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傢公司,從成立到赴美上市成為中國年度最大 IPO,用瞭三年時間;從虧損 2.33 個億到盈利 9.74 個億,隻用瞭兩年時間;上市首日股價就暴漲 21.58%,市值一度達百億美元,超過國內一半的銀行類上市公司。
還是這傢公司,在上市第一天就被爆財務作假;上市一周,股價跌破發行價。
大傢可能已經知道,這傢公司有著過山車式表現的企業,就是趣店。而它所在的行業——現金貸,最近同樣深陷輿論風暴。
一方面,作為一種線上的短期、小額借貸平臺,現金貸在藍領、學生等群體中十分火爆,被多方認為是一種金融創新。但另一方面,最近,由於暴力催債、高利貸等一系列負面新聞事件,不僅網友批評其 " 嗜血 ",就連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央媒也刊文,質疑其到底是 " 現金貸 " 還是 " 陷阱貸 "。
事實上,就在 10 月 28 日,央行相關負責人已經公開表示,包括現金貸在內的所有業務都要納入監管,任何金融活動都要獲取準入。
現金貸為什麼能引起這麼大的關註?這背後又有什麼玄機?
火爆
不可否認的是,過去一兩年來,現金貸非常火爆。業內人士保守估計,目前其市場規模已達萬億人民幣。
從事為網貸平臺輸送廣告、流量業務多年的李永慶,對現金貸非常熟悉。據他說:" 一般放貸規模在 30 億 / 月的企業,凈利潤都是以億論的。去年有的現金貸公司,光交稅就交瞭一個億,CEO 年終分紅多達 10 億。"
趣店 CEO 羅敏在簽約
最典型的例子,是行業內某明星企業,憑借一款現金貸產品,2016 年度凈利潤達到 11270.70 萬元,同比增長 1640.1%,就在 2015 年,該公司凈利潤還為 -731.8 萬元。是的,僅現金貸一款產品就讓這傢公司的利潤迅速轉正。
同樣很有沖擊力的,還有驚人的貸款利率。有第三方公司做過調查,目前中國的現金貸項目,平均年化利率高達 200%。當然,再往上,400%,500%,甚至 1000% 也並不罕見。
這麼暴利,想要進來的企業必然很多。像騰訊、百度這樣本身涉足金融的流量巨頭就不用說瞭,最近,就連今日頭條、聚美優品、辦公軟件 WPS、陌陌這些看起來跟金融毫無業務聯系的企業也紛紛入局。
今年以來,業內比較受關註的大企業,包括信而富、趣店、拍拍貸等,都紛紛踏上瞭上市之路。而最近,又一位主營現金貸業務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融 360,也向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瞭招股書。
不知名的小項目則更多。保守估計,目前國內的現金貸平臺至少有上萬個。為什麼會這麼多呢?因為做這行的門檻實在太低瞭,用李永慶的話來說,十來個人,一套設備,百萬本金,就能成一個項目。平臺不重要,關鍵是流量。流量大,微信公眾號也可以放貸。
需求
歸根結底,現金貸到底指什麼?又是怎麼發展成如此火爆之勢的?
跟此前我們經常聽到的網貸、消費貸、信用卡不一樣,一般意義上理解的現金貸,是一種短期、小額、即時的線上借貸平臺。它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不進征信系統,說白瞭,你有沒有足夠的還款能力,借錢去幹嘛,平臺很難獲知;第二、借貸金額一般都比較小,以 1000 元到 2000 元居多;第三、審核迅速,一般次日甚至當日就能拿到借款。
說到這裡,我們似乎可以勾勒出一些非常經典的場景:初入職場的小紅急需一隻拿得出手的包包;剛換工作外賣小哥急需一輛送餐的電動車;大三的小張看上瞭一個新款遊戲皮膚 ……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消費需求,但當下經濟能力一般。
有第三方機構做過類似的調查,這群人主要包括:三四線城市的低收入人群;二線城市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基礎服務業、制造業等);畢業兩年內的學生(低收入白領、藍領等)。
他們中,80% 的客戶在生活中平均 2 個月借一次錢,收入水平低於 5000 元 / 月。70% 的客戶一年中超過 3 次遲發工資,有借款需求。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生存狀態和不被征信系統接納的身份,他們是被傳統金融機構 " 照顧 " 不到的 " 長尾 " 人群。
對於這群人來說,被銀行拒之門外是普遍現狀,畢竟銀行也需要考慮風控和成本,而他們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欲望確實有待考究。尋求親戚和朋友的支援,又常常讓他們覺得難以啟齒。於是,現金貸常常會成為他們有應急借貸需求時的第一選擇。
問題
但問題是,銀行不願意介入的這塊市場,普通民企介入,怎麼就能牟取如此的 " 暴利 " 呢?
