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發北極政策白皮書 有人偏要扯上南海

01-28

1 月 26 日,國務院新聞辦發佈中國首份關於北極政策的白皮書,引來外媒質疑稱,中國作為域外國傢參與北極的海洋開發,就要學習遵守國際海洋法規則,將南海北極化。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號 " 俠客島 "27 日文章指出,這份白皮書表明,中國去北極進行相關經濟和科研活動是國際法許可范圍內的事情,而且中國去定瞭。文章圍繞兩個方面說明瞭《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意義何在。

針對南海 " 北極化 " 的論調,文章駁斥,將北極的開發生搬硬套到南海上很可笑。文章稱,中國前往北極的公海區域進行開發活動,毫無疑問是在相關國際法框架下進行的正當活動。而南海則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概念,中國對於南海諸島的權利是一種歷史性權利。

資料圖 @視覺中國

文章全文如下:

1 月 26 日,國務院新聞辦發佈瞭中國首份關於北極政策的白皮書,文件不算長,9000 多字,分為六個部分,除去前言和結語,主體談瞭四件事:一、北極的形勢與變化;二、中國與北極的關系;三、中國的北極政策目標和基本原則;四、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主要政策主張。

但在島叔看來,這本白皮書除瞭對北極地區的歷史形勢做瞭回顧,列舉瞭相關的國際法依據之外,其實一共就說瞭兩句話。

一是 " 中國去北極進行相關經濟和科研活動是國際法許可范圍內的事情,而且中國去定瞭 ";二是 " 中國去跟北極周邊國傢打交道時候將本著‘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的原則,與有關各方一道,積極應對北極變化帶來的挑戰,共同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和參與治理北極。"

接下來,島叔就從這兩個方面談談,這次中國發佈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意義何在。

原因

如果僅從地理上看,中國不是北極國傢,也不在北極圈內。但在地緣上來說,中國卻是近北極國傢,是利益攸關方。

近些年,隨著北極冰川融化加速,各個國傢在北極活動不斷增加。比如韓國、日本、德國和英國等非北極國傢,都陸續發佈過相關的北極政策。中國在北極也設立瞭 " 黃河站 ",成為為數不多在北極設立永久科考站的國傢," 雪龍號 " 也已完成 8 次北極科考,而且接下來也會有定期的科考活動。這次發佈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也是在告訴國際社會:中國怎麼看北極以及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北極對於中國的價值在白皮書裡說的已經很明白瞭,中國參與開發北極當然是有滿足自身需要的目的,比如北極航道和資源的開發。

中國作為一個巨型的工業化國傢,對於資源和國際貿易與航運有著很大的需求。在目前海運航道(如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日漸擁堵的情況下,如果開辟北極航道,不僅可大大縮短航運裡程、節約航運成本,同時還可以規避常年處於不穩定狀態的中東地區,一定程度上也提高瞭航運安全。

最重要的是,針對我國資源儲備的不足,北極也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能源進口地。比如去年 12 月投產、被譽為 " 鑲嵌在北極圈上的一顆能源明珠 " 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就對我國清潔能源供應提供瞭有力保障。

同時," 一帶一路 " 倡議提出的海上合作,要建立經過北冰洋連接歐洲的 " 藍色經濟通道 " 和以前我們就寫過的中俄共建的 " 冰上絲綢之路 "等,北極都是其中重要部分,勢必要求我們將這一地區列入到我們大發展規劃中去。

更重要的是,除瞭相當的經濟價值,北極對於全球生態的關聯性也促使中國去關心北極。

在白皮書中,中國就用瞭大篇幅講述瞭如何保護北極的生態環境,積極尋找保護與開發的平衡點。這次參與撰寫白皮書的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所所長助理趙隆就說:由於對冰上作業以及海洋瞭解得有限,所以要將 " 認識北極 " 作為首要目標,"我們寧可不開發,也不能讓開發成為北極的負擔"。

早在 1925 年正處於軍閥混戰的中國,北洋政府代表中國參加瞭《斯瓦爾巴條約》,為今天我們前往北極這一地區留下瞭國際法依據。今天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如果不關心一下北極問題,對於這樣一個關系到整個地球的大事漠然置之,顯然不是我們說好瞭的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倡導者和 "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 " 應該有的態度。

" 雪龍 " 號首次進入北極浮冰區

立場

那麼,為什麼白皮書要專門強調一下中國是抱著什麼態度和目的去參與北極事務的呢?

