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微軟:小米“出海”必備的航海圖?

02-25

知名經濟學傢、《技術的本質》一書作者佈萊恩 · 亞瑟曾給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競爭下過一個定義:" 商業網絡是一個生態群,與其說參與者是通過‘具體產品’競爭,不如說是通過建立網絡 " ——這個備受認可的理論,也被不同企業傢翻譯成不同版本,比如雷軍就曾表示:要把我們的夥伴搞得多多的,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

過去幾年,雷軍也是這樣做的。短短數年的急速奔進,已讓小米成為全球最大的商用物聯網硬件平臺,而小米 "+" 的對象——那些技術合作夥伴,也遠非 " 步槍 " 級別,而是全球最頂尖的技術資源,比如微軟。

春節剛過,小米與微軟就聯手搞瞭個大新聞,兩傢公司簽署瞭戰略性合作備忘錄,在之前合作基礎上又一次表明瞭 " 在一起 " 的決心,進一步深化瞭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當然,任何合作都是一次共贏。在雙方的期許中,小米產品的出貨量和 IoT 市場的巨大想象,能讓微軟進一步擴展自己產品和服務的邊界;而微軟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沉淀,可以在幫助小米提升產品服務的同時,讓他們全球擴張的腳步更快一些。

而從技術視角,這份合作備忘錄中最重要的關鍵詞,無疑是人工智能。誰都知道,AI 是未來 IoT 行業最核心的技術路徑,小米生態 " 智能 " 的部分(亦是小米作為硬件廠商的短板)需要合作夥伴的幫襯——尤其是小米在向全球市場急速行軍的路途中,選擇微軟 AI 技術的加持,或許是小米抵達目的地的一條 " 技術捷徑 "。

人工智能:IoT 的鑰匙

先來簡述一下這份戰略合作備忘錄,根據官方透露,雙方合作范圍涉及雲計算,人工智能和硬件設備。

譬如雲服務領域,雙方正探索進一步利用微軟智能雲 Azure 平臺和服務,在國際市場為小米提供用戶數據存儲、帶寬、計算等服務;在筆記本類設備的合作上,微軟也試圖在市場推廣、渠道支持和產品研發等方面,推動小米產品進入更多全球市場。

當然,整個戰略合作備忘錄最惹眼的部分來自人工智能。譬如雙方正在探討將微軟小娜(Cortana)與小米智能音箱整合進軍國際市場的更多可能。而在我看來,考慮到 AI 音箱承擔瞭小米 " 智能傢庭中樞 " 的角色,備忘錄中小娜與小米音箱的海外聯手,隻是未來更大合作的一次序曲,在不少業內人士眼中,未來小娜很可能被整合到小米 IoT 生態系統中,以幫助小米迅速在海外擴張。

除此之外,微軟與小米也將圍繞 AI 的研發和應用拓展更廣泛的合作,根據官方透露,合作將涉及計算機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文本輸入、對話式人工智能、知識庫、搜索等微軟人工智能技術,以及 Bing 搜索、Edge 瀏覽器、微軟小娜、微軟小冰、SwiftKey、微軟翻譯 Translator、Pix 相機、認知服務、Skype 等微軟產品及服務。

事實上,這並非兩傢公司初次合作,攤開時間軸,早在 2015 年起,小米就采用由世紀互聯運營的 Microsoft Azure 為小米手機的 " 小米雲服務 " 提供照片數據的雲端存儲服務;2016 年 6 月 1 日,雙方進一步擴展全球合作夥伴關系,小米將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預裝微軟 Office 和 Skype,同時在專利交叉許可及轉讓方面達成協議,為小米進軍國際市場持續提供支持;大概 4 個月前,在雷軍作陪下,微軟 CEO 薩提亞 • 納德拉還參觀瞭一趟小米之傢,體驗瞭部分小米產品,據說贊譽頗佳,雷軍還送給納德拉一部小米 Mix 2 作為禮物。

在人工智能領域,雙方最近一次產品落地,是微軟小冰入駐小米生態鏈智能設備 Yeelight 語音助手。

其實早在兩三年前,就有很多廠商找到小冰團隊,希望與她在 IoT 上有所整合,但幾乎都被克制的小冰團隊婉言謝絕;而兩三年之後,小冰在技術上已日趨成熟,進入 IoT 領域可謂順勢而為——要知道,小冰是所有 AI 助理裡最像 " 人 " 的一個,無論語言表達,多輪對話還是情感陪伴,她與硬件類產品的嫁接可謂天造地設。

