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動性拐點何時到達?現在大傢普遍認為會在 2018 年第三季度。
全球央行流動性逐漸收緊幾乎是市場的共識。美聯儲已經開始加息並準備縮表,歐日央行也放慢瞭買買買的步伐。全球流動性拐點何時到達?現在大傢普遍認為會在 2018 年第三季度。
根據美銀美林制作的全球央行流動性註入表格,自從 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央行共註入 15.1 萬億美元流動性,但僅僅在 2017 年 --- 市場普遍認為經濟違紀單的影響已經過去瞭,全球央行就註入瞭 1.5 萬億美元。美銀美林的 Michael Hartnett 表示 " 總體來看全球央行還是在印錢,4 月份買瞭 3500 億美元債券、5 月份 3000 億美元,6 月份小於 1000 億美元。五大行印錢速度在放緩,但是還是在買買買 "。
從去年 12 月開始歐洲央行的債券購買規模已經從 800 億歐元縮減至 600 億歐元,盡管在發佈會上德拉吉極力強調現在談 taper 還為時過早。日本央行開始收緊流動性政策比其他國傢都要明顯,在最近幾個月日本央行的購債規模連續下降。
央行流動性註入問題以及何時退出寬松政策是金融市場最最關心的問題。上周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 Andrew Garthwaite 在給投資者的郵件中寫道 " 全球四大行的整體資產負債表到 2018 年還是維持擴張趨勢,盡管這樣的擴張趨勢會明顯放緩,美聯儲、歐洲、日本央行不會突然退出,因為他們要維持全球匯率穩定。我們估計到 2018 年第三季度開始美聯儲每個月的縮表規模(400 億美元 / 月)會超出歐、日央行的購債規模。"
下圖是按照美聯儲將於 2018 年 1 月開始漸進式縮表的假設,展現出的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變動情況。縮表的速度在 2018 年會加速,全年國債持倉會減少 2600 億美元,MBS 持倉會減少 1250 億美元。到瞭 2019 年,國債持倉會減少 3500 億美元,MBS 持倉減少 1800 億美元。
花旗(Citigroup)經濟學傢 Kim jensen 也預計在 12-18 月之後全球發達經濟體凈資產購買規模將降至 0。
到 2018 年 Q3,如果全球流動性開始同步縮緊,資產價格會怎麼走現在還無法預知。但是花旗根據過去縮表的歷史得出結論,資產價格最終可以適應流動性變化,到那時期間波動非常劇烈。
從歷史來看還沒有出現過 " 全球後 QE" 時代,但是美聯儲縮表並不是頭一次。從這些個例中我們或許可以得出央行資產負債表由擴張轉為緊縮後的一些啟示。
一、經濟增長下滑。世界銀行數據顯示(隻公佈瞭 1960 年以後的數據),1960 年、1978 年和 2000 年的縮表對全球當期的經濟增長影響不大,但隨後 1~2 年全球經濟增長出現下滑。
二、全球物價上漲。1978 年和 2000 年縮表後一年,全球 CPI 分別同比上漲 7.7%、3.4%。
三、資本流入差異較大。世界銀行數據顯示(隻公佈瞭 1970 年以後的數據),1978 年縮表當年,高收入國傢和中低收入國傢 FDI 凈流入保持兩位數增長,但 3 年後分別大幅下滑 19.47%、13.28%;2000 年縮表當年,高收入國傢、中低收入國傢的 FDI 凈流入分別大幅下滑 47.87%、8.55%。
無論怎麼說,從 2008 年經濟危機以來,還沒有出現過全球發達經濟體同時收緊資產負債表的時期。
QE 通常是以資產組合再平衡效應影響市場價格和收益率:央行減少市場上風險較高資產的供應,從而推升市場價格。縮表或者暗示這種意向,會帶來相反的效果。
下圖展示瞭縮表對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影響。其中顯示,QE 在寬松的頂點讓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降低瞭 100-120 個基點。從 2017-2019 年,模型顯示,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每年將上升約 15 個基點,和耶倫所說的相當。
美股會有什麼反應?美銀美林的 Michael Hartnett 認為 " 現在還不是美股的大頂,貪婪總是比恐懼更持久,歷史大頂通常出現在流動性頂點以及公司盈利頂點的時候,我們判斷今年秋季美股大概率會到頂。最危險的時候是加息後公司盈利開始下降,到時市場波動性會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