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瞭電影院才能知道,敦刻爾克的海水有多咸。"
當下電影業的形勢,似乎跟 1940 年的歐洲很像:3D、CG 等等高科技 " 裝甲部隊 ",已經用續集翻拍等等戰術攻下來大半個地球。從這個角度看,英國人克裡斯托弗 · 諾蘭(Christopher Nolan)面對的戰局好像更慘烈一點。
現在,沒錯,就是現在,你抬起頭,四周看看,如果沒人拿手機拍視頻,那就肯定有人抱著手機看視頻。全世界都已經 " 數字化 ",可諾蘭還堅持用 " 大膠片 "(IMAX 70mm)制作他最新一部電影,而且,還是一部戰爭片。
敦刻爾克德軍宣傳單
《敦刻爾克》(Dunkirk, 2017)故事情節並不復雜,畢竟一切早都寫進歷史課本。當然,諾蘭肯定不會給你照本宣科講歷史課,他把整部電影分成三條故事線。
這三條線是:陸軍士兵湯米在防波堤(The Mole)上經歷的一周,英國平民道森在海上(The Sea)經歷的一天,和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在空中(The Air)經歷的一個小時。最終,三條線結束於同一個時間點。
好像又是一部時空結構離奇,故事跌宕曲折的諾蘭電影對嗎?
對也不對。時空結構確實不算尋常,但這部電影在故事上並不抓人。甚至可以說, 這部電影是諾蘭 " 撤退 " 之作。
皇傢空軍飛行員
從第一部電影開始,文學系畢業的諾蘭好像一直在探索各種奇怪的故事結構。要想在電影裡表述清楚這種復雜抽象的結構,一般需要仰仗於臺詞和文字來理清時間線,這種方法最典型的就是《記憶碎片》。這一次,諾蘭沒有選擇這條路——整部電影臺詞少得可憐。
臺詞究竟有多少呢?說個細節就知道瞭。從影片長度看,《敦刻爾克》隻有 107 分鐘,幾乎算是諾蘭最短的電影。一般說來,劇本裡 1 頁紙應該等於電影裡 1 分鐘。 而且這部影片人物眾多,劇本卻隻有短短 76 頁。
道森先生在開船
" 沒臺詞,這不成瞭無聲電影瞭,這難道不是開倒車嗎?"
並不會。《敦刻爾克》的聲音設計師,依舊是諾蘭的老朋友,三屆奧斯卡獎得主,理查德金(Richard King)。這位大神的風格,就是將電影配樂和音效有機的融為一體, 讓觀眾完全沉浸於電影裡,分不清哪個是音效哪個是音樂。如果有朋友看過之前的《血色黑金》(There Will Be Blood, 2007)就會對這種聲音設計風格有印象。
反正,作曲傢漢斯季默(Hans Zimmer)對此印象深刻。兩人之前有過 6 次合作, 其中《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2008)和《盜夢空間》(Inception, 2009)都成功斬獲小金人。在本片中,二人得以將這種風格發揚光大。比如觀眾會聽到開場的風聲轉到鐘表聲結合音樂來渲染氣氛。有意思的是,滴滴答答的表針聲就來自諾蘭自己戴的那塊老式英國懷表。
敦刻爾克防波堤
不過,導演諾蘭確實在拍片之前,研究瞭無數經典默片,來學習拍攝大規模群眾場面。他自己承認:" 我花瞭大量時間重看默片的群眾場面,看群演的走位方式和變化,空間怎麼表現,以及攝影機怎麼拍,用瞭哪些視角。"
其實,從默片時代開始,整個電影發展的歷史,從來沒有在故事這個方向上有什麼發展,而是怎樣用視聽語言給觀眾帶來更逼真的體驗。或者說,就是運用畫面和聲音催眠觀眾,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敦刻爾克》證明瞭,諾蘭已經匯入這一光榮傳統。比如拍攝前,他曾給攝制組成員放映老電影《恐懼的代價》(The Wages of Fear, 1953)作為參考。因為這部老電影有導演諾蘭最想在《敦刻爾克》裡表現的那種 " 純粹的懸念 "。
