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南七道短視頻觀察的第 15 篇
短視頻風口已經吹瞭近兩年。進入 2017 年,短視頻領域更加註重垂直化,出現美食、遊戲、美妝、穿搭等。這些更小眾、更專業的垂直細分內容,獲取瞭更多的流量和關註度。
在這些垂直領域中,母嬰類短視頻占據瞭一席之地。根據美拍與艾瑞聯合發佈的《短視頻達人發展趨勢報告》,寶寶達人在平臺總占比在 8%。寶寶母嬰頻道上線至今,母嬰視頻總播放量達到 126 億次。母嬰視頻到底火在哪裡?這類視頻戳中瞭媽媽們的哪些剛需?
母嬰視頻到底有多火?
內容生態一直是母嬰行業的熱點。面對龐大且持續增長的用戶群,創業者要麼通過內容直接變現,要麼靠內容連接用戶,通過其他商業途徑變現。乘著視頻創業的風口,母嬰行業近年來出現多種類型的視頻節目。
女性初為人母時,總會有很多困惑。母嬰類視頻的出現,恰好解決瞭這一痛點。母嬰視頻主要分為親子教育、疾病預防及處理、孕產哺乳、輔食食譜等類別,解決女性多方面的知識需要。以媒介載體劃分,母嬰視頻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PGC 專業類短視頻。PGC(ProfessionalGenerated Content),指專業生產內容方。由 PGC 生產的母嬰短視頻,具有短平快、專業性較強等特點、。短視頻時長比較短,適合媽媽們在忙碌間隙觀看,利用空閑時間獲取母嬰知識。
《明白瞭媽》是一檔短視頻動畫節目,用動畫的形式向年輕父母傳授母嬰知識,內容涵蓋備孕、生產、幼教等多個領域。目前《明白瞭媽》已經做到第六季,在騰訊視頻上單集點擊量均在 300 萬以上。內容制作方 " 青藤文化 " 於去年底宣佈掛牌新三板,並被估值 2.85 億。除瞭《明白瞭媽》," 青藤文化 " 不斷挖掘母嬰的其他細分領域,如輔食、育兒故事、孕期瑜伽等,逐漸形成 MCN 佈局。
母嬰類短視頻《明白瞭媽》
還有一些 PGC 短視頻節目,依托微信公眾號傳播。比如微信公眾號 " 寶寶營養輔食 ",微信圖文中會插入短視頻,用視頻的形式教媽媽做輔食,制作過程簡單易懂、形象生動。
第二,UGC 網紅類短視頻。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戶原創內容。在國內,快手、美拍、梨視頻等多個視頻平臺,都為普通用戶提供瞭視頻生產平臺。不少孕媽媽會通過視頻平臺記錄孕育過程,同時這些視頻也為其他媽媽提供瞭經驗分享。
在 YouTube 上,Mama Natural 是很火的母嬰頻道,有超過 20 多萬的訂閱粉絲。在《9 Months of Pregnancy in Under2Minutes》(2 分鐘看完懷胎 9 月)中,UP 主用圖片快閃的形式,向觀眾展現瞭懷孕過程中體形的變化,視頻很受女性用戶的歡迎。或許,挺著孕肚的艱辛,女性用戶們特別能感同身受。
YouTube 母嬰頻道《Mama Natural》
第三,綜藝類視頻。綜藝節目是年輕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面對越來越年輕的媽媽群體,內容創作方嘗試用綜藝節目的形式,向媽媽們傳授更有趣、更輕松的幹貨。
在母嬰界被譽為 " 育兒男神 " 的崔玉濤醫生,跨界參加瞭網絡綜藝節目《崔神駕到》。在節目中,崔醫生跟明星媽媽聊育兒故事,並向觀眾介紹育兒經驗。騰訊視頻推出的母嬰綜藝《耐撕爸媽》、,不僅到關註孕媽媽,還關註到奶爸、保姆等群體。比如在《專業奶爸的 " 待產裝備 "》一期中,嘉賓給新手奶爸提供瞭許多建議,讓新手父母為新生兒的到來做好準備。
為什麼媽媽愛看母嬰視頻?
