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微信,我們做瞭什麼

07-13

從 5 月到今天,歷時五個月,我們在微信公眾號上也終於做到兩百萬關註、日活十萬量級。以下整理一下,我們基於微信做的一些事情。

1、天然的用戶體系

基於微信的開發,類似於傳統 wap 站點的開發。但是對比網站開發,最直接的優勢在於微信的賬號體系。

通過微信鑒權,每一個用戶對於我們來說都變成瞭已登錄用戶,這可是在 wap 站時代無法達成的奢望。

公眾號可以獲知每一個訪問微信用戶的基礎信息和他的關註時間。其中,用戶基本信息的性別信息和地域信息,能夠在統計意義上幫助我們瞭解在地域和性別兩個維度所構建的坐標系中,用戶需求的差異性是怎樣的;

而用戶的關註時間信息,能夠幫助我們對用戶進行最粗的時間粒度的劃分。對於新功能的投放,也就能夠按照新老用戶的維度,進行投放和測試。

增粉渠道的考核

基於微信的這一體系,我們也完成瞭面向不同渠道的增粉方式的考核。

對於各個渠道關註的用戶,通過打標簽的方式進行區分。

通過區分兩日內:新關註用戶、關註後跑路用戶、重復關註用戶,來對各個渠道進行結款;

通過持續考核各個渠道而來用戶的活躍度,來進行渠道的篩選。

2、關於菜單的活躍度統計和分析

微信的菜單,是公眾號提供服務最主要的入口。基於微信的菜單點擊推送事件,可以很方便的統計用戶在公眾號內的活躍情況和操作路徑。

在菜單部分,我們通常保留 2-3 個主功能項,1-2 個運營 or 測試功能項。用戶在點開菜單,訪問他所需要功能的時候,新功能 or 運營功能項就自然的得到瞭曝光的機會。

基於菜單統計,我們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將新發佈的功能以菜單項的方式進行發佈,通過觀察用戶的回訪率 和 活躍用戶的構成來判斷是否繼續改進此功能,或是折疊 or 下線。

3、關於文章

作為公眾號,文章是最方便的同用戶進行接觸的途徑,傳統關於微信文章瀏覽量的分析按下不表。基於我們目前的經驗,一篇比較不錯的文章其內部用戶 和 外部用戶閱覽量為 2:1 左右。

這裡想說的是一種基於用戶特征的文章分發方式。其過程描述如下:

給微信後臺提交文章的入口鏈接 A

當用戶訪問鏈接 A 的時候,系統讀取用戶的特征,根據其特征的不同將頁面導向具體的文章頁面 B 或 文章頁面 C。

有點類似於今日頭條做的個性化推薦瞭。

4、關於集贊、支持活動

集贊活動無疑是最快速提升老用戶活躍,促進拉新的方式瞭。從目前搞過的幾次活動來看,平均新用戶獲取成本在 2 元左右。而每一次活動,都能夠帶來一次流量上的高峰。

但這種集贊活動也會有幾個弊端:

用戶會將活動頁面發到各種群,群裡的互刷導致瞭活動不能有效獲得新的用戶;

老用戶帶來的新用戶往往是礙於情面刷贊的,活躍度相對較低,常常會有用戶。

為瞭解決這種弊端,相應的做瞭一些調整:

限定每個用戶可以投票的數量

限定用戶隻有發佈到朋友圈之後,才能夠開啟活動

在活動頁面,進行用戶信息的檢測;如果是未關註用戶,直接介紹公眾號的定位和主要功能,而不能使用千人一面的活動頁面。

5、用戶群的互動

小米的經典案例教會瞭我們種子用戶和鐵粉的重要性。在公眾號的運作過程中,也切實感受到瞭與用戶互動的收益。

BUG 的發現:快速發佈上線的產品,難免有各種邊界條件的遺漏。在發現 BUG 的時候,用戶群裡的活躍用戶才是第一時間向你反饋的用戶。

MVP 的迭代:在發佈新功能的時候,我們都會遵守:用戶調研、用戶群驗證,快速開發,用戶群嘗鮮,菜單項目上線的步驟。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的開發產品。

新需求的發現:以最近上線的任務為例,用戶通過引導孩子完成任務,公眾號的 IP 形象會給孩子以獎勵。盡管文案中強調瞭為瞭養成孩子的好習慣、需要連續打卡,但還是會有傢長因不瞭解規則遺漏打卡而聯系客服。用戶群的反饋,讓我們上線瞭打卡日歷,補打卡功能和後續客戶意見自動分類的項目計劃。

在回饋用戶方面,我們將用戶群中的用戶設為資深用戶,從功能體驗、參與感、禮品回饋和優先參與線下活動等方面回饋。形成瞭同用戶群體之間良性的互動關系。

作者:閆澤華

來源:http://www.jianshu.com/p/fbb4351aa04a

本文由 @閆澤華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