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儀式感總是從裡到外透著土味兒?

10-30

2016 年 10 月,北京昌平區農業嘉年華現場上演漢服集體婚禮,不過古今混搭的場面,顯得有點不倫不類。圖 / 視覺中國

文 / 羅嶼

儀式感不是浮於表面的故弄玄虛,而是喚醒我們內心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的尊重。

在新近熱播的電影《王牌特工 2》裡,演員科林 · 費爾斯有一句口頭禪:" 人無禮,無以立。"(Manners Maketh Man)這句話塑造瞭整部電影的英式紳士氣質。其實,中國的武俠片和警匪片,從《黃飛鴻》到《無間道》,核心無非也是一個 " 禮 " 字。

" 禮 " 是理解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鑰匙。相傳三千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禮制綱領,深入到瞭社會的每個層面。其後,經孔子和孔門七十二賢,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傢文化的核心。西漢以後,《周禮》《儀禮》《禮記》不僅逐漸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經典,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

錢穆曾說:" 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 古時,上至天子祭天,下至百姓婚喪嫁娶,都要遵從相關禮儀,甚至人與人交往,如何迎送、如何宴請,都有禮的規定。

2016 年 9 月 10 日,西安,漢服愛好者身著 " 漢服 " 上街,引來眾人圍觀。不過這種 " 漢服 " 和行走方式,恐怕都不符合古禮。圖 / 視覺中國

行禮如儀,體現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進食、行走,都有禮儀規范。孝順父母這一點,也有頗具儀式感的要求。

比如在《禮記 · 曲禮》就制定瞭詳盡的 " 餐桌禮儀 ":" 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

對今人而言,不要把手中餘飯放回食器、喝湯時不要傾流不止、不要把骨頭啃出聲響,類似這樣的規定或許還能做到。至於不要用手揚去飯的熱氣、不要重調主人調好的羹、吃羹時不要連羹中的菜都不嚼就吞下去,等等,如此要求,一些人恐怕聞所未聞。

2017 年 8 月 27 日,南京,漢服愛好者用漢代七夕 " 乞巧 " 的方式迎接七夕節,但對面的吃瓜群眾的坐姿卻跟現代人一樣隨便。圖 / 視覺中國

不僅有飲食之禮,古時人們坐定、行走,都有相應禮儀要求。

古人坐時兩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坐著要起身時,應先把腰挺直,這叫長跪。長跪可以表示敬意,如《戰國策 · 魏策》說秦王 " 長跪而謝 "。箕踞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不恭敬的坐式。

所謂箕踞,是說坐時臀部著地,兩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狀如箕。《戰國策 · 燕策》說荊軻刺秦王不中,"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 ",正表現瞭荊軻蔑視敵人的氣概。

西安漢服愛好者集體巡遊,主辦方稱,希望用行走的方式展示中華服飾之美,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熱愛。但顯然,錯誤的服飾和行走禮儀,帶來的認知也是不正確的。圖 / 視覺中國

至於行走,同樣有禮儀規范。如西周時人們佩戴的組玉佩,就是用來約束人行走時的儀態。

人們將組玉佩掛在身上,行走時不能發出玉相撞的聲響。級別越高的人,身上的組玉佩越長,行走時的步子就越緩和雍容。組玉佩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人當如美玉,不是發不出聲音,而是絕對不可輕易發聲。古人認為,一天到晚 " 叮當作響 " 之人,是不值得別人尊重的。

你無法想象現代人的玉飾會土到什麼程度。

成年和婚姻,都應該有儀式感

舊時生活起居上的種種禮儀,如今都可以從簡,連結婚這樣的人生大事,去民政局領個證便算是夫妻瞭。至於冠禮,如今已經完全消失。在古代,冠禮和婚禮都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儀式。

冠禮,即成人禮。貴族男子二十歲時由父親在宗廟裡主持冠禮。行禮前,該男子也就是冠者,其傢族要事先選定加冠日期及加冠來賓,即筮日、筮賓。行禮時,由來賓為冠者加冠三次:先加緇佈冠,表示冠者從此有治人的特權;次加皮弁,表示冠者從此要服兵役;最後加爵弁,表示冠者從此有權參加祭祀。

2017 年 1 月 12 日,廣東惠州一中學 286 名高三學生身著漢服,仿照古代習俗舉行瞭成人禮。圖 / 視覺中國

加冠之後,來賓敬酒,結束後冠者去拜見自己的母親,然後去見兄弟姑姊,最後戴禮帽穿禮服帶禮品拜見國君、卿大夫以及鄉先生。鄉先生,指退休還鄉的卿大夫。之後冠者一傢向來賓敬酒贈禮品,禮成。

劉向在《說苑》中說,冠禮的意義在於 " 內心修德,外被禮文 ",是 " 既以修德,又以正容 ",換作今人的說法,就是冠禮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進行容貌體態、社交辭令的教育。比如在加冠之前,要由贊者為冠者梳頭,再用帛將冠者頭發包好。為表示潔凈,正賓都要先到宗廟西階下洗手,然後上堂到冠者的席前坐下,親手將冠者頭上包發的帛扶正。

