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 1 月 27 日報道,《中國制造 2025》提出一點,就是大力推動航空航天裝備領域突破發展。2016 年 12 月發佈的《2016 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明確提到:" 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 ",去年 6 月,中央再次提出,要著力深化軍民融合發展,加快探索實踐腳步。
而此前消息說,今年上半年,我國首枚由民營企業研制的火箭將進行發射。
眼下,這枚火箭眼下的研制進入瞭哪個階段?將完成哪些航天工作?生產這枚火箭的究竟是一傢什麼樣的企業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央視記者 朱慧容:我們要去的地方,不是四大火箭發射基地的任何一個,而是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內,因為眼下這枚火箭並沒有完成組裝,還在最後試驗的階段。
在這間不足 1000 平方米的實驗室裡,擺放著火箭的各個部位。
圖片均來源央視新聞
火箭工程師 艾志恒:這是我們火箭的心臟,它有六米多長,是一臺推力大約 35 噸的固體火箭發動機。
而這邊這個標識著各種數據的就是火箭的尾部。
火箭工程師 艾志恒:因為要承受燃燒的熱量,需要很高的密封性。
這枚火箭加上載荷,總長度大約 8 米,與剛剛發射成功的長征 11 號火箭相比,個頭不足它的一半,算得上隻枚迷你火箭,可以運載 100 公斤的衛星,送至 800 千米的高空。就在去年年底,這臺火箭發動機剛剛完成實驗,我們看到瞭當時的畫面。
記者:這就相當於是把火箭按在地上發一發。
火箭工程師 艾志恒:實際上我們還有很多的測量設備和傳感器,去獲取我們需要的這些實驗數據。
實驗成功,發射計劃也被提上日程,這傢 2015 年剛剛成立的公司,開始進入公眾的視線。
某火箭公司創始人 舒暢:該做的實驗都做瞭,成功率應該有保障。
記者:三年一共投瞭多少錢?
某火箭公司創始人 舒暢:我們現在一直到今年年底,要投大概三個億的規模來實現。
記者:這樣運作下去,我們真的是一個可以盈利的公司?
某火箭公司創始人 舒暢:這是一個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航天的投入確實是比較大,而且周期比較長。這個隻是我們的第一步,未來的投入還是很大的,因為如果我們要去做更大的火箭。
今年上半年將要發射的,還僅僅是這傢公司的第一代產品,另外三個型號的火箭正在研制當中。
記者:很多事情可以由國傢隊來完成,為什麼我們民企還要來做這個火箭呢?
某火箭公司創始人 舒暢:我們不像國傢隊有那麼多繁重的國傢任務在做,其實最終會形成一個格局是什麼呢?深空探測,對科研要求高的項目交給瞭國傢隊,商業開發這一部分交給瞭更加註重效率和成本的民營企業。
民企研制的火箭實力如何?
盡管如此,造火箭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全世界范圍內,掌握火箭制造技術的國傢也並不多,一傢剛成立三年的創業公司,就研制出瞭火箭,這靠譜嗎?制造火箭需要的核心技術、專業人才,真的具備嗎?
某火箭公司創始人 舒暢:幾百噸起飛重量的運載火箭還是很難的,但是我們現在選用一些成熟的技術,推出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這種小型運載火箭,也是完全從技術上可行的。
按照舒暢的介紹,他們雖然是一傢創業公司,但是合作單位有包括中國兵器、航天科工在內的多傢軍工企業,國傢倡導 " 軍民融合 ",讓他們受益匪淺。而他們更多的研究重點在於讓火箭發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央視記者 朱慧容:這裡就是這傢公司的綜合實驗室,比如說火箭的控制系統,就是在這個實驗室裡面完成的。
火箭的控制系統就是這傢公司在 " 降低成本 " 方面所做的自主發明。整個火箭都要靠眼前這個黑色的小方盒子控制。
火箭控制系統工程師 程曉倩:這個最重也就 1.8 公斤,相當於傳統火箭上要設置重量幾十公斤的中控機,所有的一個執行輸入輸出的模塊,都由它來控制。
重量隻相當於傳統火箭中控機的十分之一,節約瞭燃料,也可以多運一些衛星。這項研究是公司成立之後,專利發明之一。
采訪期間,記者看到的都是年輕面孔,工作人員跟我們介紹,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隻有三十多歲。
記者:成立剛剛三年,真的有這麼豐富的一個人才儲備,足以來研制一個火箭嗎?
某火箭公司創始人 舒暢:近幾年吧,隨著國傢開始鼓勵科研人員創業,鼓勵軍民融合和商業航天,我們也是趕趕上瞭這個好時候,那麼陸續的就是吸引瞭很多的人來加入我們。整個研發的團隊,基本上是覆蓋瞭研制一個火箭需要的各個專業。
航天市場商機幾何?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預測,到 2020 年,全球的商業航天市場將達到 4850 億美元。中國商業航天市場將達到 8000 億人民幣,未來 10 年裡,全球衛星訂單將達到 1955 顆。而這些訂單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訂單來自於商業客戶。
飛機上的 WiFi、地面上的通訊、太空實驗等等,都需要發射火箭,運載衛星得以實現。巨大需求也讓民營資本有瞭用武之地。
商業火箭領域迎來 " 中國隊 "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目前,全國范圍內,像這樣的民營火箭公司至少有五傢,大部分公司的火箭產品還在研發階段。民企造火箭,在國內還是一件新鮮事,但是國際范圍內,已經算不上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瞭。在商業火箭領域,我們國傢民營企業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個個實力不凡。
這是去年年底,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 9 號火箭發射的場景。這傢 2002 年成立的美國公司,僅去年就成功發射 18 次,2015 年實現瞭火箭回收技術,這個月月底,獵鷹重型火箭將進行發射。最值得關註的是,憑借成本的優勢,這款 " 獵鷹 -9" 火箭已拿到未來五年全球的 38 個發射合同,其中的 24 個來自國際商業發射市場。
也就在這個月,美國另一傢名為 " 火箭實驗室 " 的公司,在新西蘭成功發射一枚搭載三顆小衛星的火箭。
記者:我們的優勢在哪裡?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它做的是特別大型的火箭,我們跟他差異化發展,做的是微小微星;新西蘭的這傢火箭公司,我們的成本有巨大的優勢。他們的成本現在大概三萬多美元一公斤,我們國傢現在市場價就是兩到三萬美元一公斤,我們能做到一萬美元左右的水平。
對於與世界一流火箭公司的差距,舒暢並不避諱,靠價格,靠差異化競爭,打開局面也是中國企業眼下的選擇。在現場,記者也看到,使用過的燃燒舵、火箭噴灌沒有被廢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要對實驗後的數據進行反復推敲,進行優化。每次試驗機會,對於他們來說都很珍貴。
火箭工程師 艾志恒:這是在實驗之後留下來的,我們主要通過分析,它在經過火箭這個高溫之後產生的一些變化,從而對我們火箭本身的一個性能有一個更好的瞭解。
對於剛剛起步的中國民企火箭團隊來說,每一次實驗、每一次改良,都可能帶來意外突破。
航天技術專傢 黃志澄:全世界能造火箭的國傢沒有幾個,我們國傢有非常好的航天工業基礎和制造業基礎,這是中國民企的優勢,航天強國必須要走的路就是民企把成本降下來然後走出去。在國際范圍內,擁有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