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老師 30 多年 堅守大山深處 7 個人的小村子

09-09

丈夫是校長、妻子是老師,一對夫妻教師和一個代課老師、7 個孩子構成這所大山深處村小的全部。夫妻檔堅守袖珍小學 30 多年,送走多批山裡娃。盡管生活很平淡,教學條件艱苦,可即使受傷拄棍也要去上課。因為夫妻早已和孩子們融在一起。

9 月 8 日,記者來到葫蘆島市建昌縣娘娘廟鄉孟松溝村小學門口,校長劉顯維和妻子梁淑琴正在村小牌匾附近忙碌。劉顯維右手拿著毛筆,梁淑琴手中拿著鉛油桶。原來學校牌匾上的字跡模糊不清,夫妻利用閑暇時間正準備讓村小牌匾 " 復明 "。

55 歲的劉顯維和 54 歲妻子梁淑琴是初中同學,老傢均在建昌縣娘娘廟鄉。80 年代初,由於農村缺少老師,鄉裡統一招考 ,因酷愛老師這個職業,夫妻先後都考上成為瞭民辦老師。盡管當時條件艱苦,工資也底,但夫妻民辦老師一幹就是多年。

盡管上有老下有小負擔重 ,但夫妻做完傢務後,經常互相鼓勵學習,要強的他們總探討如何把學生們教好,如何更好培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等。不服輸性格和向上的動力以及對孩子們的愛,促使夫妻同在工作中邊學邊幹,後來又雙雙考上師范學校轉為公辦老師。

從教 30 多年來,劉顯維先在附近盤龍溝小學教過幾年書,其餘時間全在孟松溝小學。梁涉琴也在盤龍溝小學教幾年,後又調到孟松溝小學,再後來又被調到鄉中心校。再後來,孟松溝村傢長們找到鄉中心校領導,請求把梁淑琴調回來,傢長們說隻有把孩子交給梁老師才放心。就這樣梁淑琴又調回再沒離開過。

孟松溝村小學最輝煌時有 6 個班級 11 名教師、140 多名學生。後來學生越來越少,目前該小學共有 7 個孩子,3 個老師。別看劉顯維是校長,除負責教思想品德和體育外,還要負責校園安保和衛生;梁淑琴負責管理學前班 3 個孩子;另一老師負責管理 1 年級 4 個孩子。

在三個人堅持努力下,該小學教學成績一直在全鄉名列前茅,梁淑琴還曾經參評過建昌縣最美鄉村教師。" 山村偏僻小學條件差,在村小合並後,這裡每年招不瞭幾個學生。不過哪怕隻剩一個孩子,我們也會教下去。" 劉顯維說。

目前,村小這 7 個孩子都是留守兒童。趕上下雨天,老人接送不方便,夫妻就把孩子送到傢。對於這些,劉顯維夫妻不但沒有絲毫抱怨,想反倒覺得這是分內事情。" 趕上不好天氣,我們提前 1 個小時出門,延長 1 個小時回傢。冬天經常天不亮就動身,天黑瞭才到傢。"

無論春夏秋冬,夫妻每天都最先到校打掃衛生。冬季雙休日還要進山揀幹樹枝生爐子。下課瞭,盡管沒啥體育設施,可夫妻還變花樣和孩子們玩耍。為讓孩子們從頭頸腰和手腳等各部位都能活動開,夫妻自編一套運動操。每當跟隨節奏與孩子們一起自娛自樂,尤其看到夫妻較笨拙身體跟著嬉笑跑跳,孩子常捧腹大笑,而此時他們也忘記年齡跟著笑。 (拄棍去學校說啥也不耽誤一堂課)

劉顯維夫妻傢距離孟松溝村小學約 3 公裡,路上有坡有嶺。" 那時條件差,我們早上都走著去學校,夏天還好點,尤其冬天走來時一身汗,到學校身上就發冷。可學校連口井都沒有,想喝點熱水暖和一下身子都沒有,想喝涼水都得去要。

以前去學校都是狹窄土石山路,碰到下雨天,路面就被沖得坑坑窪窪,騎自行車稍不留神就會滑倒。若碰上雨雪天路滑,隻能步行,單程就需要 40 多分鐘。再加上小學條件特艱苦 ,操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好在我們都已習慣瞭,看到孩子們可愛笑臉,那一聲聲‘老師好’問候,啥苦累都忘瞭!

采訪中,劉顯維講瞭這樣一個故事。為方便上下班,夫妻買臺電動車。冬天因路面上有冰光滑,加之剛學會騎車操作不太熟練,梁淑琴騎車清晨上班時不慎摔倒,腿被壓傷,臉還被劃個大口子。" 當時就簡單處理一下,因走路費勁想讓她休息一天,可她偏不答應說還有很多孩子都等著。沒辦法就拄個木棍,等一瘸一拐到校時累得呼呼直喘,傷口也疼。孩子們看到老師拄木棍、拖著病腿來上課特心疼,有的都哭瞭。可她咬牙還安慰孩子說沒事兒。"

說到動情處,劉顯維看瞭看妻子說:" 她就是個女漢子!寧可自己遭罪,也不能耽誤孩子。那時一天假也沒請,一連好幾天拄棍來上課,雖然上個臺階、 過個門檻都困難,可當她走進課堂就變得精神抖擻。回到傢像灘爛泥,我就給她按摩,盡量緩解下疼痛。"

先是步行再到自行車,如今劉顯維夫妻買瞭摩托車,上班也輕松些。以前上班都從傢帶飯,中午熱下吃。現在有水有電,還買個電飯鍋。夫妻中午就下點面條,再弄點白菜咸菜啥的對付。

30 多年來,夫妻已桃李滿天下。令他們欣喜的是,有好幾個還考上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每當學生回來看望,夫妻都樂開花。每到農村殺豬、蒸粘豆包季節,有傢長會邀請他們。

盡管每次都婉言相拒,但心裡總暖暖的。望著學生寄來的信件卡片等,夫妻更是一臉滿足。" 教書要得對得起良心和父老鄉親,讓山裡娃學到更多知識是我們夫妻最大心願。我們是普通山村教師,做的事情很平凡,為瞭他們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

遼沈晚報 · ZAKER 沈陽 記者 胡清文並攝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