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沉浮的啟示:在財富增長和人心向背中站對位

11-01

| 本文由華商韜略原創

|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華商韜略

| 作者:畢亞軍

首富換得這麼勤,這真的好嗎?

是啊,我們的首富換得真勤啊。

前段時間,是雙馬和王先生,白天黑夜地交替。本周呢,馬老師剛在雲棲大會深情一曲《我終於失去瞭你》,第二天一起,首富就成瞭他的朋友教授許。

這很好啊。

富豪榜是財富和產業消長的縮影,首富換得勤,說明我們的經濟依然是生生不息,日新月異。要像歐美那樣,一個首富好多年,人民多無聊,富豪都沒勁。

有人說,這說明我們有很多不確定。也是很好啊,不確定才會生生不息,日新月異;不確定,和馬雲加起來都不如許傢印有錢的你,才會有機會。

前段時間,有篇關於階級固化的文章很流行,首富換得勤充分地說明瞭:我們離固化還有段距離,我們依然還在激烈地調整隊形。

但怎麼站隊的確是越來越重要瞭。

別想多瞭,說的是站產業更迭、財富洗牌的隊;越來越重要是因為,產業更迭和財富洗牌越來越快瞭。社會一直都在變,固化的隻是一些人的思想。

每個首富上下的背後,都是一個產業,一輪財富洗牌的起伏,都是千軍萬馬人仰馬翻的撲騰,是被改變的個人、傢庭、傢族乃至社會的命運。

你是站在走上坡的隊列,還是走下坡的隊列,往往比你努不努力更要緊。

要談到趨勢呢,個人還是更看好雙馬的馳騁。無論是轟轟烈烈的 Jack Ma,還是安安靜靜的 Pony Ma。

他們的產業之隊站得好,但也要更加註意一個站隊的新問題瞭 —— 如何更妥帖地與社會相處,尤其是如何在財富增長與人心向背中站對位置,做對事。

做大事的人,一定要關註人心。

亞洲社會,尤其如此。

其實歐美也一樣,而且從來都如此。當年拆分洛克菲特的標準石油,某種程度來說,就是人心所致。這裡面的門道,我改天再好好講一講。

產業、技術改變世界,產業、技術是財富的母親,這個已經沒什麼好說的,但改變世界和財富的,除瞭產業和技術,還有很多東西,其中一個就是人心。

時代在變,有些人心卻是永恒。

馬老師說,情商比智商重要。不同產業時代有不同產業智慧,但不同產業時代的人情世故卻是雷同的。

技術、產業很牛逼,但有時候,人心向背才最牛逼。很多事,怕的就是那個有時候,一失足成千古恨 ……

從古至今,四海皆準。

我曾與東南亞很多華人富豪有過比較深度甚至私人化的交流,或許因為身份的特殊,甚至尷尬,他們都特別重視社會人心這個事。

其中就有紅到極點的人,因為人心的向背,一夜之間從萬眾歡呼到被千夫所指。對他們萬眾歡呼和千夫所指的,其實是同一批人,他們也還是他們。

就像在微信端你看下面的評論,多半還是比較正,至少是收斂的,到瞭網易,今日頭條等等,那就不同瞭,你很難說,那不是同一撥人。

所以,世間最難最復雜的是人心。

馬老師唱《我終於失去瞭你》之前,深情地說瞭句,我特別喜歡它的歌詞。

很好奇現在的他更喜歡歌詞的哪一句?

是“當所有的人離開我的時候,你勸我要耐心等候”,還是“當所有的人靠緊我的時候,你要我安靜從容。”

拜金和仇富 本就同根生

富豪們最擔心的人心,應該就是仇富瞭。

很多人都說富豪榜是殺豬榜,很多人都怕上富豪榜,也是這個原因。

這件事,跟有些富豪的財富取之無道,胡作非為有很大關系,但也不完全如此。它是個復雜的社會問題。

人生就兩件事,一個是活下來,一個是證明自己活得比別人牛逼,越牛逼的人越想加倍證明自己。這是人類定律,也是社會前進的動力。

對於依然還在努力打拼的巨富們來說,做到這個份兒,還隻爭朝夕,甚至嘔心瀝血幹,證明自己牛逼已是主要原因。證明的方式,應該說,都已到瞭比社會貢獻和影響的層級。

道理很簡單,離開的那一天,無論多少千億,他都帶不到另外的世界去。能留下的,也就是對社會影響和貢獻的名聲。

如果隻是為個人物質享受和瀟灑,隨便套現個上百億,紙醉金迷,佳麗幾千,他們都已經足夠瞭。

他們希望社會更美好,大傢都好過一點,即便他們不高尚,這也是真實的。因為這關系到他們的根本利益,他們應該比誰都清楚,一旦社會動蕩,他們可能第一個被殃及,至少事業是走到瞭盡頭。

但這不代表他們就不被仇恨,即便他們做得很好。因為這已是個全球性的社會大問題,不是他們能夠獨善其身,更不會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

