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朋友在這件事情上,我一直能夠保持一個比較開放和尊重的態度,因而朋友的階層和年齡的跨度都比較大。而最近我發現瞭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這個 80 後、90 後白領,乃至公務員等相對高收入的人群都整天嚷嚷著攢不到錢的時代,居然有一群同齡的,但收入較低的朋友們卻默默地攢下瞭人生的一桶又一桶金。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有意思的是,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似乎我們從朋友圈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來。
相對於低收入的朋友而言,似乎高收入的朋友(後者比前者每月收入至少高達 3 倍或以上)更高頻地發佈朋友圈,也更樂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當然,在朋友圈這個 " 曬場 " 上,有所分享往往就意味著有所值得分享。而這 " 值得 " 二字的標準也往往簡單粗暴——就是直接用金錢來衡量。以食物為例,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感依托,傢常小菜是很少有人會分享的,一到飯點我們在朋友圈圍觀的必定是大餐,豪餐,或特色美食。從中不難看出,高收入的朋友更傾向於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而低收入的朋友則傾向於安穩、實在的生活。
再由此深入窺探,我們還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 低收入人群比高收入人群有更高的風險意識
低收入人群生活在一個相對底層的社會環境中,他們深知自己能力、機遇,還有資源的相對匱乏。因而他們也敏感地意識到,生活中的任何一個 " 意外 " 都可能成為自己乃至整個傢庭的致命一擊,無論是失業,還是一場重病。就是這種無時無刻籠罩著他們的匱乏感,讓他們不得不踐行著 " 積谷防饑 " 的古老智慧。而另一方面,對理財知識的相對匱乏和承受風險能力低,也讓他們很少會接觸除銀行定期以及銀行理財產品以外的理財渠道和手段。雖然收益不高,但也基本沒有什麼虧損的風險。此外,定期及理財產品的長期性,也無形中幫助他們很好地完成瞭 " 原始積累 "。相對而言,高收入人群則是生活在一個相對富足的環境中,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未來有著更樂觀的預期,他們更願意為當下的快樂買單,也更願意去投資高收益同時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二、 低收入人群比高收入人群消費觀念更保守
低收入人群接觸到的更多的是傳統的消費觀,他們很少會開通信用卡,更別說當下時髦的花唄、借唄、白條什麼的瞭。同時,他們的消費欲望較低,消費層次也相對較低,他們 對價格較為敏感。相對而言,高收入人群的消費觀則顯得現代而超前,他們有更多的欲望,也更願意為體驗和虛榮而買單。而現代的 " 無痛感 " 支付手段更是在無形中為他們的過度消費推波助瀾。
三、低收入人群比高收入人群更看重房產,並更早開始準備
低收入人群的傳統還不僅僅體現在日常消費上,還有房產上。他們更推崇 " 落地生根 "、" 安居樂業 " 的生活理念,因而他們對房產有更大的渴望,並願意終其一生為之準備和努力。而另外一方面,低收入人群似乎平均結婚年齡更早,因而也更早開始有瞭對房產的需求,並開始籌備。相對而言,高收入人群更看重的是個人的自由,不輕易為一套房而背上高昂的貸款,甚至也不願意因為一套房而被一個城市所拴住。以我所認識的 80 後為例,很多低收入的朋友們在 25、6 歲的時候,也就是 2010 年以前或左右,因為結婚生子的原因在傢庭及親戚的幫助下置業,到如今,少說也翻瞭兩三倍——即使隻是自住,如今也基本還清借款或還款壓力相對輕松。而好些相對高收入的人群則是在最近幾年才陸續開始置業,價格高昂,除瞭得靠傢裡和親戚,還得貸款,同時還得維持一個相對較高水平的生活質量,生活壓力暴增。而有些則依然在望樓輕嘆。
其實簡單而言,低收入人群之所以比高收入人群更能攢得下錢主要就是靠強制儲蓄和持續的低消費。也就是說,道理還是那個道理,在理財這件事上,學會如何花錢很多時候真的比學會如何賺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