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裡隻有一百塊錢,也要活出十個億的氣勢

07-11

原標題:" 理性人 " 秦小明:口袋裡隻有一百塊錢,也要活出十個億的氣勢

秦小明本來是要去北大的,高中時不喜歡語文老師,不肯好好上課,高考語文在及格邊緣,隻好去瞭浙大。

語文差,討厭寫作文,秦小明沒有想過自己以後寫的文章會點擊率上萬,並間接為他創造瞭幾百萬的銀子。

秦小明是奔著創業來的,他說那都是嘩啦啦的流量。他說邊際成本降低,才能真正獲得最大利益。

他分析房價,一切價格現象根本上都是貨幣現象,貨幣是分析價格的錨,包括房價。

他談股票,說金融市場所有資產的定價,都是基於預期來的。

最近解析賈躍亭事件的一篇文章裡,他說 " 資金沒有感情,更沒有情懷和理想,資金隻追求安全和利益。"

他用社會熱點結合自身經歷講杠桿原理,講機會、沉沒、邊際、會計成本,金融思維的智慧裡不乏八卦的趣味,經濟背後直指人性。

· 1 ·

提供理性價值

我問小明,你當年是不是不甘心自己去瞭浙大啊,聽說你大一時,還先後給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的校長打過電話,咨詢能不能轉校的事。

小明說他現在覺得沒有任何後悔的事。初上浙大,在人文科學實驗班,秦小明發現自己最中意數學,上瞭一學期數學課,課程沒學夠,最後折中方案去瞭金融系。

金融系本科在讀生秦小明對未來的計劃是:走學術路線,攻讀 PhD。立下此目標後,他的大學生活是在圖書館筆耕不輟,每個知識點弄透為止,是考試不臨時抱佛腳,因為每天都已經沉浸在鉆研狀態。

各種經濟理論、流派、思想,四年下來,秦小明心中已有一個完整知識框架和體系。

然而世界充滿瞭陰差陽錯,秦小明最終沒有走學術方向,畢業後他直接去瞭陸傢嘴做瞭一名金融界精英。

2012 年,秦小明南下香港修碩士學位。紮實的學術知識積累,成為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的籌碼。

2014 年,秦小明從香港再回上海,2015 年 4 月,他註冊公眾號,語文剛及格的他開始瞭自己的寫作。

許多讀者評價秦小明的微信文章:思路清晰,文筆清新。

我:請教秦小明先生,您是怎麼從一個語文差生迅速 get 到微信文章寫作技巧的?

秦小明:一、文字創作分 fiction(虛構)和 non-fiction(非虛構)兩種,我的文章基本屬於 non-fiction,對文筆要求相對要弱。

二、主要靠背後的思考和邏輯方式,這個同思維、認知深度有關,再往後,跟人的信仰、思想的來源有關系。奧利地學派的哈耶克,奠定瞭我寫很多東西的核心思想內核。從思想內核到分析問題的邏輯陳述,是層層遞進的。

三、也避免不瞭學習別人的好的寫作方式。

聊天中,小明總是分條講述觀點,層次鮮明,喜歡舉例,有趣味,一如他的文章。

打開公眾號 " 秦小明 ",回顧它的歷史進程,很難相信,它的第一篇文章,推送時間是在 2017 年 3 月 9 日,到現在為止,僅 4 個月。

而早在 2016 年,業內普遍認為微信的內容紅利期已過。

公眾號曾被預估粉絲數 22 萬,但秦小明告訴我,實際上現在粉絲數是 8 萬,我驚訝:那你文章打開率蠻高啊。

他文章閱讀數通常在一兩萬,曾出現過兩篇爆款,一篇因放瞭激進留言被封殺,另一篇 10w+ 是《去杠桿之下,泡沫正在破滅》。

我把這篇文章轉發給我金融學在讀的朋友看:" 聽說是個正經的科普文。"

" 還是有點燒腦的。"

翻完秦小明微信推送後,作為一個未曾涉足過金融學科的人,我終於在看到 " 杠桿 " 這兩個字後,第一反應不是廣場上的健身器材,不是阿基米德的 "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

秦小明說:你手頭有 30 萬,買瞭個 100 萬的房子,找銀行借瞭 70 萬。這 70 萬,金融裡就把它叫做杠桿。

" 通俗的理解,借錢負債的過程,是加杠桿的過程。還錢消滅負債的過程,是去杠桿的過程。"