顯然,是因為有人對我們不放心,而且還可能把這種猜忌當做現實去向其他國傢擴散,作為自己遏制中國崛起的手段之一。比如,2016 年 9 月美國國際安全咨詢委員會發表《北極政策報告》就專門提出,中國正在通過在北極進行商業活動的手段來謀求在北極安全事務上扮演更大角色,提醒美國政府應該對此給予足夠重視。

確實,北極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瞭他的戰略價值,加上氣候變化讓相關資源的開發現實性加大,在目前北極國傢之間存在著爭奪加劇的傾向。如果不說清楚中國去北極打算做什麼,打算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做,就有可能讓某些人使勁販賣的 " 中國威脅論 " 下遊產品有瞭市場。

這次,中國專門強調瞭 " 尊重 ",對北極周邊國傢的權利尊重,對當地的文化尊重,對國際法和其他國傢的合法權利尊重。不去傷害別人,才可能認真談到合作,畢竟中國沒有一手揮舞大棒或者刀子,另一手談 " 公平合理的合作關系 " 的愛好。

同時,中國也認識到北極問題存在復雜性和敏感性,所以主張建立一種多層次合作模式,將各個相關利益方的共同利益整合起來,形成一種 " 共贏 " 的局面," 實現北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協調,實現開發利用與管理保護的平衡兼顧,實現當代人利益與後代人利益的代際公平。"

話說的也很明白,跟中國為啥要去北極一樣清楚。我們就是要告訴全世界,我們不是那種 "X 國第一 " 的態度,而是一個做好瞭擔負起大國責任,願意為國際社會提供豐厚公共產品的國傢,我們考慮的不光是自己眼前利益,還有合作夥伴,全球人類和子孫後代的利益。

嗯,中國就是這樣的耿直,就是這樣的漢子,堂堂正正說出來瞭自己對北極的打算。反正我們不是去侵略和掠奪,沒啥需要藏著掖著的,即便會讓某些人詬病一下我們為什麼不去販賣 " 自由和愛 " 等 " 普世價值 "。

南海 " 北極化 "?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一點都不復雜,島叔本來也不想扯太多瞭。之所以還是專門就這個話題絮叨半天,主要是下班的地鐵上看見瞭下面這樣一種言論。

"中國作為域外國傢參與北極的海洋開發,就要學習遵守國際海洋法規則,將南海北極化。此前,北極海域與島嶼也是周邊國傢主權爭議焦點。後來,北極條約將有關海域與島嶼做出瞭照顧各方的安排,且實現北極非軍事化,域外國傢願意接受規則也歡迎。這樣的制度安排緩和瞭沖突,擴大瞭共同利益。"

這樣將北極的開發生搬硬套到南海上,島叔覺得很可笑。

在目前現存的國際法框架下,北極區域分為權屬明確的周邊國傢領土和領海以及相關海洋權益,但是也存在大片根據國際法世界各國都可以共有共享的公海和大洋底土權益。中國前往北極的公海區域進行開發活動,毫無疑問是在相關國際法框架下進行的正當活動。

而南海則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概念,中國對於南海諸島的權利是一種歷史性權利。現存足夠多的歷史文件證明,現在南海周邊國傢還沒有最終形成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對這些島嶼進行瞭開發,中國的國旗就已經飄揚在這些島礁之上瞭。但是後來中國陷於外敵入侵和內戰,暫時無力顧及南海。再加上上個世紀 70 年代,周邊國傢被附近海底蘊藏的石油所吸引,對我國的南海島礁進行大肆侵吞,才形成瞭今天的爭議局面。

而在北極地區,即便是動作最快的俄羅斯也不過是在 2007 年才將一面國旗插上瞭北極點的海底,這也僅限於表達俄羅斯主張以領土界限自然向北極點延伸的方式來劃分大陸架的訴求而已。

將北極海域和南海聯系在一起,這其中的邏輯島叔想到地鐵坐過站也沒有想清楚。可否請諸位島友一解吾惑?

(文 / 千裡巖)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