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出現羊群效應損害出口

09-09

冉學東

9 月 8 日,海關發佈數據,中國 8 月出口同比按美元計價上漲 5.5%,預期 6%,前值 7.2%,不及預期。中國 8 月進口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 13.3%,預期 10%,前值 11%,好於預期。 貿易順差 2865 億元,收窄 14%。

進出口的這個狀況使人很快就想到瞭今年以來強勢的人民幣。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 9 月 8 日報 6.5032,上日中間價 6.5269,上調 237 點。9 月 8 日上午,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連續升破 6.48、6.47、6.46、6.45 四個關口,刷新近 21 個月高位,十天暴漲 2000 點。人民幣中間價連續上調第十天,升至 2016 年 5 月 12 日以來最高。

從外部需求來看,美國、歐元區制造業 PMI 仍處景氣高位,同時 8 月韓國、越南出口仍維持較高增速,外需整體不弱,但中國出口連續兩個月放緩,許多人認為,這或更多受人民幣升值帶來出口成本上升拖累;另一方面,進口超預期反彈,這與企業為瞭應對采暖季環保限產而將生產計劃提前有關。當然今年以來由於政府實施去產能的政策,環保政策和執法都非常嚴厲,導致許多大宗商品價格上揚,並引發國際市場的價格上揚,部分國內工業品漲價幅度超過全球市場,以螺紋鋼為例,中國鋼材價格自 2009 年後歷史上第二次占據全球 " 制高點,對於中國的進口而言,由於價格上漲擴大瞭進口的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匯率上漲,增強瞭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購買力,企業會乘機在匯率強勢時多進口。

僅僅 8 月份,在岸人民幣累計上漲 2%。這也就意味著出口企業在這一月的利潤要減少 2%,而進口則利潤增加 2%。而今年人民幣已經升值 6%,這個升值幅度對於脆弱的中國民營出口企業將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人民幣匯率從 2014 年升值到頂點,到瞭 2015 年 8 月開始人民幣匯率改革,此後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引發市場憂慮,為此央行通過一系列措施阻止人民幣貶值,比如掛鉤一攬子貨幣,中間價形成機制幾度改革,日間波幅的擴大,到最近推出 " 逆周期因子 " 來調節匯率等,最為有力的措施是幾乎叫停瞭民營企業境外投資,恢復此前已經出臺但幾乎中斷瞭的外匯管制措施,並且對居民申請購匯實施瞭諸多限制措施,這些措施是今年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內部因素。

而從匯率市場來看,特朗普上臺後政策執行不力,歐洲經濟超預期強勁,導致歐元強勢上漲,美元跌跌不休,引發人民幣升值。

從以上可以看出,對於匯率這樣的價格工具,政府所能做的應該是順勢而為,不可幹預過多。匯率是一個市場行為,主要取決於市場的供需,比如今年以來很難有人判定美元會出現如此幅度的下跌,在人們擔心人民幣可能跌破 7 時,人民幣卻出現瞭大幅上漲。

匯率市場是各種復雜因素相互交織的產物,人類目前的工具很難準確預測匯率的走勢,在此情況下,如果政府的政策介入市場過深過於直接,隻能形成助漲助跌的格局,比如 2012 年後和當下人民幣的兩波過分升值,都會對金融市場以及實體企業的正常貿易活動形成幹擾。

另外,在金融資產市場上,其價格波動往往具有 " 羊群效應 ",人民幣的連續升值,即使中間價的調節也不起作用,在岸人民幣 9 月 8 日上午還是連破四個關口,離岸人民幣也一路上漲。這很可能是恐慌性的購匯和結匯行為,是市場的順周期行為。

今年 8 月,中國央行就在 2017 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引入 " 逆周期因子 " 有助於對沖外匯市場的順周期波動,緩解外匯市場可能存在的 " 羊群效應 "。因此筆者判斷,央行下一步可能動用逆周期因子,弱化人民幣匯率的升值預期。

人民幣匯率一旦出現雙向波動的局面,央行應該盡快放手,讓貨幣自發尋找平衡價格,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