拿 Yeelight 來說,區別於同類產品重復喚醒詞的冗餘,微軟研發的全雙工語音技術讓用戶在一次喚醒小冰後可進行連續對話,其間不再需要喚醒詞;此外,受益於微軟深厚的深度學習能力,擁有瞭 " 軀體 " 的小冰就像一位 " 養成系少女 ",你使用越久,她對你的預測能力就越強;更值一提的是,日趨強大的情感陪伴 EQ 能力讓小冰擁有更人性化的情感和同理心能力,能判斷人類的喜怒哀樂,如鄰傢女孩一般給予人類陪伴感,這些功能都大幅提升瞭 Yeelight 語音助手的產品體驗。

總之,微軟與小米過去的合作,讓人們對其未來的合作備受期待。

一張必備的航海圖

在不少人眼中,小米硬件制造 + 微軟產品服務,將誕生能適應不同用戶需求的全球化產品。

這種巨頭之間不同優勢的長板嫁接,也再次證明:商業老課本裡的 " 木桶理論 "(一個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逐漸失效,不同企業打磨最長板,再與其他企業的最長板嫁接,瞬間形成合力,迅速占領市場,才是最高效的打法。

這或許也是小米牽手微軟的最大原因。如你所知,小米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實現物聯網產品體系且大規模商用的公司,他們擁有非常全面的智能應用場景——每天有超過 8 萬個新增設備接入小米 IoT 平臺。當這些應用場景和智能設備與微軟的 "AI 長板 " 相結合,或許能將產品的用戶體驗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更重要的是,牽手微軟會加快小米全球擴張的速度。今年小米年會上,接替雨果 · 巴拉管理小米國際業務的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表示,目前小米國際化業務已進入全球 73 個國傢和地區,雷軍也喊出瞭 " 國內反擊,準備決戰,全球市場,開疆拓土 " 的口號。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目前小米 MIUI 聯網用戶數量突破 3 億,國內用戶無疑是主力,2018 年小米若想開疆拓土,步入移動互聯網的大航海時代,借助微軟等國際巨頭在全球市場的巨大號召力,以及強大的技術優勢,將變得非常關鍵——在我看來,這是一張必備的航海圖。

科技的民主化

其實不隻小米,在人工智能領域,微軟的技術優勢為很多企業所珍視。去年底,由華爾街頂尖證券分析師組成的 TipRanks,篩選出瞭美國股票市場上在 AI 研究領域的頂尖公司列表,微軟高居推薦排名榜首。

這種技術優勢的積累,與微軟的願景有關。微軟的第一次使命宣言是為每張桌子和每個傢庭提供一臺計算機,但事實上,早在 1991 年成立微軟研究院時,比爾 · 蓋茨就提出讓未來的計算機能夠看、聽、學,且能用自然語言與人類交流的宏大願景——也正是這種對 "AI 大眾化 " 的信念,讓微軟成為人工智能最早期的佈道者,他們投身 AI 的基礎研究已超過 26 年。

如今,比爾 · 蓋茨對未來的依稀幻想已取得長足進步。在微軟等公司的努力下,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和速度,成為這個時代的基礎設施,並在大數據、計算力和算法三股合力的聯合作用下,如百年前的電力系統那樣滲透進各行各業,為公眾創造價值。

譬如,微軟小娜和小冰這對 "AI 姐妹花 ",就已經深度嵌入到數億人類的生活流程中,某種意義上,她們分別解決瞭 AI 最核心的兩個問題:IQ 和 EQ,小娜充分解決瞭人類的實際需求,小冰則讓 AI 變得更具溫度。

而她們都是微軟 " 普及人工智能全民化 "(Democratizing AI)的一部分。在微軟的期許中,人工智能應該盡快轉化為每個人觸手可及的工具、平臺和服務。於是我們看到,除瞭通過小娜和小冰在根本上改變人機交互方式,微軟也將 AI 充分融入到自己的產品體系中(Office 365、Dynamics 365、必應搜索和 Microsoft Translator 等都在通過 AI 提高效率)。

除此之外,微軟還致力於降低 AI 開發的成本。舉個例子,運行在微軟智能雲 Azure 上的微軟認知服務,就將覆蓋視覺、語言、語音、搜索、知識等主要應用場景的 AI 服務集成為 30 多個 API 接口開放出來,幫助合作夥伴和開發者零門檻掌控人工智能——就像許多年前,他們致力於讓人們迅速掌握計算機一樣。

而在某種意義上,考慮到小米未來的想象空間,微軟與小米的廣泛合作,亦可被視作推動人工智能全民化的重要篇章。

微軟 CEO 薩提亞 · 納德拉曾多次提及 AI" 民主化 " 的概念:" 人工智能不該是一紙空談,它要惠及每個人,要讓大傢打造自己的 AI,這才叫 AI 真正的民主化。"

而令人感嘆的是,科技 " 民主化 " 亦是小米誕生至今的重要標簽,通過良善的用戶體驗,他們讓更多人用上瞭更美好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 小米硬件制造 + 微軟產品服務 " 的戰略合作,倒是顯得頗具溫情。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