讀小明的這類金融原理分析的文章,稱不上輕松,但是一個個字看過去,他舉的例子簡單易懂,文字深入淺出。

金融也遠沒有那麼沉悶,在聊到秦小明的領域創投圈時,他說:經濟周期後面是人性,人性不會變,周期就不會變。

秦小明說他把現在的公眾號分兩類:一種提供情緒價值,一種提供理性價值。

顯然 " 秦小明 " 是第二種,這也導致它的受眾不能像許多擊中人群痛點的情感大號一樣廣泛,這是一個大傢樂於在各類公眾號裡,輕松接受感性價值傳輸的時代。

若從垂直領域講," 秦小明 " 是公眾號裡隸屬於金融思維的那一支,雖然很多文章名字,我初看時不免覺得雞湯味道濃厚: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秦小明推薦書單部分節選

《提高獨立思考的 12 條建議》

在 12 條建議裡, 最後一條是:觀點背後,皆是立場;立場背後,皆是利益。

有人說,這些看似 " 雞湯文 " 的字字珠璣讓自己學會瞭懷疑和思考,秦小明回:獨立思考是金融思維的一個真子集。

▲秦小明

秦小明公眾號文章創作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自己之前學過的所有偏學術類的知識體系、框架——他經常提到感謝當初要考 PhD 的自己埋頭苦讀與分析。

二則是他自己之前的經歷,再結合社會熱點、時事。

" 這樣會有無數的排列組合。"

他寫文章很快,兩三個小時流暢產出,平常生活中也從不給自己列計劃,不做筆記。

有一次,秦小明凌晨四點發瞭一條推送,因為美聯儲發瞭個利率聲明的直播,兩點多看完他就想著用自己的知識結構去解讀這件事。

恍惚在大學,為瞭學術理想,鉆進知識裡,不顧日夜。

經過秦小明傳授,我開始這樣思考問題:那你辦這樣一個公眾號,免費給大傢做金融學科普,是出於什麼動機呢?你的商業模式又是怎樣的?

· 2 ·

做邊際成本低的事

其實早在兩年前,秦小明和朋友就創建瞭一個以公司為主體的公眾號,名為 " 聚透 talenset",作為自己創業產品的宣傳與輔助。

談起秦小明的第一次創業,得追溯到一個起不來床的早上。

從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碩士畢業後,小明在香港的一傢國際大公司上班。

有天上午,在中環 28 樓的傢裡,他睜開眼,發現自己忘設鬧鐘,12 點的大太陽照進來,他感受著刺眼的光,看著窗外海景,船隻穿梭,恍若隔世。他決定辭職,再沒去公司。

後來,經朋友勸說,秦小明開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股票牛市,賺得盆滿缽滿過,股災來臨,也鎩羽而歸。

14 年秦小明重返上海陸傢嘴,15 年進入互聯網領域嘗試創業,16 年開發「精英社交」APP,年底社交項目宣告失敗。

" 之前跟很多大學生一樣很理想化,但是做過一次以後,就更加認清商業本質。以前是腦補用戶需求,實際上後來發現,你要尊重市場,看真實需求。"

成功、失敗、經歷、自省、觀察,秦小明決定回到自己的老本行——金融。

之前的公眾號 " 聚透 talenset" 導流瞭八千個粉絲到公眾號 " 秦小明 ",在這個個人號上,秦小明更聚焦 " 金融 " 方面的寫作,許多文章幾乎相當於有趣易懂的 " 金融學科普 "。

" 老鐵們 " 在 " 秦小明 " 上輸入瞭有價值的內容後,渴求獲取更多的知識,秦小明的班 " 金融思維訓練營 ",似乎早已準備好為此而生。

籌碼終於用上——跟那些離開考場就忘記的學生相比,秦小明剛好相反,畢業六七年瞭,很多知識點都可以完完整整講出來。

公眾號 " 秦小明 " 現在基本上隻給自己打廣告—— " 你覺得受益匪淺的公眾號內容隻是金融思維整個大體系下的一點兒皮毛。要想有體系的學習,可以報名參加哈佛小哥也在學的金融訓練營。"