野蠻生長的背後,往往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巨大 " 灰色 " 地帶。
在對現金貸的討伐聲中," 裸貸 " 和暴力催債高居榜首。去年下半年的校園 " 裸貸 " 事件,大傢應該還記得。很多企業在學校附近打出各類廣告,刺激學生的非理性消費欲望。不少女生為買奢侈品、新款手機,以 " 裸持 "(裸露身體手持身份證,然後自拍)的形式留下照片作為抵押,最後深陷債務和名譽危機。
某現金貸公司的廣告
彼時,"10G 女生裸貸照外泄 " 一事,更是震驚全社會。
而這個月月初,杭州某高校又發生一起惡性暴力催收事件,借款者楊某由於無法按時還錢,被借款中介四人非法拘禁將近一周,期間遭遇多次毆打。
當然,在這一野蠻現象的背後,更值得關註的,是其過高的借貸利率。
前面已經提到過,行業的平均實際年化利率高達 200%,更甚者,高達 1000%,而這早已經越過瞭監管紅線。
是的,盡管此前,最高法院已經明確下過文件,對民間借貸利率劃定瞭 36% 的紅線,年利率超過 36% 以上的借貸,超過部分法院將認定無效。但企業總有自己的辦法,增加所謂 " 服務費 "、" 管理費 " 就是最慣用的一個手段。
打個比方,用戶在某平臺借 1000 塊,年化利率隻有 360 元,但每周的服務費卻可能高達 50 塊。這麼算下來,年化利率就近 300% 瞭。另外在部分平臺,服務費還會隨著借款額的增加而增加。
負面消息總是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如今,網上一度出現瞭 " 嗜血現金貸,人死方能債清 " 這樣的聲音。甚至有觀點認為對這類現金貸企業,就應該 一刀切,全部關停。
思考
但冷靜下來思考,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其實還可以有更全局化的思維方式。
根據統計,我國有六億人沒有進入征信系統,有 50% 的人口無法通過銀行等傳統信貸渠道,獲得貸款等金融服務。為這群人提供的金融服務,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 普惠金融 ",也正是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空白。
現金貸不同於 P2P 平臺,後者募集公眾資金,極容易產生跑路的後果,而前者是 " 借錢出去 " 的模式,在商業上最突出的問題,其實就是 " 以貸養貸 " 和 " 共債 " 危機。
眾所周知,由於用戶資質不高,這類現金貸平臺通常有著非常高的壞賬,但行業彌補壞賬最常見的做法,並非著力篩選客戶,而是通過提高利率,覆蓋財務損失,而利率越高,還不上錢的用戶就會越多。這實際上形成瞭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可能導致企業甚至是行業的崩盤。
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也的確值得我們警惕:自今年 6 月開始,現金貸行業的風險便進入上漲區間,在統計的 100 多傢現金貸平臺中,15 天之內,借貸人在各現金貸平臺的重復申請率達到近 35%。也就是說,有 35% 的借貸人在至少兩傢借貸平臺借款。那麼,他們中是否有人拆東墻補西墻,借新貸還舊貸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 共債 " 和 " 以貸養貸 "。
現金貸平臺固然亂象叢生,但問題是,如果真的貿然關停所有現金貸企業,這類低收入群體失去瞭穩定的資金流轉來源,極易產生社會問題。而對現金貸企業來說,其借貸出去的款項也將很難收回,最終可能招致更大的金融風險。
另外,反向來看,盡管銀行等傳統的金融機構沒有直接接入這一行業,但據不少業內人士稱,現金貸企業背後的資金來源,大多是銀行、券商、信托基金,農商行尤其偏好這類平臺。這無疑證明瞭,這個市場依然有極大可探索的空間。因此,我們更應該思考的問題,或許是如何治理這一行業亂象,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使之更好地服務低收入群體。
借鑒
那麼,這一困境有解嗎?
一個值得關註的點是,現金貸不隻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其他歐洲、美洲、南亞國傢都有這一行業。他們的某些案例,其實為我們提供瞭一些借鑒。
比如,有媒體報道,在解決 " 共債 " 危機上,印度現金貸監管部門就提供瞭一個可以參考的方案。他們要求將現金貸公司的數據,強制提供給銀行,然後由銀行提供資金,現金貸公司則變成瞭完全的助貸公司。這不僅收集瞭底層人的征信數據,逐漸完善瞭國傢的征信系統,還減少瞭 " 以貸養貸 " 的現象,降低瞭債務風險。
而在防止過度授信和過度借貸上,美國和英國也有他們的做法。比如,給借款額度設定上限、限制借款次數、杜絕 " 利滾利 " 等現象。此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官方設定持牌經營和準入機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瞭杠桿風險。
在國內,今年以來,監管部門也已經出臺瞭多項政策。
4 月, P2P 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下發 " 現金貸 " 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排查瞭市面上大部門的現金貸平臺;6 月,銀監會下令叫停網貸平臺的 " 校園貸 " 業務。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新興行業,要在其尚不成熟的時候制定完美的監管措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中國龐大人口基數和廣闊的金融市場這一國情,難度更甚。當下,金融創新的速度很快,如何讓監管跟上其步伐,引導行業朝著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是這一亂象背後,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