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編輯丨吹瓶的項羽喵
這次過年回傢和親朋好友相聚,少不瞭推杯換盞、把酒話桑麻,遇上能說會道的,從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談到你咋還不生二胎,遇到老實木訥的,話不多說都在酒裡瞭。因此這酒是怎麼也少不瞭的。到瞭咱這一輩,年紀漸長,逐漸掌控瞭飯桌上的話語權,不再愛像長輩那樣愛拼白酒,喜歡講究點雅興的比如本格的一位表哥,就用黑皮諾替代瞭紅高粱。表哥雖愛附庸風雅,但光是端酒杯的姿勢就暴露瞭其老土的本質。今天本格就冒死一噴表哥喝葡萄酒時的老土行為,大傢也看看自己中槍瞭沒。
◆ 土味 No.1:把葡萄酒都說成紅酒
先不談選酒品味和品酒姿勢,表哥一張口就一陣土味襲來:隨便拿來一瓶酒,甭管是啥顏色,通通叫紅酒。
葡萄酒的分類方式繁多,有按產區分的,有按等級分的,最簡單不過是按顏色分的。葡萄酒大多分三種顏色:白的,紅的,桃紅的(又稱玫紅)。
紅酒,red wine,法語 vin rouge。顧名思義紅葡萄酒隻是葡萄酒中的一個分類,並不能代表全部的葡萄酒。要是所有葡萄酒都稱為紅酒,你讓貴腐酒和香檳的臉往哪兒擱?
◆ 土味 No.2:產區隻知道波爾多
表哥對葡萄酒感興趣之後,逢酒局必提波爾多,高度贊揚全世界最好的葡萄酒就來自這個產區,偶爾提提阿爾薩斯啥的。
之前本格有在上一篇《教你認紅酒標》裡講過一些產地的相關知識,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註本格男士,回復" 紅酒標 "查看。
波爾多產區的確出產非常多的好酒,幾大列級莊如拉菲、木桐、拉圖更是如雷貫耳。除瞭波爾多葡萄酒本身的品質以外,它在中國的營銷更是功不可沒。在中國葡萄酒市場還是一片空白的時候,波爾多產區早先一步占領中國市場,反復給中國人民洗腦,賺瞭個盆滿缽滿。一些小作坊伺機而動,趁著名氣出產瞭一批質量差口感次的酒銷往中國。所以看到波爾多酒還得擦亮眼睛,同時也別太局限,法國的勃艮第(Bourgogne),意大利的皮埃蒙特(Piemonte),美國的納帕(Napa Valley)都是不錯的選擇。
▲ 電影《美人魚》中的頂級葡萄酒羅曼尼康帝來自於勃艮第產區
◆ 土味 No.3:逢人便說 82 年拉菲
提完波爾多,必提拉菲。拉菲的名氣之大,不用我說。82 年是個奇特的年份,空氣炎熱,陽光燦爛,葡萄的質量也極好,但它適飲期其實是 90 年代至 00 年代。
港片中的大佬都愛用這個時候的拉菲裝逼,推波助瀾使得 82 年拉菲一下子聲名鵲起。有人統計中國有錢人喝過的 82 年拉菲比拉菲酒莊當年實際出產的酒還多。然而放到今天的 82 年拉菲已過適飲期,它的味道並不一定驚為天人。
所以 82 年的拉菲現在還存在嗎?它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我的夢裡,我的心裡,我的歌聲裡,就是不存在我的酒櫃裡。
◆ 土味 No.4:葡萄酒裡加冰塊 / 兌雪碧
葡萄酒兌雪碧,多麼充滿年代感的行為。十多年前就是一瓶雪碧讓紅酒成功走進普通中國人傢庭,但咱在酒吧裡喝假酒的那一套就別帶到葡萄酒當中瞭。想喝甜的就去喝甜白,別讓釀酒師辛辛苦苦給幹紅脫的糖又兌回來。想喝冰的,就在冰桶裡冷卻,別稀釋瞭平衡的結構。
◆ 土味 No.5:倒滿杯
喝白酒時,有個 " 鞠躬酒 ",就是把酒杯裡的酒倒得滿滿的,端起來還有點費力,為瞭不讓酒灑出來,得先低頭嘬一口。但喝葡萄酒就別嘬這鞠躬酒瞭,倒葡萄酒時切忌倒太滿,顯得貪婪且粗魯,碰杯時還容易灑出來,一般來說杯中紅酒不能超過酒杯的 1/3。
▲ 倒到這個位置就夠啦
◆ 土味 No.6:手托杯身
搖晃的紅酒杯,嘴唇像染著鮮血,那不尋常的美,難赦免的罪 …… 等等,麻煩晃酒杯時托著杯腳和杯底,不要讓你的專屬指紋在明亮的水晶杯上留下痕跡好嗎?
◆ 土味 No.7:聞木塞
表哥在開完葡萄酒後總愛聞一下瓶塞,並展示給大傢說聞木塞是否有黴味能判斷判斷酒的好壞。但我想說,酒塞發不發黴,你看它有沒有變綠不就知道瞭,又不是專業品酒師聞一下能看看酒質量和果香味如何,即使是專業品酒師,聞這一下其實作用並不大,關鍵還是要品。 所以,大傢也就別東施效顰瞭。
◆ 土味 No.8:感情深,一口悶
品味葡萄酒的樂趣就在於入口時、入口後的味覺變化,細細咂摸才能品出味兒來,你這咕咚一大口不異於豬八戒啃人參果——吃不出好賴。
以上就是八大喝葡萄酒的老土行為,相信有品位的本格粉絲都不會做出這些舉動。即便有,從看到這篇文之後也就不要這麼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