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聞”消失瞭,會帶來什麼後果?

07-12

如果一座城市的基本新聞來源消失瞭,會帶來什麼後果?

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杞人憂天——這是 2009 年初,NPR(美國國傢公共廣播電臺)著名記者戴維 · 富爾肯弗裡克做的一場思維實驗。

實驗中,《哈特福德新聞報》政治新聞資深記者馬克 · 帕茨尼爾卡斯(Mark Pazniokas)的觀點是,失去這份報紙,將意味著這兒的人都會失去一份共同的歸屬感。" 如果每個人都在從數十甚至數百個不同來源獲得新聞,人們就會缺乏一個共同的參照物。

這個思維實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認為是無稽之談。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讀者也對新聞感到不滿足,乃至厭倦,逐步把精力轉移到其他娛樂消費領域。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記者對新聞感到厭倦,使得他們逃離新聞業," 無冕之王 " 的光環在日趨暗淡。

當從業者和消費者都對新聞不滿時,新聞業出瞭什麼問題?

或者說,民眾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新聞界?

這是《頭版:< 紐約時報 > 內部解密與新聞業的未來》這本書給人的最大觸動。

這個觸動不僅於此。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新聞素養中心主任迪恩 · 米勒介紹,該中心的新聞素養課程如是開始:" 第一節課後的 48 小時內,學生不許看任何新聞,CNN 不行,TMZ 不行,天氣預報不行,ESPN 不行。他們必須堅決擯棄臉書,任何討論和觀看新聞的房間都不許待。放下報紙,把雜志扔到一邊,我們這樣和學生說。與新聞隔絕著生活。這是新聞封鎖。"

可以設置的 " 新聞封鎖 " 的課程,其目的,就是 " 要對聽到的各種真相與知識進行主動而理性的審查 ",遠離 " 無知的懷疑 " 和 " 危險的輕信 "。

應該說,《頭版》提出瞭一個誘人的選題,揭秘全球頂尖的報紙《紐約時報》,以及由此出發探討新聞業的窘境與出路,進而提出的作為公民的新聞素養,其實是民眾應該怎樣看待新聞和新聞業。

這算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媒體如何提供更好的內容,讀者期待什麼樣的新聞,在新聞生產層面,兩個端口共同構建瞭新聞價值的實現。

媒體如何提供更好的內容?

讀者期待什麼樣的新聞?

盡管,筆者並不認為這本小書就能讓人完整地讀懂《紐約時報》。當然,如果想真正走進這份百年老報,很有必要進行輔助性閱讀,比如翻看一下《紐約時報 100 年》、《紐約時報的風格》、《報業帝國:< 紐約時報 > 背後的傢族傳奇》、《王國與權力:震撼世界的 < 紐約時報 >》等。

從傳媒認知上看,已經形成很多常識性的共識。1931 年,胡適稱贊 " 中國最好的報紙 "《大公報》時,說它這幾年做到瞭 " 兩項最低限度的報紙職務 "," 第一是登載確實的消息,第二是發表負責任的評論 ",並認為這兩項都是每一傢報館應該盡的職務。

如果這兩點是 " 好報紙 " 的基本底線的話,那麼," 頭版意識 " 則是將這種基本底線的追求延展到極致。

而從受眾認知的角度看,這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命題。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南伯格學院新聞系主任奧夫霍爾澤認為,決定新聞界未來的關鍵,在於公眾的選擇,隻要新聞機構還在提供新聞,民眾就有責任幫助記者瞭解他們身邊的環境已經發生瞭變化,這份幫助至關重要。

就如書中所說," 地殼板塊移動瞭 "," 我們可以各自躊躇,或者共同生存。"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