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君語:
這是一群很特殊的中國人,他們的數量高達 1 億。他們出身農村,卻由於各種原因,永遠地錯過瞭搭上改變自己命運最便捷列車的機會。那趟車叫做城市化。城市化不等人,錯過瞭,他們離高收入人群也就越來越遠。
中國錯過城市化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逐年提高,而這部分人口由於年事已高等原因已經喪失瞭城市化的可能性,這也給中國向高收入水平邁進增加瞭很大的難度。
01
什麼是 " 錯過城市化人口 "?
劉易斯二元結構模型,其暗含的重要假設是:人口和勞動力是自由流動的。一些經濟學傢簡單地與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進行城市水平的比較,認為中國大陸城市化水平還較低,到 75% 和 80%,還有很大的潛力。
但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年,從進入工作到老年退休,從適應城市環境到中老年不適應城市工作和生活環境,有其生命周期。
因此,對於個人的一生來講,有遷入城市限定時間的窗口期。在這個窗口期內不能進入城市成為市民,就會成為 " 錯過城市化人口 "。這些在中國體制下發生的現象,需要仔細地進行觀察,才能對中國二元結構的轉型,進行特殊的分析。
如 2013 年,有的經濟學傢就提出看法,城市化還會推進未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因為 2012 年中國城市化水平才 52.6%,而發達國傢城市化水平都在 75%,甚至 80% 以上水平。中國與發達國傢城市化水平的滯後,實際是一種後發優勢。中國未來城市水平每年還會以 1% 的幅度提高,成為國民經濟增長強勁的推動力。這也是他論證中國國民經濟還會以 8% 的速度高增長 15 到 20 年的重要論據之一。
雖然都是一種人口和勞動力的流動和遷移,但是中國大陸與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相比有著相當大的不同:
一是退出農村和進入城市的體制完全不同;
二是人口和勞動力流動和遷移中的進入期窗口的有障礙和無障礙根本不同;
三是前者基本沒有錯過城市化人口,後者有大量的錯過城市化人口,沉積在農村,在其後來的生命期中再見也無法成為能夠城市化人口,而中國的國情是,由於計劃生育,加上青出老回,農村人口的中的老齡化比例越來越大。
從另一個角度看,流動人口的市民化面臨著諸多障礙,許多農村人口在年輕時能夠城市化時進入城市成為市民,但最終未能本人和攜帶傢庭進入城市。這部分錯過城市化人口,包括由於城鄉戶籍分割和遷移管制未能進入城市成為市民的人口,因城市對其不提供教育等公共服務等未能進入城市成為市民的人口,因沒有土地財產性收入和城市中房價太高而經濟能力不足未能進入城市成為市民的人口。
02
中國有多少錯過城市化人口?