李嘉誠就是個例子,雖然他在這方面非常小心,也被公認做得很好,但也同樣“在劫難逃”。

李嘉誠當年做推銷員,一個人的業績比全廠其他 6 個推銷員的總和還多,更是第二名的 7 倍。按照老板的獎勵政策,他能拿到的獎金比總經理還要多很多。

這也讓他很快見識瞭什麼叫人心。

於是,他趕緊找到老板說,你不要執行那個獎勵制度瞭,你按照第二名的給我獎金就行。成瞭超級富豪之後,李嘉誠又馬上成立慈善基金 —— 李嘉誠基金會,宣佈自己要將三分之一都捐給社會。

若幹年後,臺灣記者采訪他,他開場就強調,你怎麼寫都可以,但有兩個要求,“第一點,你不要得罪人;第二點,你不要讓人傢妒忌我。”

即便這樣,2014 年,香港“占中”時,無數人依然把自己過得不好歸罪於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富豪們,還做出一系列妖魔李嘉誠的宣傳畫貼到他看得見的地方。

香港曾是崇尚依靠奮鬥改變命運,甚至崇拜財富和成功的商業社會,但在那一刻,它顯然地成為瞭一個仇富的社會。依靠奮鬥改變命運的李嘉誠和一幫富豪們,也成瞭防止他人依靠奮鬥改變命運的人。

至今,在香港社會,這種論調依然盛行。

有讀者說想不通,既然說大傢越來越拜金,那又為何會仇富呢?一個崇拜財富和成功的商業社會,為何會成為仇富,甚至鄙視所謂成功的社會呢?

這不合理啊,合理的應該是,向富者學習,向成功者致敬。什麼是合理啊,合你的理,還是合我的理啊?

合理的應該是,拜金和仇富本就同根生。正因為拜金,所以才在意財富這回事;正因為在意,所以才會愛恨;有瞭愛恨,而他有我卻沒有,所以就 ……

這跟喜歡鹿晗的男男女女,仇關曉彤是一個道理 —— 沒有喜歡,也就沒有仇。

這說得有點裸瞭,但這就是現實。

怎麼解題呢?需要先富起來的人更主動的行動。

許傢印說,當前脫貧攻堅是國傢的頭等大事,也是企業傢承擔社會責任的最好方式和最好平臺。所有民營企業應積極參與,讓貧困老百姓早日過上好日子。先富帶動後富,讓更多人富起來,這是個正解。

越來越多的富豪企業傢、民營企業傢也正在這麼做,他們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核心力量。

還有一點其實也重要。依然頑固的腐敗分子都改用礦泉水瓶裝兩大醬香之一青花郎瞭,身價嚇死人的就不要再那麼高調地顯示自己多壕瞭,應是份內之事。

尤其是,嚴格要求好下屬和傢人。

80 後已成翁?不對,80 後的決戰才開始!

這周,一篇文章讓 80 後又成話題,標題尤其聳人:未來主人已成翁 —— 踩在中年門檻上的 80 後。

一些大概是 80 後的讀者朋友也在留言討論這件事,其中不乏失意與感嘆:一不小心就成瞭中年人,很多事還沒有做,一輩子就這樣瞭,好失望。

親愛的朋友啊:

你失望得太早,更放棄得太早瞭。

1999 年 3 月,一個 35 歲的人,帶著 10 多個兄弟姐妹,用 50 萬塊錢從零開始,做瞭一傢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到底要幹什麼的公司。

這個人叫馬雲。

1996 年,一個已經 38 歲,做到總經理位置,一年帶領公司賺到上億利潤,但卻隻能拿 3000 塊錢工資,想找老板漲點工資卻無門的人,帶著幾個人,成立瞭一傢公司,再一次從零開始,再一次改變命運 ……

這個人叫許傢印。

1987 年,一個 43 歲,被騙 200 萬,被單位開除,被老婆離婚的人,帶著父母住在窩棚裡,“非法集資” 2.1 萬元,在深圳辦瞭一傢公司。

這個人叫任正非。

……

日本作傢川北義則曾寫過一本書《關鍵 40 歲》。

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40 歲才是決定人生的分水嶺,40 歲才是人生勝負的真正開始。

因為 40 歲這個年紀,會讓人做出兩種選擇。這同樣是個站隊的問題,看你是站樂觀的隊,還是悲觀的隊。

悲觀的是,認為這輩子就這樣瞭,開始順其自然,就此打住,瞭然一生;樂觀的是,興奮得要死的覺得,學習、準備、積累瞭這麼久,終於可以爆發瞭,然後用比更大的勇氣,更多的投入,奮力前進 ……

所以,去你的翁!像我這樣最老的 80 後,也還不到 40,哪成什麼翁?我們永遠 18 歲,永遠是童鞋!

上半場備戰,下半場打仗。

80 後的人生戰鬥,才剛剛開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