秦小明表示,金融思維訓練營現在是第四期,學費 1488 元,比起前三期的 299,699,1099 元,價格一直在增長。目前第四期的報名人數是 800 多人。

3 個星期線上課為他賺來瞭百萬利潤。無 PPT,幹講掙來的一百多萬元也吸引來嗅覺敏銳的投資人。

" 前段時間和幾個投資人接觸,他們說你現在這個號太貴瞭,天使輪我們投不起瞭,直接是 Pre A 或者 A 輪的體量瞭。"

但秦小明沒有接受投資,他調侃連嶽是田園式的自由主義者,而自己則是徹底的自由主義者。

秦小明喜歡查理芒格,查理芒格說: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我就立志要做一個非常有錢的人,不是因為它代表什麼,而是它能給我自由。

不開小密圈,因為一年時間是很大的束縛,不接受別人錢,因為希望能決策獨立地實現自己的想法,並且這個階段也不需要錢開發別的東西來耗散精力。

問題來瞭,如果這個階段隻是聚焦流量,有錢,其實意味著可以招運營推廣增加用戶數?

但秦小明認為,在大號砸錢引流的效果實際上並不會好。

" 比方說我自己,去看別人的公眾號,下面推廣的廣告基本不看,我關註這個號唯一原因就是:文章對我的胃口。

" 現在號越來越多的大背景下,用戶要去關註一個號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的。很少數人才會從訂閱列表去閱讀,現在大部分都轉入瞭去朋友圈的入口去閱讀。這個時候你的文章質量成瞭最大、唯一的變量來決定關註量的增長,所以這個時候你說我拿錢來幹嘛。"

現在 " 金融思維訓練營 " 主要靠 " 秦小明 " 上的優質內容引流,而秦小明則靠著 " 金融思維訓練營 "" 活得還比較滋潤 "。

隨著一期期報名人數的增多,他為此付出的邊際成本越來越低。

在一篇文章裡,他說靠邊際成本為零和睡後收入的人才真正的有錢,牛逼。

邊際成本,指的是企業生產產品時,每多生產一個,需要額外產生的成本。

" 你可以簡單理解為,你做一件事,每多一份產出,需要多付出的代價。"

▲秦小明文章截圖(財富爆發拐點:邊際成本為零與睡後收入)

顯然,他輸出的那些道理,他自己都實踐著。

他如今的創業之路非常清晰,有三個步驟:流量平臺,教育平臺 ( 訓練營的擴大和延伸 ) 再到金融平臺。

" 但是不會同時進行,現在第一步就是獲取流量,想的很多沒問題,但不能做的多。還是要聚焦 "。

· 3 ·

發生就是最大的意義

渾水:金融帶給你的最大快感是什麼?

秦小明:金融最直接的是可以賺錢,但我認為這對我來說不是最大快感。事實上,我還是有一點理想主義或者說情懷。

然後,你會發現這個東西會帶給你思維上的沖擊、改變。看問題、世界的角度,會更遠、更深刻,比起烏合之眾,更能看到所謂真相。這個時候我覺得是最有快感。

看到本質,來指導行為,我非常強調知行合一。

渾水:說到知行合一,現實中很多人的悲劇不在於缺少眼光,而是遠離誘惑的腳步,作為一名行動主義者,你如何做到腳步堅定?

秦小明:行動力其實可以仔細分解成三個要素:

一,它來自你的三觀 ( 最核心是世界觀,衍生出價值觀、人生觀 ) 。

有個詞叫 " 自洽 ",所謂 " 自洽 "," 自洽 " 就是說,你的認知,前後一致。

但很多人的認知是矛盾的,比方說,很多人在認知層面上覺得讀書是好事情,但晚上下班回去,可能會想玩一局王者榮耀或看會視頻,在他當下的認知(分解到每一個瞬間)裡,當下帶給他的即時快感會更重要。這就不自洽。

二、某種意義上,缺乏行動力是在一些事情上,特別大是大非的事情上缺乏勇氣。

比方創業,比方喜歡一個異性是否表白,比方有拖延癥或很糾結。如果很糾結,你沒有勇氣去邁出這一步。(雖然我自己是天秤座,但每次吃飯都是我點菜做決定)

其實,勇氣可能並不是個理性的東西,而是 " 腦子一熱 ",所以,太理性的人很難冒險。

三、這個比較寬泛,我把它稱之為 "love",愛其實包括瞭很多,比方說我有勇氣去創業,但如果失敗瞭,失敗瞭會面臨很多負面東西(經濟上窘迫,朋友不理解)。

當你有勇氣去行動,行動的結果又沒有你預期的那樣之後,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是包容,這個包容可能是來自社會、環境,更多的是來自自己的。自己是不是可以跟自己和解。

我以前跟小夥伴講說,不管怎麼樣,哪怕在你最狼狽的時候,比方說你口袋裡隻有一百塊錢,你也要活出十個億的氣勢。

這被我稱之為流氓般的自信。

渾水:你的價值觀塑造過程是怎樣的?

