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先生說
ID:zhangxianshengshuo
現在沒人不知道雄安,就像 30 年前,沒人不知道深圳。
2017 年愚人節,一覺醒來,網上全是雄安的消息。我瞬間變成瞭朋友們口中的 " 百萬富翁 "。微信裡各種求交友,求包養的開涮信息,看得我心花怒放、飄飄蕩蕩。
五一假期,我特意回瞭趟老傢,大街小巷都在談論雄安新區。我 30 多歲的大表哥突然不急著相親瞭;打麻將的大媽嚷嚷著要把賭註從兩毛調成五毛;我爸媽也不再勸我考北京公務員瞭,隻是深情款款對我說:" 孩子,爸媽對你沒啥要求,你快快樂樂的就行。"
雄安新區的成立,帶給我們無限憧憬。大夥嘴上感謝著國傢,心裡算計著預期收入。每個土著居民都有種中彩票的感覺:什麼都沒做,我就成土豪啦!
表叔是我們那裡的大戶。在北京讀完大學,交瞭個女朋友,到瞭談婚論嫁的時候。女朋友說要想結婚,必須得在北京買房。表叔大手一揮,賣瞭街上 15 間門面房,換瞭豐臺一套 80 平米的一一居室。交完首付,美滋滋地帶著女朋友拎包入住瞭。
去年過年,表叔回老傢辦婚禮,村裡人紛紛祝賀他在北京安傢落戶,表叔風光無限,成瞭傢族榮耀。
兩個月後,我們村搖身一變成瞭雄安新區,高樓大廈還沒建起來,房子也不允許買賣,但大傢都知道,房價肯定要翻滾。傢裡人再見到表叔,誰也不敢提房子的事。
村裡每天都在流傳各種拆遷補償方案:一開始,是每戶每人能分一套房子外加四百萬;後來變成每戶分兩套房子外加四百萬。
再後來,大傢可能覺得這種補償方案過於優越,有點天方夜譚。傳言就變成每戶每人分 50 平米房子,外加每人一百萬拆遷款。
數字在謠傳中變來變去,唯一不變的是雄安人的信念:我們一定會成為土豪。
錢還沒到手,但一些隱形紅利已經兌現瞭。我傢隔壁的二飛,一個普通大齡農村剩男,相親無數,從未成功。按說,二飛的條件也不算差,兩套房一輛車,長相中上,為人憨厚。就這樣的條件,在我們村卻成瞭老大難。
二飛娶不到媳婦,其實,主要原因還是農村剩男基數太大。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那裡,農村剩男比傢裡剩的大米還多。
每個本地姑娘的傢門檻都快被媒人踏破瞭,說媒的越多,姑娘們越不敢做決定,生怕自己沒挑到最好的。姑娘們挑來挑去,二飛就被剩下瞭。
去年夏天,二飛結婚瞭,新娘是位膚白貌美的四川女孩。女孩說:" 我父母願意讓我嫁到雄安,大傢都說你們這裡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表弟現在在北京讀大一,也開始戀愛瞭。他說," 以前覺得自己是農村人,怕給不瞭人傢幸福,現在咱是雄安人,談戀愛也有底氣瞭。"
一時間,雄安成瞭男孩雄起的春藥,女孩安傢的天堂。
轉眼,十個月過去瞭,再回到老傢,關於雄安新區的討論有所降低。年輕人返回工廠打工,老太太們也重新回到麻將桌前。經過幾個月的躁動之後,人們對未來的認知也開始回歸理性。
前些年,村裡有很多小孩,初中沒畢業就輟學瞭。這些不喜歡讀書的小孩,要麼去村裡的工廠做工,要麼去外地打工。同齡人還在讀書的時候,他們每年就能賺三四萬。
很長一段時間,村裡盛行讀書無用論,那些沒讀過書的父母,覺得孩子上學沒啥用。早晚還不是要到社會上去賺錢?
雄安新區成立後,村裡關停瞭很多污染企業和傢庭作坊,房子不允許再建,養殖業也被叫停,眼看著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減少,大傢突然意識到瞭知識的重要性。
於是,大傢對讀書的態度也有瞭轉變。今年國慶節回傢,聽說村裡好多輟學的年輕人又回到瞭學校。要麼繼續讀高中準備高考,要麼去技校學個手藝。
發生改變的,不隻是對讀書的態度,還有雄安人的人生觀。
以前,村裡的人都很節儉。新衣服不買,生病不治。在很多人眼裡,錢比命貴。說到底都是貧窮的原罪。
人窮不隻是命賤,道德水準也會受到限制。在我們村,不給老人飯吃,不給老人看病的事,時有發生。現在不一樣瞭,我們是雄安人瞭。補貼是按人頭發放的,大傢都嫌自傢人口不夠多。隻要人活著就有錢拿。大傢都學會瞭惜命,對待老人的態度也轉變瞭。
看在錢的面子上,誰也不想傢裡少口人。在我看來,不管是主動孝順還是被動孝順,隻要是對老人好啦,就是積極變化,就值得鼓勵。
前幾天和我媽連視頻,她老人傢神神秘秘對我說,村裡現在可幹凈瞭,街上放置瞭很多垃圾桶,還有清潔工每天打掃,現在村裡沒人亂扔垃圾瞭。
我媽的話讓我想起瞭十年前。那時候村裡還是泥路。每次從縣城的中學放假,我都會穿一雙最臟的鞋,這樣回傢踩一腳泥也不會心疼。但凡趕上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路上的水能積一個多月。
現在,這些記憶都將被永久封存,因為我的傢鄉已經成瞭舉世矚目的新區。它不僅會吸納現有的城市文明,還將引領更高更廣的城市文明。
過去的大半年時間,雄安有瞭第一屆馬拉松,有瞭雄安人第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有瞭歌頌雄安的歌曲,有瞭記錄當地發展變化的書籍,縣城高中也第一次召開瞭成人禮 ……
2013 年,我考上北京一所大學;去年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和大多數北漂一樣,我一邊吐槽北京生活的諸多不適,一邊念叨著回不去的故鄉。現在,我有瞭一個回得去的故鄉。
以前村裡考出去的大學生,百分百不會回來。因為我們落後的傢鄉,沒有合適的崗位。我們隻能留在大城市打拼。雄安新區成立後,很多大型企業陸續進駐。在外地打拼的高材生都說:就等著故鄉一聲召喚,我們屁顛屁顛回傢。
現在,雄安新區一些具體的建設政策還沒出臺,就有人開始唱衰,甚至還有人在知乎上發起話題:我為什麼不看好雄安新區?有人說,你們雄安人頂多也就是個土著,不會成為土豪。
我想說的是,我們雄安人能不能吃到政策紅利,能不能變成土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傢鄉越來越好,鄉親們越來越好。
讓城市文明覆蓋我那曾經臟亂差的故鄉,這比領幾百萬補償金要重要得多。
本文作者:張五毛,個人微信公眾號:張先生說(ID:zhangxianshengshuo)幽默不流俗,理性不學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