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不起! 瞭不起的中國,瞭不起的中國經濟,瞭不起的中國軟實力,瞭不起的中國安全感 …"
英國時間 26 日凌晨,當記者打開英國主要新聞網站,翻看關於中共十九大一中全會的評論稿時,突然發現,各大網站都不約而同地、頻繁地使用瞭 " 瞭不起 " 這個詞。
對於這個詞,英國媒體不僅僅應用在標題當中,甚至在內文中也反復出現。其中有媒體評論稱:我們這些自大的西方國傢該醒醒瞭,中國已經很瞭不起瞭,而且會變得越來越瞭!不!起!
文中更多的篇幅是自我反思," 習近平知道中國該往哪裡走,但我們呢?不知所措地迷瞭路 "。
" 難道你們還感覺不到?那麼請你想想,當你去超市,去網購,去買手機時,Made in China 總是那麼的耀眼,這時候你難道還感覺不到?"
"25 年前,蘇聯解體,西方世界自大地認為所有國傢都應該走我們這條路,看看這個瞭不起的中國,你們這種自大的想法對嗎?醒醒吧。"
" 中國的眼光已經不僅僅停留和拘泥在我們這些西方國傢上,中國看的是全世界。"
" 在全球貿易方面,中國在中東,非洲都很受歡迎,他們甚至可以選擇忽視我們。"
" 在全球影響力方面,當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被全世界所關註時,而美國卻退出瞭巴黎協定,反觀中國,勇於承擔起瞭責任。"
" 中國從來不以武力嚇人,雖然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軍隊的國傢之一,但中國不需要,因為中國的軟實力已經足夠強大,而西方世界的代表美國則變得越來越封閉,事實上,美國也正在被世界所孤立。"
而有媒體幹脆以 " 瞭不起的中國 " 為題,再次使用 " 瞭不起 " 這個詞。並稱:相比美國,中國做的更好。
" 雖然純以 GDP 來看,美國依舊是世界老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將在未來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還有媒體則稱,中國充滿瞭自信,正在全力以赴地為自己設定的偉大目標而努力。而歐洲和美國則沉浸在自我懷疑中,不僅僅反思自己的經濟,還有自己的政治體制。
不僅是英國媒體發出瞭 " 瞭不起 " 的評價,英國民眾同樣感觸頗深。
就十九大的一些話題,記者隨機采訪瞭倫敦的一些市民,市民 Karen 告訴記者:" 我認為世界已經習慣瞭中國目前的重要地位,中國國內的事情對國際社會很有影響力。因此,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關於中國的新聞,我們總會保持關註。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的政治經濟局勢很不穩定,我們期待中國能一直保持現在這種穩定,這對我們也是很有好處的。"
Karen 的老公 Harris 也談到:" 我們的領導人天天都是勾心鬥角,我甚至不知道首相到底現在感冒好瞭沒。而給我感覺,中國卻總是很守信用。中國有那麼多人口,每天會有比我們多得多的事要處理,這說明你們的領導人非常非常有執行力,因為他們每天需要擔那麼多責任。"
當記者在采訪 Harris 時,一位當地民眾 Hendy 連連跟記者用中文問好。
在采訪前,他要求用中文接受采訪,他說:" 我太喜歡中國文化瞭,我經常會在英國參加中國社團組織的活動,後來有一次出差的機會,我去瞭中國,amazing! 我是做清潔能源和太陽能能源的工作,我註意到中國有相當多的城市應用瞭這些新能源,相信未來的中國將會更加清潔。另外,這些新興能源被稱作第三產業,這說明中國的這部分第三產業已經非常發達瞭,這讓我感到非常振奮。"
在采訪結束後,他問記者 " 你覺得我的中文怎麼樣,看前陣子新聞瞭嗎,我們英國未來將會有更多孩子學習中文。"
此外,更多接受采訪的英國民眾都提到瞭中國的經濟,其中有一位學生打扮的當地男孩告訴記者:" 看我這條褲子,漂亮吧?中國造的,你看我手機,也中國造的。" 說完他豎起瞭大拇指。
有一位拿著報紙的當地人說:" 昨天,我們英國的經濟數據出來瞭,好像是漲瞭 0.1%(實為 0.4%)。我很希望中國能更多的投資英國產業。因為我有朋友就在他們城市的一傢中國企業上班,他告訴我有很多中國公司在那裡投資。"
有熟悉以往中國政策的英國市民告訴記者," 跟以往不同的是,我發現中國領導人在這次講話中,專門提到瞭‘安全感’,我聽到這句話時,感覺非常親切,最近的英國人格外缺乏這種安全感,因為太多的恐襲,太多的惡性事件最近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
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瞭文化養分
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瞭磅礴之力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
瞭不起的青年,你準備好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