媽媽們是母嬰類視頻的主要受眾,她們為什麼喜歡看母嬰視頻?實際上,女性在孕育孩子過程中無非有以下幾個需求,而母嬰視頻恰好滿足瞭這些需求。
第一,知識。俗話說,孩子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面對孩子成長的每一天,媽媽們總有無數個困惑需要解決。孩子為什麼長濕疹?多少歲才能加輔食?孩子幾歲才適合去上幼兒園?對於大多數媽媽來講,他們都迫切地需要專業的解答。母嬰視頻中,教程類是主要類型。媽媽們可以在視頻節目中,獲得想要的答案。
此外,隨著互聯網的出現,知識出現斷層現象。老一輩那裡傳來的知識,難免帶著些傳統迷信的色彩,缺乏科學性,不是百試百靈的 " 萬金油 "。寶寶感冒後到底要不要打針?長輩可能會告訴你,不要打針,時間長瞭自然會好的。但如果高燒還不就醫,很可能會讓寶寶面臨生命危險。對此,PGC 內容生產方提供瞭許多優質內容,為用戶提供更專業的解決方案。
第二,交流。懷胎十月,是一次不易的修行。在整個過程中,媽媽們需要經歷妊娠反應、生產陣痛、產後反應等多重障礙,其中苦楚又能與誰訴說?視頻節目提供瞭媽媽們交流的空間。在視頻節目中,前輩媽媽現身說法,給新手媽媽介紹經驗。比如,在微信公眾號 " 寶寶營養輔食 " 裡,UP 主小思媽媽給 6-7 個月、8-9 個月、10-11 個月等階段的寶寶,都提供瞭輔食計劃,方便媽媽按年齡段為寶寶準備食材。
據國外媒體報道,外國媽媽們更傾向於在 YouTube 上尋找母嬰答案,在 How-to-do(怎麼做)頻道上花費的時間高於平均水平。" 如果想給寶寶做牛肉,我不會去找菜譜,我會去看視頻,因為我不僅想知道方法,更想知道怎樣才能把菜真正做出來。"40 歲的傢庭主婦 Rique 說。這些媽媽會通過社交平臺給 UP 主留言,試圖尋求更多育兒經驗。
第三、消費。出於母愛天性,媽媽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在購物方面更是如此。在經濟能力范圍內,能買更好的,媽媽們斷不會吝嗇。母嬰視頻裡,有一類是商品推薦視頻。對比文字內容,視頻更能呈現商品的全方位特性。媽媽在看完視頻後,常常會不小心被 " 種草 "。這些視頻,是她們尋求更好產品的方向標。
YouTube 上的嬰兒車測評
外媒調查顯示,58% 的外國媽媽會先在 YouTube 上觀看視頻,再購買母嬰產品。" 當我想買嬰兒車時,我會到 YouTube 上看看嬰兒車的視頻。看看車子是怎樣組裝和打開的,還有怎樣調節座椅角度等等。"Barrie 是一位 34 歲的新手媽媽,在她看來,觀看視頻可以事先瞭解產品的特性,母嬰產品的安全性是她最看重的。
要做好母嬰視頻並不容易
隨著 2016 年 1 月二胎政策的正式推行,我國新生兒數量呈現增長趨勢,國內母嬰用品行業迎來瞭全新發展階段。同時,隨著消費者網購習慣不斷深化,母嬰電商獲得瞭快速成長的空間,其規模也將呈現增長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關於母嬰視頻的內容創業,在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要做好母嬰類視頻,會遇到不少困難。這些困難,會隨著用戶規模的增長不斷凸顯。
首先,需要持續生產優質原創內容。做一期 10 萬 + 不難,但要每天都持續輸出高質量、高流量的內容,這很難。相比,不少內容生產者在創業過程中都遇到過這樣的瓶頸。
以《明白瞭媽》為例,一期不到 5 分鐘的動畫節目,需要導演、編劇、設計等十幾人共同完成。每一幀的制作,都要考慮用戶的需求、市場的反應、甚至還要顧及甲方爸爸的滿意程度。持續的輸出優質原創內容,談何容易,更何況是母嬰這類專業性很強的內容。
其次,需要將內容多元化的變現。目前母嬰類視頻的變現主要有三種途徑:電商、廣告、知識付費。通過電商變現是常見的模式。視頻內容作為引流的入口,將用戶吸引到淘寶、微店等電商平臺消費。微信公眾號 " 寶寶輔食日志 " 就在公號功能區設置 " 輔食小店 " 入口,用戶在觀看視頻後,可在微店找到對應的商品進行購買。
廣告也是常見的模式,不少視頻中、大 V,都能拿到母嬰廠商的廣告投放。至於知識付費,是近兩年剛興起的模式,常見於靠 KOL 起傢的視頻內容方。不過目前真正靠知識付費盈利的,估計沒幾傢,更多的還是依靠廣告和電商。
最後,需要平衡內容和變現的關系。永遠不要低估粉絲的力量,粉絲既可以將你捧上天,也可以將你踩入地。通過內容變現無可厚非,這是商業市場的基本邏輯。但需要在不消耗用戶的好感與信任感的前提下,平衡好內容和變現的關系,才進行商業變現。在互聯網市場規律不變的情況下,這條規律適用於所有內容生產方。
" 年糕媽媽 " 在母嬰類自媒體的地位早已無可撼動,已於今年年初完成 6000 萬 B 輪融資。但這樣的大 V,在商業變現的路上,也被質疑過低下的售後服務能力及存在假貨嫌疑的供應鏈。雖說媽媽的錢好賺,但媽媽們也是不好惹的。在正確的路上賺正當的錢,母嬰視頻市場才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點擊鏈接,閱讀 " 短視頻觀察 " 系列往期文章:
第 1 篇:誰殺 " 死 " 瞭 Papi 醬?
第 2 篇:短視頻局中局,內容流量商業化的爭奪戰
第 3 篇:一文看懂國外視頻網紅們如何賺錢
第 4 篇:3 周收獲 4 萬粉絲,我們玩抖音的 3 條經驗
第 5 篇:看上去很火的短視頻,其實有這些坑等著你
第 6 篇:為什麼說印度是下一個短視頻爆發地?
第 7 篇:方言正在消失,但短視頻卻拯救瞭它們
第 8 篇:短視頻正進入小時代
第 9 篇:揭秘 YouTube 上最受歡迎的 7 大視頻
第 10 篇:為什麼美食視頻這麼受歡迎?
第 11 篇:為什麼網紅都愛 Vlog?
第 12 篇:為什麼說惡搞視頻在走向衰落?
第 13 篇:為什麼視頻花字如此流行?
第 14 篇:為什麼網紅紛紛逃離 YouTube?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 & 網易號 " 各有態度 " 簽約賬號。
本文由南七道和陳旖共同完成,部分資料引自 Think with Google。微信公眾號:南七道,品牌合作微信 / 電話:1368254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