情觀也發生瞭些許變形。
就批評到這兒吧。
結婚,歸根結底還是私事。
40 天的“目標式愛情”聽起來有點不靠譜,也未必就不是真感情。
張老師還是一個好老師,一個有魅力有口才的導師。
更何況,很多社會人都付不出他的那份累,批評他顯得很腰疼 ——
一邊參加綜藝,一邊奔波全國各地繼續演講,每年統計下來有 500 場。
提高學歷,現實中確實是最大概率走出困境的方式之一。
做為一個面對太多學生的老師,需要這份務實。
所以,Sir 對他的學生隻有一個建議,考研歸考研,三觀不要全部照學,足矣。
說回《奇葩大會》。
這個節目,其實不太適合蹭個場。
蹭不好,就掉粉。
對於綜藝串子而言,當他攜帶著適用其他綜藝的傳統套詞來這,很可能水土不服。
其實,反而在最後的采訪環節,讓 Sir 看到瞭張雪峰的某種奇葩潛質。
采訪環節中,肖驍用已經用瞭好幾季的顛倒詞來表示空洞的反對(書讀太少的人說話,確實讓人耳朵起繭):
他認為的美好生活,跟我認為的美好生活是不一樣的。他覺得他認為的美好生活,就應該是大多數人認為的美好生活,這個東西是我接受不瞭的。
而另一邊,張雪峰堅定地念叨著自己的人生 KPI 格言:
25 歲,你的父母覺得有個好兒子;
35 歲,你的妻子覺得自己有個好丈夫;
45 歲,你的兒子覺得自己有個好父親。
不知為什麼,土歸土,low 歸 low。
Sir 倒有點小感動。
雖然,“奇葩之人”需要突破傳統,輸出有點小超前的三觀。
但守正出奇的時候,也不是沒有。
當奇葩大神眷顧,你能把死的說成活的 ——
這就是奇葩綜藝之所以“奇”,之所以值得追的理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奇葩大會 2》,愛奇藝每周六晚 8 點更新
編輯助理:哥譚鎮民兵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