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種形似太空艙的新生事物成為網絡熱點,這種 " 太空艙 " 供上班族短時休息,被冠以 " 共享睡眠艙 " 之名。" 共享睡眠艙 " 究竟是怎樣的?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記者進行瞭調查。
無人酒店," 共享睡眠 "!
近日," 共享床鋪 " 引起廣泛關註,幾張形似太空艙的 " 共享床鋪 " 分別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出現,這些長約 2 米、寬約 1 米的太空艙引來瞭大批媒體的報道。
有媒體報道,在北京中關村的街頭,中國第一傢無人酒店誕生。24 小時營業,沒有一個服務員,沒有押金、沒有額外計費,開門就睡。
艙內有電扇、閱讀燈、充電插座等設施,並可以免費領取一次性睡具,包括一次性床單、一次性枕巾和太空毯,甚至還有專門的耳塞。
在休息結束後,消費者需掃碼結束計費,並將已用的一次性物品投入回收桶內。
該平臺的太空艙提供 24 小時服務,在每天 11 點— 14 點高峰期間每半小時收費 10 元,其餘時間每半小時 6 元,每天最高 58 元封頂。
在衛生保障方面,工作人員介紹,床單和枕罩每天會分上午和下午用紫外線除蟎殺菌儀清理 2 次,遇到污漬床單和枕罩也會及時更換,每周也會定期更換床上用品。
北京體驗點 " 暫停營業 "
7 月 16 日 , 媒體報道稱 , 位於北京市中關村創客公社的一處 " 共享睡眠艙 " 被警方查封。
當天下午 , 記者撥打此處 " 共享睡眠艙 " 的客服電話 , 客服人員稱 : 隻有中關村創客公社的點還在體驗。
7 月 17 日 10 時 , 記者來到中關村創客公社的 " 共享睡眠艙 ", 但艙門口貼出瞭 " 程序升級 , 暫停使用 " 的通知 , 日期為 7 月 17 日。這個體驗點有 6 個 " 共享睡眠艙 ", 三面墻壁各放置一列 , 每列上下兩層。
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7 月 16 日還可以免費體驗 , 今天已經停止運營瞭 , 開門參觀也不行。至於什麼時候恢復運營 , 她也不知道。她一直在現場工作 , 對於媒體報道的被警察查封 , 她說並沒有人詢問過她 , 應該是物業人員說的 , 她不知情。
隨後 , 記者再次撥打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銀河 SOHO 和中關村創業公社能夠體驗。
記者到達銀河 SOHO 時已臨近中午時分 , 準備在此午休的人絡繹不絕 , 多為三五好友組團前來。現場值守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稱 , 今天系統升級 , 不能接待。
銀河 SOHO 的 " 共享睡眠艙 " 可以參觀 , 但同樣不能體驗 , 門口也張貼著 " 程序升級 , 暫停使用 ", 但日期是 7 月 15 日。現場工作人員解釋說 , 因為程序升級所以暫時停止運營 , 至於什麼時候恢復運營 ," 得等幾天 "。
不過 , 記者在現場發現 ,1 個 " 共享睡眠艙 " 外有雙鞋。對此 , 工作人員解釋說 , 之前已經充值的用戶還可以進去休息 , 但是現在已經不能掃碼開艙門瞭 , 他自己也打不開艙門。
" 共享床鋪 " 被 " 查封 " 並不出人意料
" 共享床鋪 " 被查封,盡管據說 " 原因不明 ",其實卻並不出人意外。
" 共享床鋪 " 的本質,跟膠囊賓館之類基本差不多。既然是提供住宿服務——哪怕隻是臨時休息,也要符合相關要求和條件、履行必要的登記手續、接受管理部門的監管,不能因其打著 " 共享經濟 " 的時髦旗號,就遊離於監管之外。
" 共享床鋪 " 出現之初,人們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有不少理性的聲音,提出瞭一些擔憂。在這樣一個高密度、全封閉的環境裡,通風問題如何更好解決?衛生消毒是否有保障?特別是消防安全更是不能輕忽,對旅館環境、艙體材質、消防通道等多項指標都要進行謹慎審核。
另外,一間房間裡放多個 " 共享床鋪 ",意味著要多人 " 群居 ",治安和財產人身安全也需要有更放心、更有效的措施。這些都不能僅僅靠商傢自覺自律,而是要靠監管制度來保駕護航。
" 共享床鋪 " 屬於 " 共享經濟 " 嗎
各式 " 共享系 " 的創業項目,其中絕大部分都與共享經濟毫不沾邊。從本質上說,此類項目不過是對特定傳統業態的一種概念再包裝,而並沒有任何的原創性商業內容。
以 " 共享床鋪 " 為例,其最核心的業務,無非還是床鋪出租或住宿服務——這與早已有之的太空艙房間、快捷酒店的鐘點房完全可說別無二致。如果說非要說它們之間有所區別,那麼也僅僅在於 " 共享床鋪 " 整體設備設施更簡單,預定、支付、入住等環節更便捷而已。
按照現有規定,旅館實施特種行業管理。理論上,一傢旅店要想正式營業,必須走完消防、衛生、工商、公安等一系列審批流程 ……" 共享床鋪 " 按要求辦瞭嗎?
當然,任何新生事物都難以做到十全十美,都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