" 你去看卡車必須回到站臺那場戲 …… 我想給你展現橋上一輛卡車,當車胎卡住過不去,輪子不聽使喚的時候發生瞭什麼。這種純物理上的困難。" 諾蘭想通過這種視聽上的細節來影響觀眾情緒。
海軍中校博爾頓
觀眾在看《敦刻爾克》時,尤其是欣賞 IMAX 版的觀眾,可能也會發現很多這種通過畫面細節表現的懸疑。比如防波堤上士兵跑動時,畫面也追隨著他的腳步晃動起伏;或者空中的戰機交鋒,大量第一人稱視角鏡頭;表現海上的場景,畫面隨著海波一下下搖動,配合之前提到的聲音設計,敏感的觀眾仿佛能嘗到海水裡的咸味。
這也是諾蘭這部電影的不同之處。他坦言:" 觀看《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時那種緊張感,和我想在《敦刻爾克》裡表現的緊張感完全不同。" 前者可能更多是旁觀者擔心人物命運的緊張,而後者則更傾向讓觀眾身臨其境的主觀緊張感。用導演自己的話說就是," 我們確實創造出,不用眼鏡的 VR 體驗 "。
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
跟水有關的電影往往都有超支的惡名,但諾蘭不管那套。他決定照自己的工作習慣,用真實的海軍驅逐艦而不是利用電腦,來打造海戰戲。他還把硬紙板裁剪出的士兵和軍用車輛,放在鏡頭的景深處,用這種 " 土辦法 " 來營造出大批軍隊的效果。在拍攝時,現場一度出現瞭 62 艘船。
除此之外,英國明星湯姆哈迪,歌星哈裡 · 斯泰爾斯,演技派肯尼斯 · 佈拉納,奧斯卡得主馬克 · 裡朗斯等等一眾實力奉獻也為全片增色不少。
從數字時代堅守膠片制作,拒絕電腦選擇實體特效,到現在回頭去研究默片的拍攝手法,諾蘭在電影領域不僅逆時代而動,而且 " 一退再退 ",最終退回到視聽語言這一電影史 " 正道 "。盡管仍有少數導演堅持這種電影制作方法,不過對當今電影工業而言,可以說是一塊 " 孤島 "。
這種堅守也獲得瞭業界肯定,因為執導《敦刻爾克》,導演諾蘭將會收到兩千萬美元 的薪酬和 20% 的票房分成,目前,這也是好萊塢圈內最高片酬。
導演克裡斯托弗 · 諾蘭(右二),攝影師霍伊特 · 范 · 霍特瑪(Hoyte Van Hoytema,右三) 和攝影助理鮑勃 · 豪爾(Bob Hall,右一)在拍攝現場
將來,人們如果聊起二戰電影,說過《拯救大兵瑞恩》,或者《硫磺島傢書》 (Letters form Iwo Jima, 2006)之後,我敢打賭,一定會有人提到諾蘭的這部《敦刻爾克》。
" 戰爭不會以撤退取勝。但應該註意到,一次勝利就蘊藏其中。" ——溫斯頓 · 丘吉爾,英國下院演講,1940 年 6 月 4 日
"Wars are not won by evacuations. But there was a victory inside this deliverance, which should be noted." —— Winston Churchill, Speech to House of Commons, 04-06-1940
諾蘭參考影片:
《黨 同 伐 異》 ( Intolerance, 1916 )
《貪 婪》 ( Greed, 1924 )
《日 出》 ( Sunrise, 1927 )
《恐懼的代價》 ( The Wages of Fear, 1953 )
《死 囚 越 獄》 ( A Man Escaped, 1956 ) ,
《扒 手》 ( Pickpocket, 1959 )
《拯救大兵瑞恩》 (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
本公眾號已入駐以下平臺,關註瞭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