在具體的某一年中,應當區分兩個概念,也即應有農村人口與實際農村人口的差額與在農村沉積的錯過城市化人口。
應有城鎮人口與實際城鎮人口的差額實際上包括兩個部分,也即錯過城市化人口與城市化潛力人口。城市化潛力人口是指農村中年齡在中老年(我們將此標準定為 50 歲)以下,還有可能進入城市成為市民的人口。錯過城市化人口的計算方式如下:
其中,
—錯過城市化人口,
—應有城市化率(應有城市化人口根據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傢和地區 8000 美元,也即相當於現在 10000 美元左右水平上的城市化水平計算。後同。);TP —總人口;CP —實際城鎮人口;
— 50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經計算得,1980 年到 2015 年錯過城市化人口的當期數量及累積數量如下圖所示:
1980-2015 年間錯過城市化人口的數量(萬人) 數據來源:國傢統計局。應有農村中老年和錯過城市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次人口統計公報和各年國傢統計局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估算。
可以看到,雖然近年來由於人口流動管制的放松其增長有放緩的趨勢,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錯過城市化人口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2015 年錯過城市化人口已經達到 9842 萬人,也就是差不多一個億的人口,為總人口的 7.16%。
但是城市化是不等人的,工業化前期高生育率和人口高增長率時形成的巨額城市化潛力人口,極大一部分人不能進入城市,或者進入城市後沒能成為市民。青年出村進城務工,老年出城回村,沒有能夠及時進入城市成為市民,結果成為農村中的錯過城市化人口。
因此,一些在工業化過程中對人口遷移管制和設置障礙的國傢中,可能工業化結束時城市化的水平,要比人口自由遷移和對人口遷移提供幫助的國傢低得多。
一方面,這種農村中錯過城市化人口,越來越多地進入中老年階段,計劃生育造成的少子化則不能夠將其帶入城市,自身也再無經濟能力融入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地在農村中堆積,因而工業化結束時城市化水平可能要比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低許多。2016 年 42.65% 的農村人口中,有近 1 億巨額的這種錯過城市化人口。
另一方面,因工業化中後期人口生育率和增長率的規律性下降,特別是中國強制計劃生育使新增人口過度收縮,農村人口中還能市民化的人口比例在逐步地下降,這又在無形之中又降低瞭未來農村居民的城市化速率。
可見,中國流動人口的市民化水平仍然非常低,加上政策原因及經濟原因的限制,中國流動人口的市民化還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
部分年份中國錯過城市化人口數量及占總人口的比例
可以看到,中國錯過城市化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逐年提高,而這部分人口由於年事已高等原因已經喪失瞭城市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說,2015 年已經有 7% 的人口不再有城市化的可能性,在當前的狀況下,這個比例在未來還會逐年上升。要在 10 年內完成 75% 的城鎮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03
大量錯過城市化人口造成哪些損失?
錯過城市化人口的大量存在,造成的經濟損失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勞動力人口過多聚集在農業領域,而農業領域相對而言生產率較為低下。這部分人本身可以在城市中發揮出更大的生產力,但卻隻能在農村進行一些基礎性的農業工作,從而造成國民經濟巨額損失。
二是人口城市化的滯後損失的消費需求。由於農民工不能順利的進行市民化,其消費能力相對於真正的市民甚至是應有的農村消費水平而言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這部分差額就形成瞭人口城市化滯後的消費需求損失。
三是居民創造並分配財富的潛力不能發揮,從而形成巨額的國民收入損失。許多農村中土地撂荒、不能規模化經營、宅地破敗、山林荒蕪,其實就是由於土地不能市場化配置,不能被投資再利用,實際上是農村土地僵屍資產性質的體現。越是社會投資不能進入,越是不能被再配置,其資產價值和產出價值的損失,都會嚴重影響國民財富的形成,也即影響國民經濟的增長。
錯過城市人口這一范疇的提出,定義瞭一個國傢如果幹預和阻礙人口流動和遷移發生的現象,即大量的再不能夠城市化人口在農村沉積。其經濟學的含義是:
(1)劉易斯的發展中國傢經濟社會二元結構轉型模型的假設,分析中國的過程時,要進行一定的修改,因為中偏老年勞動力人口向農村回流;
(2)錯過城市化人口變量,成為用城市化來推動經濟增長過程中的無效人口瞭,其越積累,造成國民經濟增長動能損失越多;
(3)考慮中國農村過去的計劃生育、青年人流出、中老年青出老回等,城市中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錯過城市化人口的積淀,除非行政辦法,自然的城市化的速度越來越慢;
(4)當與正常人口流行和遷移國傢和地區的城市化水平與經濟增長速度關系相比時,要考慮中國這種錯過城市化人口問題。因此,當比如一般某一經濟發達水平上應有的城市化水平為 75% 或者 80% 時,中國因錯過城市化人口的存在,可能要降低 7 以上的百分點,可能隻能為 68% 到 73%。而這 7 個百分點錯過城市化人口的存在,也給向高收入水平邁進增加瞭很大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