加冠後,貴族在一些場合必須戴冠,否則會被認為不合禮節。而貴族男子結發加冠後便可以取妻。

2017 年 4 月 8 日,安徽黃山,模特身著漢式婚禮袍服。圖 / 視覺中國

從《儀禮 · 士昏禮》可見,古代婚姻要經過六道手續,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也稱六禮,其中納征和親迎最為重要。《禮記 · 昏義》談到親迎後新郎新娘 "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 "。一瓠分為兩瓢謂之巹,新郎新娘各執一瓢而酳(用酒漱口),稱為合巹。後世夫妻的交杯對飲,正是從合巹演變而來。

婚禮的六禮據說一直延續到唐代。到瞭宋代,六禮被簡化為納采、納幣(相當於古禮中的納吉)、親迎三種儀式,一直延續到清代。也有一種說法,古代婚禮上的六禮,其實隻是為貴族士大夫規定的,一般庶民對這六禮往往精簡合並。

2016 年 10 月,北京昌平的一場漢服婚禮變混搭會,牛仔褲、高跟鞋、運動服亂入。圖 / 視覺中國

儀式感是對自己、對生活的尊重

古人講 " 禮藏於器 ",也就是說,禮須借助器物才能進行。禮器的范圍很廣,主要有食器、樂器、玉器等。根據文獻記載及考古發現,今人瞭解,禮器中的食器通常有鼎、簋、尊、爵、罍等;樂器主要有鐘、鼓、瑟、笙等;玉器則有璧、圭、璋、琥、璜等。

在時代演進中,很多禮器也被賦予瞭新的含義。比如鼎,最初古人隻是在祭祀時用其烹煮肉和盛貯肉。自從有瞭 " 禹鑄九鼎 " 的傳說,夏、商、周三代都把鼎視作立國重器,定都或建立王朝也就有瞭 " 定鼎 " 之說。另外,周代國君、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

" 殷墟 " 特種郵票 " 後母戊鼎 "。

還有一些禮器,雖不像鼎,最終成瞭立國重器。但它們在世事流轉中,也煥發出新的美感與生命,比如杯。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中說:" 杯,古盛羹若註酒之器,通名為杯。" 由此可見,杯是古代盛羹及註酒之器。而王羲之《蘭亭序》中所描繪的 " 曲水流觴 " 畫面,則講述瞭杯的另一種 " 妙用 "。

所謂 " 曲水流觴 ",是選擇一風雅靜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於小溪旁,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於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於某人面前,此人即取而飲之,再乘微醉吟出詩來。" 曲水流觴 " 不僅豐富瞭杯的用途,也讓飲酒這件事,多瞭幾分雅趣與儀式感。

商代中期的獸面紋爵。圖 / 上海博物館

或許對中國古人而言,行禮如儀早就融入他們的血肉。比如古代的士相見,不是簡單地拍拍肩膀客套幾句。

《儀禮》中《士相見禮》一篇,記述瞭某位士初次去見職位相近的士的禮節。比如,求見一方不可貿然前往,要通過 " 將命者 " 事先轉達求見之意。" 將命 " 是 " 傳命 " 的意思,指中間溝通雙方意願的人。求見一方得到主人一方同意後,方可帶著 " 摯 "(見面的禮物)前往拜訪,到達主人大門時不能與主人直接見面,而要通過 " 擯者 "(協助主人行禮的人)與主人對話。至於主人一方,若不經推辭就 " 受摯 ",也就是接受禮物,則是自大的表現,所以要 " 辭摯 "。兩位士若想見面,接下來還需經過請返、再請返、辭摯、受摯等多個步驟。兩人真正會面後,主人還需在次日回訪,並把前日收到的 " 摯 " 奉還對方。一送一還,頗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

明代杜堇《玩古圖 》。

日升月落,春去秋來,時代的車輪轟轟向前駛去,包括 " 士相見禮 " 在內的很多古代儀式被今人舍棄,甚至有人認為,它們沾滿塵土,是一種腐朽。古時的禮儀儀式,對沉浸在現代生活中的我們,究竟有沒有意義?

或許,我們無需做到和古人完全一致,但至少應當讓生活多一些儀式感。儀式感不是浮於表面的故弄玄虛,而是喚醒我們內心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的尊重。

不仁不義不禮,黃飛鴻就教你做人。圖 /《黃飛鴻》

在《微讀節氣》一書中,朱偉談及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詩詞歌賦時說:"(它們)使本來平常的一個個日子都變得有滋有味,無論朝代更替、即使兵荒馬亂也不被影響,一代代人復歸為泥土,又一代代誕生,它們就支持著一個偉大的民族,有滋有味地生生不息。" 或許儀式感同樣如此。如朱偉所說:"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不能沒有除夕的年飯、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掃墓、中秋的賞月,沒有瞭它們,就沒有瞭我們的日子。"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