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賺錢的人,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辛苦

07-11

從小,老師和父母就教育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似乎,過得好的人必定會十分辛苦。現在想想,這就是一個悖論啊,辛苦的人怎麼能算過得很好呢?互聯網時代,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覺得賺錢很辛苦,那不一定是能力不濟,很可能是沒有找對方法。

文 / 七芊

因為拍攝短片的原因,最近開始接觸各大品牌方,投資方,一個星期總要抽出一些時間見見 FA,VC,說實話,自己實在不是做生意的料,想到股權,融資這些總會有些心有餘悸。

能在大企業做個管理崗位,管理一些基本業務對於我來講已經算是現階段能力所限,進一步拓展,走出舒適區,才發現這舒適區之外有太多自己不懂的內容,不由得內心惶恐。

獨挑大梁,全部都是自己這種事情,雖然之前也做過,但遠沒有這些日子艱辛。

不管是書籍出版,課程創作,還是職場訪談,還是職場節目這些內容,都讓我感到壓力很大,也有一段時間產生瞭一些逃避的心理。

01

不過這期間我顛覆瞭一些舊觀念。打碎這些舊的觀念,讓我變得更加瞭解這個客觀的世界,變得更有勇氣。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真正賺錢的人,沒有你想想的那麼累。

過去,我的成長環境裡,父母也都守著一份工作,亂打亂撞瞭大半生也沒拼出個所以然來,他們經常滿臉疲憊地說:賺錢辛苦,錢不好賺。

我能理解傢長告訴孩子錢不好賺的原因是希望孩子不要驕縱,但是逐漸,這樣的思維模式,這樣悲觀的心態慢慢衍生出很多限制發展的心態。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包括工作領域中,也面臨過這樣的問題:思維壁壘,假想困難。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的認知都是如果想要賺更多的錢就要非常的辛苦,非常的努力,那種辛苦一定要非常努力的加班,和領導搞好關系,多多積累行業人脈等等。

我甚至在剛工作的時候,做好瞭未來三年的職業規劃,從事什麼樣的行業,在怎樣的公司,賺多少錢,過什麼樣的生活。要怎樣按部就班地完成。

中間哪怕有很多飛升的機會,我因為內心的謹慎和膽怯都沒有選擇,我的思維在某種程度上停留在辛苦錢的層面上,不敢接受意外的機會。

這種思維的束縛就體現在嚴格的步驟性以及金錢認知的局限性:先完成什麼之後才能完成什麼,一定要付出很多 " 辛苦 " 的努力才能賺很多錢。

02

但是後來,我逐步發現,這個想法很不符合當下的社會。甚至是在限制個人發展的格局和迎接挑戰的勇氣。

近期見瞭很多人,做瞭大量的職場訪談之後,我發現,越能賺錢的人他們其實並沒有那麼辛苦,或者說,他們累得非常體面。

什麼是累的體面呢?就是不用花費體力,不用親自去做執行層面的內容。隻要累腦子就可以瞭。比如一個成功的商業項目,它必須具備的一點便是盈利模式的可復制性。

某種程度上講,通過研究實踐找到瞭一個來錢的模式,隻要把這個模式推廣到想要推廣的領域,具體不需要關註特別細節的內容,或者說由專人盯細節的內容,就可以自主獲利瞭。

同樣的道理。

有的人每天沒日沒夜的上班,自己做執行,自己做策劃,辛辛苦苦領月工資;有的人隻要做出一個盈利的模式,整合資源,每天不需要過分的精力在細節執行上,也能得到收益,甚至是更多的收益。

舉個具體的例子,很多自媒體最開始都是自己寫文章,等到寫到瞭一定程度,發展到一定量級,就可以作為平臺方聚焦其他更小流量作者的內容,自己某種程度上就解脫出來研究更深層次的商業模式的問題瞭,這樣的話其實是花瞭更少的親力親為寫文章的時間,賺瞭更多的錢。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懂得理財金融的人,他們隻要知道把錢投在什麼上頭,不需要很辛苦就可以有大把的進賬。

所以,那些說錢難賺的人,每天辛辛苦苦上班,抱怨生活,生活情緒不高的人,他們再怎麼辛苦,也沒有辦法賺到更多的錢。

因為他們沒有賺錢的正確方式。

03

賺錢應該很容易,真正賺錢的人也不會很辛苦,但是突破賺錢的思維才是最急需,最有必要的。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的時候,甚至覺得賺錢的這個過程在教會我們不斷地向上發展,調整思維,當然我現在也仍然在調整過程中。

