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不同省份的發展差異,很多人第一印象隻有富和窮,除此之外,省際之間的發展不均衡還體現在生活水平上。
中國的發展存在巨大的地域差異,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人們的印象中,一些東部地區似乎已經可以比肩發達國傢,而提起西部卻通常隻有一個印象——窮。
用窮和富來概括中國的地域差異雖然直接,但也十分籠統。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近發佈的研究報告為這個問題提供瞭更加細致的角度。這份報告運用自來水、衛生廁所、移動互聯網普及率、夜間燈光密度等多個指標衡量瞭中國 31 個省市自治區的生活水平,可以從更生活化的角度分析貧困的地域差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以總體指數分析各省的生活水平差異,可以發現結果與人們的日常印象是基本相符的。全國生活水平平均指數為 61.3,有 11 個省市區處於這個值之下,多數為中西部省份,其中西藏(39.4)、青海(42.5)、新疆(50.9)分列倒數三位。得分在 70 以上的 6 個省市全都位於東部地區,而江蘇(73.7)、浙江(75.1)超過瞭北京、上海,排名前兩位。
但這並不意味著各省的生活水平完全與我們的日常經驗相符,通過具體的四個指標可以說明這一點。
在自來水普及方面,人們印象中缺水的北方反而比很多南方省份的普及率要高。如河北(66.34%)、新疆(73.01%)等省份超過瞭全國平均值,而剛下完暴雨的湖南自來水普及率卻隻有 44.19%,同樣四川(41.66%)、海南(53.58%)等省份也都拿到瞭很低的分數。這種差異主要是地理因素造成的,由於地形復雜,中國的西南部、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區難以接通自來水,導致一些水資源豐富的省份反而在自來水使用上存在問題。
衛生廁所普及率和移動互聯網覆蓋率更多地展現瞭生活水平與經濟發展程度之間的相關性。讓人意外的是,在經濟發達的天津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隻有 55.74%,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移動互聯網方面全國覆蓋率都不高,平均覆蓋率僅為 27.24%,除北京(49.94%)、浙江(42.99%)等發達省份之外,其他省份的覆蓋率基本都在 30% 以下,這和許多城市人的日常印象相差甚遠。
若從夜間燈光密度這一數據來看,省際差距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絕大多數省份都處在 60-75 這個區間內,即使是在新疆、內蒙古這一指數也接近全國平均值 69.3,說明在多數地區的基本生活用電還是可以得到保障。
將國傢劃定的貧困縣與生活水平指標評價的貧困縣進行比較後(重合率 63%)可以發現,有些東部地區不屬於國際貧困縣的縣,若以生活水平指標來看依然貧困;而西部地區的部分貧困縣則沒有那麼貧困。
比如西藏所有的縣都是國傢級貧困縣,但以生活水平指數測算時這一比例就下降到 77%,青海貧困縣的比例則是由 98% 下降到 65%,雲南、貴州、甘肅、四川、重慶等省市貧困縣的比例也有大幅度的下降。而中部地區的發展程度某種程度上被高估瞭,將國傢標準換為生活水平指標後,大部分中部省份的貧困縣比例都出現瞭 10% 以上的上升。
但是總體來說,貧困程度還是由東向西遞增,東部地區的生活水平明顯高於西部地區。生活指數排名最後一百的縣分佈於全國的 9 個省區,其中 8 個都在西部。西藏(32 個)和青海(18 個)兩省就包攬瞭一半,新疆(11 個)、雲南(15 個)、四川(9 個)等省也榜上有名。
即便在經濟發達的東部,人們的生活水平發展的也不夠均衡,更不用說落後的中西部地區瞭。除去北京、上海、江浙等少數省市,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在自來水和衛生廁所的普及上都處於較低的水平,很多地區依然存在基本生活設施匱乏的問題。而在這些省份內部,市縣之間的差距更加的明顯。
在北上廣青年做著 "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 " 的庸常幻夢時,在中國大部分的地區,還有許多人依然活在匱乏的陰影下,努力追求著大城市裡司空見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