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 Slivki show,是一個在 Youtube 上用英語科普生活常識的頻道,在 Youtube 上擁有超過 79 萬訂閱者和 9800 萬視頻點擊量。今年,Slivki show 開始在新浪微博上推送帶有中文字幕相同的內容,包括教你如何用一個橙子榨出 2 升果汁等生活視頻。
除瞭這種由國外專業管理團隊 Yola 負責包裝、運營的之外,近兩年來,類似 Slivki show 這樣的 Youtube 個人博主也紛紛選擇進入國內的社交網絡,其中包括微博,頭條等平臺。為什麼 Youtuber 這麼重視國內市場呢?
無法拒絕的中國內容市場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和 Questmoible 移動互聯網報告的公開數據統計,截至 2016 年 12 月,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突破 10 億,其中 30 歲及以下用戶比例合計達到 63.8%,36-40 歲和 41 歲以上年齡段也分別占據瞭 10%。手機成為瞭這個時代國人娛樂的首要工具,其中年輕人是主力。
事實上,在經過 BBS 論壇、博客等文字、和圖片為主的 PC 時期的社交軟件洗禮之後,進入移動互聯網時期,隨著移動端用戶量的崛起,網友更加青睞於微博、優酷、秒拍、抖音等提供視頻內容和服務為主的社交 APP,視頻則理所當然成為瞭內容輸出的主要形式。
2016 年,移動視頻行業包括在線視頻,網絡直播,短視頻等細分行業,其用戶月度總規模近 10 億,同比保持 36.5% 的增長。除瞭原有的傳統長視頻之外,短視頻在中國也迎來爆發,誕生瞭一批以秒拍、快手、抖音等以短視頻的 APP,同時也改變瞭視頻生態的格局。
在這個前提之下,在外國的 Youtuber 們的視野中,逐漸地出現瞭國內這塊巨大的蛋糕, 一個擁有 10 億的移動用戶和不可想象潛力的市場。而且國內的視頻領域正屬於起始階段,視頻的內容、形式、質量、粉絲的口味及用戶群都尚未成型,這個巨大的空白市場,讓國內的視頻領域成為供小於求的 " 賣方市場 "。
在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國內年輕一代,大多養成瞭觀看美國大片、追蹤美劇、" 翻墻 " 上油管(Youtube)的娛樂習慣。在 B 站和微博中也有許多博主會將 " 油管 " 上的視頻搬運到國內,供特定喜好的粉絲觀看。如 B 站 Up 主張書雲則將 Youtube 上面的一些外國人 React(反應)系列的視頻節目搬運過來,緊靠著搬運和二次上傳原版視頻且內容大多數為 " 生肉 "(不帶字幕)視頻的他在 B 站上有瞭 3.6w 個粉絲,播放量多達 997w 次。
國外網紅進入國內已成為一種現象
隨著國外網紅對中國內容市場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團隊和個人開始進入國內。由於文化的差異性,過程卻並不順利。
進來的人和內容:Slivki Show 是一個由團隊負責運營的例子,它的管理團隊是來自一個管理超過 72,000 個 YouTube 頻道的多渠道網絡團隊 Yoola。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YouTube,Facebook 和 Instagram 在國內都無法訪問。因此,Yoola 先選擇瞭幾個有影響力的視頻,將其分佈在包括微博等 10 個國內社交網絡平臺上,作為進駐中國市場的第一槍。目前,Yoola 在微博上已經運營瞭三個包括如 Slivki Show、Room Factory(搞笑視頻,Youtube 上有 200 萬粉絲)和生活黑客頻道 Roman Ursu(YouTube 擁有 150 萬粉絲)在內的視頻主頁。
