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開始在華盛頓招人,要進軍美國瞭?

07-12

作者:36 氪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摩拜單車 10 日在領英(LinkedIn)發佈瞭兩則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D.C.)的招聘信息,招聘摩拜運營經理與社交媒體創作者。這意味著繼登陸新加坡、英國和日本之後,摩拜出海北美也要開始正式推進瞭。

進入美國市場,摩拜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可能是美國最大的自行車租賃平臺運營商 Motivate,旗下運營著美國各州的多個有樁自行車租賃系統(並且往往是壟斷的),包括美國紐約和新澤西州的 Citi Bike、加州灣區的 Ford GoBike、芝加哥的 Divvy、俄亥俄州哥倫佈市的 CoGo Bike Share、華盛頓特區的 Capital Bikeshare 等等。

根據 Motivate 官網數據,目前平臺上最大的品牌是啟動於 2013 年的 Citi Bike,2017 年 6 月乘車次數達到 173 萬次,目前在紐約市擁有 600 個停車樁和 10000 輛自行車,並計劃於 2017 年底擴展到 1.2 萬輛。

而位於華盛頓特區的 Capital Bikeshare,推出於 2008 年,是北美第一個共享單車項目,目前在華盛頓特區等五座城市擁有 3700 餘輛共享單車和 440 個自行車停車樁。據悉,Capital Bikeshare 資費標準為,30 分鐘以內單程收費 2 美元,8 美元暢乘一天(24-Hour Pass),以及年費會員 85 美元一年。

對以國內外擴展市場為首要目標的摩拜來說,進軍美國市場是遲早的事。

上月 16 日,摩拜獲得瞭由騰訊領投的超 6 億美元的 E 輪融資,摩拜單車 CEO 王曉峰當時宣稱新一輪融資的用途之一便是 " 加速國際化進程,計劃到 2017 年底服務全球 200 個城市 "。

今年 3 月,摩拜已經率先進入瞭新加坡。但據 36 氪此前報道,在新加坡這個公共交通設施完備的國傢,共享單車的使用率沒那麼高。如果說摩拜進軍新加坡更像是象征性的一舉,那麼在拿到融資定下出海的計劃之後,摩拜出海的腳步也在加速。

6 月 22 日,摩拜宣佈進入日本,在日本福岡市成立分公司。

6 月 29 日,摩拜登陸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和索爾福德(Salford),投放瞭 1000 輛共享單車。

目前看來摩拜在曼徹斯特運作得尚算順利。日前,英國《衛報》編輯 Helen Pidd 發表評論稱摩拜比倫敦的 Boris bikes 好用,並分析摩拜的優勢在於:第一,無樁,隨時可以停靠,不存在停車樁滿瞭無法停車的問題;第二,價格優勢,摩拜在英國收費標準為每半小時 50 便士,倫敦的共享單車為 2 英鎊一天,而乘一次公交隻要 1.5 英鎊;第三,不依賴財政公共支出,此前倫敦的單車計劃自 2010 年啟動以來已經花費瞭六千萬英鎊,並且每年還要補貼 360 萬英鎊。

為瞭進軍全球,摩拜也在佈局支付領域。今年 6 月初,摩拜單車宣佈接入 Apple Pay,並支持 iPhone 相機直接掃碼解鎖。7 月 7 日,摩拜宣佈與全球支付巨頭萬事達卡(Mastercard)達成獨傢合作,在新加坡上線萬事通(Masterpass)電子支付服務。今年 6 月,王曉峰接受彭博社(Bloomberg)采訪時稱,摩拜還將對接更多海外的線上支付平臺以及信用卡。

事實上,共享單車的海外戰爭早已打響。

無論是國內的摩拜、ofo、小藍單車(Bluegogo),還是 Limebike 等海外的初創公司,都希望在國外復制共享單車在中國的成功,但是不同的國情讓海外的共享單車市場的發展速度並不像國內那樣迅猛。

國內另一傢共享單車頭部企業 ofo 小黃車也在佈局海外市場。今年 3 月,ofo 進軍新加坡投放瞭上千輛小黃車,並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一所大學進行試點。4 月,ofo 在英國劍橋投放瞭 20 輛小黃車。5 月,ofo 小黃車還宣佈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合作啟動 " 一公裡計劃 ",在全球推廣低碳環保的單車出行方式。

美國共享單車初創公司 Spin,曾表示計劃 7 月在西雅圖的街上投放共享單車,但是還沒有與市政府達成一致,並且此前宣稱其 2017 年的目標是在美國城市投放 10 萬輛單車。

7 月 11 日,36 氪報道瞭美國共享單車 LimeBike 宣佈官方簽約印第安納 South Bend、西雅圖等城市,並獲得瞭多所學校的官方運營權,這將是無樁共享單車企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在美國大規模投放。

據悉,今年 3 月,Limebike 獲得來自矽谷著名風投機構 Andreeseen Horowitz 和 IDG、DCM 的 1200 萬美元天使融資,並計劃年底簽約投放 20-30 個城市,投車 5 到 10 萬輛。

共享單車海外落地,最大的阻礙還是來自當地的政府與法律政策。

歐美地區的本土單車租賃平臺多是有停車樁的,已經發展瞭多年,能保證單車停放的規范問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無樁的共享單車固然給用戶帶來瞭更大的便利性,但也可能因為胡亂停放而被政府叫停。並且,相比於無法從外觀分辨是否共享出行的 Uber,顯然有著統一外形的共享單車更容易受到政府的管制。

尤其是在美國,共享單車領域更多地是采取 " 先協商,後投車 " 的形式,能不能與政府達成一致就成瞭擺在共享單車公司面前的第一道考驗。據此前外媒 Quartz 報道,無論是 Limebike、小藍單車(Bluegogo)還是 Spin 在推出計劃前都曾積極與政府協商,這與國內完全相反,在國內幾乎是政府在努力跟上市場的腳步。

去年十二月,小藍單車宣佈進軍美國舊金山,然而該計劃還未開始便胎死腹中。在將共享單車投入市場之前,小藍單車將數百輛單車運到美國,並存放在一個倉庫中,但舊金山政府一註意到這個計劃,就通過瞭一項規定使小藍單車的計劃無法落地。

這個規定稱,共享出行的公司必須向政府支付一定的金額,用於安裝更多的自行車停放樁,補償其尋找遺失的自行車和傳票的開支,同時為低收入者提供無限、免費的服務,並且不能與現存的已經與政府簽訂合同的共享單車系統沖突(這應該是指 Motivate)。時至今日,在以科技創新聞名的舊金山,還沒有無樁的共享單車項目大規模落地。

摩拜進入美國的時機很巧。Limebike 已經初步敲開瞭與美國各州政府合作的大門,讓初入美國的無樁共享單車公司們有瞭借鑒的模板;同時,在美國無樁共享單車市場上還沒有誕生真正的巨頭,市場還是一片藍海。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