如何能夠突破格局賺更多的錢,在認知層面去過上思維物質都更開闊的生活呢?以下幾個能力是必備的。

1 . 重新整和價值觀念

這點我要說下,我的認知經歷瞭一個從 500,5000,50000,500000 的認知過程。

大概就是我認為是小錢的一個過程。

最開始隻是 500 塊,當時我可以賺 5000,再之後是 5000 塊,當時我可以賺 50000,後來的五十萬當然是借助公司級別的項目,在很多百萬的項目面前,五十萬隻能算是很小的一部分。

對於價值觀念的整合很重要,如果我們一直認為 1000 塊很多,那麼我們很難賺到 10W,如果我們一直的認知價值標準的都是 100 塊,那麼我們賺到 100W 的時間就會非常的長。

之前讀萬能的大熊的文章,他說賺錢很容易,比如你想一個月賺 20W,你隻需要做 20 個 1w 的項目,或者做兩個 10W 的項目,再或者做 1 個 20W 的項目。

也就是說我們把價值的標準太高,才會關註到價值本身所對應的項目,所在的層次。

在領幾千塊的品牌稿費的時候,認識瞭央視的制片人,她對我說她這個年紀,當時月收入都在十幾萬,她們拍一個宣傳片在 100W 左右。所以她的價值就是如果費用低於 20W,不浪費時間。

後來發現,人生真的是個用時間換錢的過程,有個人用一個小時換 20W,有的人用一個小時換 500 元,這些最根本的來源是對價值的認知,自身核心實力的價值提升。

提升對於價值的認知,需要多多接觸高收入,高新行業的人,打磨自己的核心技能,多多閱讀和金錢相關的內容知識。

2 . 核心技能的鞏固,知識越多,方法越多。

賺錢來源於核心的技能,核心的技能越強,單筆的收入項目就越高。知識信息越多,賺錢的方法也就越多。

舉個具體的例子,有的人有核心的技能,比如寫作,比如運營等等,就可以通過社群運營,一個人收費 3000,收 300 個人,就可以凈賺 90W。

有的人,身上沒有一技之長,也不知道社群這個渠道方法,所以他隻能默默找一個很小的工作,然後,抱怨自己活著沒勁。

類似的道理很多,真正的能夠賺到錢,或者在一個行業發展的很好的人,都具備共同的特點:有核心實力,信息搜集能力很強。

3. 具備一定可復制性,隻有解脫出執行層面才有可能賺更多的錢。

不管做什麼,如果想要做大,都需要解脫執行層面的內容。

解脫執行層面的前提是你做的足夠好,對市場,對技能有深刻的瞭解,如果你執行層面的內容都沒有做好,直接想做決策,那麼往往會弄巧成拙。

因為你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提升思維模式,戰略方面的知識。

而盈利模式的可復制性往往才是最穩妥的收入。這點在之前講過瞭,這部分就不細寫瞭。

4 . 學習金融理財的知識。

越來越覺得文學等內容是在陶養情操,提升審美,但是商學,金融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等屬於實際應用學科,光有審美,沒有物質基礎,也很難真正意義上修身養性。

金融理財知識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它甚至會在未來成為我們順利安度中年之後職業危機,平安順利度過萬年的保障。

5 . 核心的能量是人。

不管做什麼,核心的能量是人。與其說抓住機會,不如說抓住掌控機會的人。人能夠帶來檢索不到的經驗,能夠帶來別人不知道的機會。

所以,確定核心技能之後,找準圈子,認識相關的人員,獲取行業信息,這點很重要。

近期采訪瞭鳳凰科技的主編師北宸老師,他講到關於行業發展的一點時說:任何時候,選擇工作,要想不被淘汰,必須具備兩個原則:

1 ,在行業信息流的上遊。

2 ,興趣的結交能力,信息的搜集能力。

人的能力是可以放在環境裡提升的,但是機會和環境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的,甚至說隻有到瞭一個正確的環境,和你想成為的人在一起,你才有可能成為那樣的人。

每一個會賺錢的人都一定不是個非常辛苦的人,至少他們的辛苦非常體面,某種程度來講真的沒有那麼辛苦。做個聰明卻不庸碌的人是每個人這一生都需要學習的一門幸福課。

-THE END-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