除瞭團隊運營之外,也有 Youtube 網紅親自運營新浪微博的例子。如在 Youtube 上擁有 790 萬粉絲的搞笑視頻博主 Logan Paul 和他擁有 800 萬粉絲的弟弟 Jake Paul ,他們的狂熱粉絲自發創建運營的主頁替偶像宣傳。如 PewDiePie 在 youtube 上擁有 Youtube 上有幾千萬粉絲的神級大 v,他的搞笑遊戲視頻微博就是由粉絲所創立的。
Logan Paul 的 YouTube 主頁
而且這些從 Youtube" 移民 " 而來的視頻,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除瞭一般的生活知識科普外,還有諸如遊戲搞笑、美妝盤點等適合特定目標受眾而產生的垂直類型的視頻。
快速本土化的老外網紅:為瞭更好、更快地適應中國市場和中國粉絲,這些外來博主們針對中國這個 " 特殊 " 的市場,都制定瞭一系列迎合市場需求的手段和改變。
首先是內容選擇方面," 我們通常選擇高度可視化的內容來解決普遍的話題,如旅遊,生活方式和食物,這種主題普遍教易接受,想想著名的英國應該搞笑喜劇短片憨豆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Yoola 首席執行官 Eyal Baumel 說。" 例如,如果一個西方的社交明星或網紅談論他自己的生活故事,或者說一個屬於美式流行文化的笑話或美國俚語,這將會因為中外語言和文化差異較大的原因,而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例如 Logan Paul 在 4 月 1 日這天推出的視頻,就是針對國內市場做的一個含有白娘子等國內粉絲熟悉元素的視頻,而這一期的播放和轉發量是他日常推出的一些視頻播放和轉發次數的 10 倍左右。
Jake Paul 的新浪微博主頁
其次,在視頻時間方面,外國的博主也有相應的對策,現在短視頻的形式在中國很火熱,尤其是 1-6 分鐘的短視頻,而現在在 Youtube 上面的流行視頻,大多是 1-20 分鐘不等,因此 Youtube 的博主在微博上的視頻也大多控制在 1-5 分鐘。
另外,字幕方面,Youtube 的原版視頻一般不帶字幕或者是帶英文字幕,外來博主們考慮到如果將這種原版視頻原封不動的上傳到微博上,視頻效果和傳播力量則會因為語言的限制大打折扣,所以會有特定的團隊制定中文字幕,例如像 Yoola 團隊在北京就有六個工作小組,每天編輯並添加字幕 " 幾十個視頻 "。而且 Yoola 還與中國本土的社交明星合作,推廣其西方同行創作的內容。
水土不服的老外:原本想要在國內市場大展拳腳的這些外來博主們卻因為語言、文化、團隊限制等因素遭到水土不服的情況。以 Logan Paul 和 Jake Paul 兄弟為例,兩人在 Youtube 上擁有超過 1600 萬粉絲播放量疊加累計超過上億次的超級 I,卻在微博遇冷。
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如中西方文化、語言等因素所帶來的文化差異上的不適;而且 Youtube 上的網紅面對的是整個國際市場,所以隻能接著走自己原有的既定路線,想要專門為國內市場開辟新的特定內容且量產輸出,他們也知道這並非實際,否則隻會是顧此失彼。
更勝一籌的本土視頻
反觀目前,在國內同樣以外國人為主的短視頻,如歪果仁研究協會、嘿老外、張逗張花等,由本土團隊制作的視頻更為符合、貼切國內的實際情況,也能迎合中國市場和粉絲的需求。首先,內容主題更為本土化。以嘿老外為例,體驗類視頻方面有以品嘗小龍蝦、新疆大盤雞、粵式燒臘等品嘗中國美食系列為主的視頻、和中醫正骨、社區健身器、輪椅出行等街頭體驗視頻等、街頭采訪類視頻方面有怎麼看待深圳的女性車廂、國內女生更喜歡外國男生等。
其次,突破語言限制和文化差異。本土視頻制作一般會選擇以理解中國文化背景主持團隊,極大地降低瞭在觀看視頻時由於文化差異等因素所帶來理解上的不適,造成與視頻內容的脫節。以及後期制作的風格將更為貼近中國受眾,無論是從花字使用豐富程度、後期的效果、還是視頻節奏方面,均比 " 外來團隊 " 更具優勢。
本文由南七道和許博才共同完成,部分資料來自 dig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