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理財潮”:理財金額超過營業收入

09-12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開始大手筆地購買理財產品,兩市一共有 922 傢上市公司購買瞭理財產品,在 3352 傢上市公司中,占比達到瞭 27.5%。

值得註意的是,其中新湖中寶購買理財產品達到瞭 200.73 億元,五礦資本購買理財產品達到瞭 135 億元,必康股份所認購的理財產品的金額為 90 億元,上述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均超過瞭上半年的營收。那麼,這麼多的上市公司為何如此熱衷購買理財產品 ?

多傢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金額超過上半年營收

今年上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明顯高漲,其中新湖中寶購買理財產品達到瞭 200.73 億元,五礦資本購買理財產品達到瞭 135 億元,溫氏股份購買理財產品達到瞭 129.9 億元,上述三傢公司為兩市購買理財產品金額最多的三傢。

產品數量上來看,購買理財產品個數最多的分別是仙壇股份、傑克股份和益豐藥房,所持有的理財產品的個數分別為 108 個、86 個和 77 個。

新湖中寶購買理財產品集中在上半年,該公司於 4 月中旬、5 月初、6 月末連續多次發佈《關於使用自有資金開展短期理財業務的進展公告》。

今年上半年,新湖中寶的營業收入為 40.91 億元,公司所購買的理財產品的數量遠遠超過瞭其上半年的營收。另外,五礦資本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 48.71 億元,其所購買的理財產品也超過瞭上半年的營收。

必康股份所認購的理財產品的金額為 90 億元,而公司上半年的營收為 17.31 億元,珠江啤酒所認購的金額為 82.2 億元,而公司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 18.31 億元,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也明顯超過瞭營收。

除瞭上述三傢公司大力買入理財產品之外,市場上也存在上市公司用少額 " 閑錢 " 理財的現象。比如東方銀星、二六三、新農開發等上市公司,分別拿出瞭 500 萬元、500 萬元和 770 萬元來做理財。

上市公司為何熱衷理財 ?

" 上市公司拿錢做理財,總歸比亂花錢好,畢竟很多公司投錢方向也不是那麼容易看清楚的。但如果上市公司長期都在做理財,而不發展主營業務,那麼這類公司往往沒什麼發展空間。" 上海市某分析人士表示。

北京市某上市公司董秘告訴記者:" 把一部分閑置的錢拿出來做理財,還能賺取一些投資收益,對上市公司而言也是好事情,公司一直也在尋找一些好的發展機會,不過有時候短時間內也很難下判斷,以後有需要瞭再做投入。"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上市公司的理財熱情也呈現一定的波動性。從 2011 年至今,除瞭 2016 年上市公司購買理財規模同比下降外,其餘年份均呈同比上升趨勢。

2016 年全年,621 傢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相比 2015 年減少瞭 7 傢 ;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金額、持有數也出現回落,合計持有金額 4482.5 億元,持有銀行理財產品數 5898 個。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的數據回落是因為各項政策、市場變化有一定的遲滯性,主要原因還是 2015 年央行不斷降準、降息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回落,且 2015 年 A 股有過一波牛市,資本市場上並購重組活躍,上市公司的錢可能更多用於投資並購上去瞭,這些政策、市場變化在 2016 年逐步顯現。

而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趨緊,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理財產品 7 日年化收益率重回 4%,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重現。

據瞭解,上市公司用於投資理財資金主要包括自有閑置和暫時沒有明確用途的超募資金。投向方面,十幾天、三個月左右的短期理財和半年至一年較長期的理財產品都是主流,前者利率在 3%-4% 左右,後者大概在 5% 左右。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