秦小明:三觀本身是一種認知,一個人成熟的認知體系是相對穩固的。每個人的認知是來源於什麼呢?

索羅斯(秦小明很喜歡的一個投資大師)有一個反身性的理論,簡單來講,人們認知事物的時候有兩種狀態(函數):

認知函數,是人們認識事物本來面目的函數,反映客觀事實,比如現在北京在下雨。

操縱函數,是人們根據認知推斷事實,並采取行動的過程。比如你推斷等會會下雨,所以出門帶上瞭雨傘。

人的認知跟實際情況是有偏差的,這種偏差會被操縱函數下的行動放大,會不斷積累,積累到後面就會崩潰,這是很多金融市場崩盤的重要原因。索羅斯做交易最核心的哲學思想就是這樣。

三觀的形成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可能完美,這種不完美通過認知函數積累起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偏差,正反饋循環會不斷放大這種偏差。直到有天出現瞭反例,反例即是負反饋的糾錯機制,最終通過操縱函數調整自己的行為,行為再反過來形成新的認知,這種新的認知便會離世界的真相更近一步。

離真相越近的認知,越能形成穩定的,經得起沖擊的三觀。

渾水:你是個很理性的人?

秦小明:這個很難去講,因為認知體系上我是非常理性的,但本質上,我覺得我還是一個感性的人(笑:哈呵),我還是有一些理想主義有些情懷的,可能這個東西感性的人比較強烈點。

往往偉大的創業者其實都是有很感性的一面,比方說喬佈斯,《喬佈斯傳》裡,喬佈斯經常在開會的時候罵員工,然後罵的自己哭起來瞭。

我自己嘗試去做到的一個狀態是,感性從理性當中來,理性又從感性當中來,這個說起來就很玄乎瞭。

渾水:但你做事情很講邏輯,就事論事,不情緒化,學金融對這個有影響麼?

秦小明:這個是理性的淺層理解吧。有影響,經濟學中有個 " 理性人 ",每個人都自發去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你就會知道不會去太道德綁架、情緒化。當然這個 " 利益 " 很多人都會誤解。(英文中是 private,區別於自私 selfish)

秦小明有個重要人生觀——他是個徹底的悲觀主義者,在《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更苦還在以後》,他用清華招生辦的老師回給殘疾學生魏祥的公開信裡的一句話 " 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引出文章。

秦小明認為硬幣還有另一面,雖然在這樣的場合說出來有些不合時宜: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更苦的還在以後。

評論裡有人說道:金融思維的最高層是哲學,是對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在高中的時候秦小明就在思考人生的意義,思考結果是:人生其實沒有意義。

沒有讀過四大名著,秦小明讀過許多西方哲學主義思想,悲觀不是混吃等死,而是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

" 莫名的恐懼不必有。反正最後都是要死的,那我幹嘛這麼怕呢?那我就出來試試看。"

" 你是不是也贊同杜尚所說的人生在世,什麼都不必有’?"

我相信這個話的本質含義,不是清心寡欲不食人間煙火,我覺得這句話本質的意思是佛傢講:不要執著,因無所住生其心。

很多東西都讓它自然發生,有的話很好,沒有的話也沒有什麼不好、

" 你覺得很多東西都沒必要講意義?"

" 發生就是最大的意義

人生每一個發生都有它的道理和意義。事後來看,都是完美的串聯在一起的。

比如說我當時本科要是沒有想著去讀 PhD,我怎麼會對那些知識有牢固的掌握呢,那我現在怎麼可能有基礎去講這個思維訓練營呢?

所有的選擇, 發生的事是環環相扣的。我覺得是一個完整的邏輯。"

-----------------End----------------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