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城市論者,而城市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重要?今天給大傢推薦我的朋友、前央視駐外記者孫晴悅的一篇文章,看完之後,你一定會共鳴。
很久之前,讀過海明威的一句話。
" 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麼此後無論你到哪裡,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
後來我有一個朋友真的搬去瞭巴黎。後來,她的朋友圈裡全部都是街拍,巴黎街頭的咖啡館,塞納河邊的畫板,打扮精致的老婦人,踩著滑板呼嘯而過的少年。
她去巴黎之前有著體面的工作,薪水頗豐,她在 CBD 上班,住在陸傢嘴滿是老外租金不菲的小區裡。周末和閨蜜們 shopping,買她愛的鞋子包包,然後在周一到來的時候,繼續加班賺錢。這是特別上海的風格。日復一日,日子過得有風有雨,但沒有巴黎。
她想起瞭海明威的這句話。
她說,如果我年輕的時候住在過巴黎,那麼人生到底會有什麼不同。
她就這樣去瞭巴黎,用存款交瞭學費。租住在市中心的一個小小的閣樓裡,每天除瞭去學校上課,還要去甜品店打工賺一點生活費。晚上打工回來踩著舊式木板爬上閣樓,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和她在上海的生活完全是兩個模樣。
我問她,所以,巴黎究竟有什麼魔力,能讓人此後的一生永遠懷念,或者說,能深入骨髓地去影響一個人。
她說:不是巴黎。是你年輕時候居住過的地方。
我好像懂瞭。
你年輕時候去過的地方,居住過的城市,它們都深深地影響著你。巴黎也好,紐約也好,北京也好,又或者是大理,桂林,和我們居住的三線小城。
因為每個城市都有它與生俱來的氣質,並且這樣的氣質將在你年輕的時候,悄無聲息地浸潤你,影響你,改變你。
這個去瞭巴黎的姑娘,一改在上海時候快節奏生活,好像住在巴黎,整個人都和這個城市一樣閑散慵懶瞭起來,卻又帶著一絲不茍的精致。現在,她在塞納河邊跑步,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停下來摸摸路邊的小狗。
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去甜品店打工,因為以前她看不上這樣的工種,以前加班做項目到半夜,她蓬頭垢面穿著人字拖在高級寫字樓裡吹著冰冷的空調。
現在即使白天上課再疲累,哪怕隻是去甜品店打工,她都會打扮精致,她認真地擺弄著蛋糕的紙托,仔細地調烤箱的溫度,她對每一個客人發自內心地微笑。並且,直到晚上下班回到小閣樓裡,眼線都不會花。
她變得細膩而美好,變得開闊而篤定。
她說:這是你二十多歲的時候,一個城市對一個人的改變。
如果你問我,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來說,什麼最重要。
那麼一定是,眼界。
有一個師妹對我說過,這輩子最不後悔的事情,就是去美國讀瞭研,在紐約生活瞭兩年。哪怕是文科碩士讀的感覺像是用生命換來瞭一個學位,但是紐約生活令她終身難忘。這個城市的包容和多樣性,讓所有的文化和價值觀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紐約有紙醉金迷的模特圈娛樂圈,那裡流行一句話," 如果你能夠讓紐約知道你的名字,那麼全世界都將知道你,因為這裡是紐約。"
紐約也有各式各樣的 NGO,他們為不同的弱勢群體代言,如果你看到一個哥大女生放棄華爾街優渥的 offer 而去瞭 NGO,這一點也不奇怪。
" 紐約聚集瞭各式各樣從五湖四海過來的人,不是聰明人沒有資格住在紐約,這裡的每個人都有他們的才華和故事。紐約就像裝瞭一個沙漏,過濾掉瞭無聊的人,剩下的都是漂亮又聰明的人。"
師妹說,她終於在一個遼闊的世界裡,發現人和人之間是如此不同,大傢想要的東西也是如此不同。
如何才能有更寬廣的眼界?
我想,關於到底大城市好還是小城市好,那個永恒的問題終於有瞭一個很清晰的答案。
如果有機會的話,千萬不要貪戀安逸和溫暖,你要在年輕的時候,住在一個大城市。
它給你多樣化的價值觀,它告訴你人生不是隻有一種活法。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去過 100 個以上的國傢是種什麼樣的體驗。有一個答案令我印象深刻。
" 懂得瞭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在這個充滿偏見、不理解,甚至一見不同便惡言相向的時代,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不同的活法,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它直接決定瞭你的氣度,你的待人接物,你的胸懷抱負。
然後,你就不必去理會三線城市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因為她們並不知道 30+ 的姑娘,有事業,有愛情,多姿多彩地生活著,還抱怨時間不夠用,還有太多精彩沒來得及去體驗的大有人在。她們驕傲地活在商業社會以及她們想要的愛情裡,和世俗想象的大齡剩女的慘淡現狀根本就是兩個世界。
然後,你也不必去理會小學同學對你說,那個小城市裡的機關裡是多麼的其樂融融,他們下午三點,還組織一起打羽毛球呢,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爽感,那些你的計劃書被采納,那些你做出來的產品居然有幾千萬用戶,那些辛苦工作犒勞自己買買買的時刻,他們不懂。
你隻有早早看見過最好,享受過最好,體驗過最好以後,你才有資格說,我選擇在大城市生活,還是選擇在一個寧靜的小城市裡生活。
你隻有見過一切,你才有資格選擇。
認識一對三十多歲的記者夫婦,他們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北京以及歐洲工作,跑會寫稿寫深度觀察,至今你在網上搜索他們的名字,百度出來的稿件有幾十頁。在三十多歲的時候,他們選擇去廣西定居。如今,他們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寫字畫畫,教小孩子彈琴,那是一種走過世界的篤定,安然偏居一隅。
如果你二十多歲的時候,去過最美的地方,看過最美的風景,看到過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壯麗而遼闊,看到過這個世界上的人是如此不同。
那麼你會安然接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和苦難。因為如果歡樂必不可少,那麼我們也應該能夠坦然接受暫時的挫折和困難。
你心裡會明白,你見過這個世界上的好,你見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東西,所以你會更加篤定,更加心無旁騖地努力。
如果有一天,我回到聖保羅,看到之前住過的公寓,去過的露天咖啡館,見到天生樂天派的巴西人,我想我一定會感慨,原來這麼多年,它一直都跟著我,整個拉丁美洲都一直跟隨著我。它們帶給我對生活的啟發,帶給我的熱情和豁達,決定瞭我一生對待生活的態度。
因為,你年輕時候居住的地方,影響著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