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秋
來源 | 創業投資傢原創作品
曾幾何時,年輕的 90 後創業者們被捧上瞭天,然而大潮退去,才發現那麼多人在裸泳。
曾被外界吹捧的年輕專屬的張揚個性,現在成瞭滿屏的 " 驕奢與傲慢 "……
「
正文
」
說 " 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 "
20 歲出頭的人
在成功融資後,面對白花花從天而降的銀子,感嘆 " 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 " 也才 20 多歲的創業者," 驕奢 " 成瞭第一要過的關。
前一陣鬧得沸沸揚揚的 " 空空狐 " 事件,讓人再一次看到一個肆意揮霍投資人錢財的年輕創業者形象。
原本是一出 " 創始人重病被投資人無情踢出公司 " 的悲情劇,在引發大眾口誅筆伐後,忍無可忍的投資人周亞輝站出來反擊,怒爆空空狐 28 歲創始人餘小丹,在不到一年半時間裡,就幾十個人,卻花光瞭投資人 5000 萬左右的現金投資款,對自己的業務、管理沒有反思,面對投資人沒有羞愧,反而推卸全責。
神奇百貨 16 歲創始人王凱歆,在被 GQ 深扒之前,呈現在大眾面前可是個敢想敢為、獨立自主,有著逼人才氣與年少輕狂的 " 天才少女 "。
最終證明,那隻是大眾和投資人一廂情願的美好想象。
靠一場秀,就輕松獲得數千萬元,試問哪個 16 歲能抵擋得住這誘惑。
跟助理去排隊打車,她怒吼:" 那幫普通人要排隊,憑什麼要我排!"
在深圳地段最貴的澳城花園租瞭房子,但她一天都沒住就搬去瞭酒店包房。
買 2000 塊一件的衣服,住 3000 塊一晚的套房,打上萬塊一套的水光針。
曾經那些美好的品質,現在成瞭飛揚跋扈、性格乖張、作風奢靡 ……
今年 2 月刷爆朋友圈的《就算老公一毛錢股份都沒拿到,在我心裡,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創業者》,作者把自己的老公塑造成一個勤勤懇懇、無私奉獻,最終因太老實而被奸人踢出局一毛錢都拿到的 " 老好人 "。
隨後劇情又迅速反轉,幾位知情人士站出爆料,這夫妻倆早在幾年前就拿瞭 200 萬元分紅瞭,而且男主拿完錢後,就坐享江山不幹活瞭,還每月領著公司過萬工資。
他們拿這些工資和分紅去幹啥瞭。
恩,大概就是買瞭輛奔馳,去毛裡求斯度瞭蜜月,作者本人好幾個 LV 包包,結婚婚紗穿的是幾十萬一套的 Vera Wang 名牌 ……
創業要體面,年輕就要揮霍
享樂就是釋放天性?
正如聚秀資本合夥人江南憤青說的,一個創業者最終失敗,落腳在自身或因性格、或因智力,但很多時候是道德層面。
90 後作為新生代,大多不像父輩爺輩那樣有吃苦經歷,在獲得高額融資後,普遍無法忍受低品質的生活。
在他們看來,年輕就是要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妞、吹最大的牛 ……
在快樂工作,張揚青春,年輕就要揮霍的浪漫主義感召下, 享樂變成理所當然、釋放天性的事。
創業者越來越懂得疼自己,同時更懂得包裝自己,忽悠別人。
一位大學 4 年領助學金的窮朋友,創業後賬上剛有瞭點錢,就開始買豪車買行頭。
當問他公司剛起步,有必要把這些錢花在這些 " 面子工程 " 上嗎?
他笑著說,這你就不懂瞭吧," 做生意要體面,太寒酸人傢一看就覺得你沒料,沒見過什麼世面,反而不會和你合作。"
當時我有點懵,難道勤儉節約、低調務實在現今的生意場上,已經是 " 土 " 和 " 沒料 " 的近義詞瞭?
不是不懂管理
是要自由民主和人性化?
許多 90 後創業者要麼是海歸,要麼是剛出大學校園,自詡要拋棄老一套反人性的工作制度,創造輕松活潑,自由民主的人性化企業文化。
例如,實行比矽谷的彈性工作制還要彈性的 " 隨意工作制 ",上班時間自己定,想幾點來就幾點來,想幾點走就幾點走。
但畢竟國情不同,人跟人之間的差距不同," 民主 " 這東西要放我國,分分鐘就是打土豪分田地,要亂套。
別說是國內瞭,就是國外一些互聯網公司搞這套 " 放飛自我 " 的體系,都分分鐘把自己搞死。
例如,曾在美國很火的應用 Zenefits,功能是免費提供給企業使用,提供入職、薪酬管理、醫療保險和員工福利管理等工具,因為投資人看好其模式,成立僅 13 個月,就融資 6 億多美元。
本來這公司發展得好好的,年輕的創始人非自己作死:全公司實行派對文化。鼓勵員工的方法是直接喝酒慶祝,同事可以在公司總部的樓梯間裡喝酒、抽煙和嘿嘿嘿,隔三差五就一群人到拉斯維加斯舉辦 " 總統狂歡夜 "……
結果是,員工都無心幹活瞭,服務混亂到被頻頻投訴,現在已經找不到影瞭。
尤其是互聯網、新興產業公司,喜歡標榜自己的自控力和自驅力。殊不知人都有惰性有劣根性,如果僅一個 " 釋放天性 " 就能打造出一條戰鬥力十足的創業隊伍,那管理學的那些個書是不是可以燒掉瞭?
實際上,那些失敗的案例表明,從年齡上講,20 餘歲的創業者大多存在管理經驗不足等硬傷,把公司管理美其名曰 " 民主 " 和 " 人性化 ",不過是用堂而皇之的說辭,來掩飾管理上的不足與偷懶罷瞭。
出名就要趁早
一萬年太長隻爭朝夕!
由北大 4 個 90 後學霸創辦的共享單車 ofo,在短短兩年融資超過 44 億人民幣,在與死對頭摩拜的擴張競賽中,最近被爆公司從高層到基層,貪腐現象嚴重。
由於區域經理全權負責招聘和發薪,隻需要向上級多上報 5-6 個修車師傅名額即可,每月就可以多撈兩三萬的 " 空餉 ",且上級從來不會追查。
前些年的 90 後創業明星、" 一起唱 " 創始人尹桑,在公司瀕臨倒閉時才如夢初醒,反省因為急於做大做強,沒有預料到資金的風險。沒有基本的財務預算意識和財物管控能力,忙著跑馬圈地,等資金快花完瞭,才發現沒有糧食過冬瞭。
足金海歸尹桑不懂怎麼把控手上的錢,連高中都沒讀完的王凱歆就更不知道作為創業者,錢要怎樣花才合理瞭。
在談到自己的過錯時,王凱歆曾說,自己犯瞭和凡客創始人陳年一樣的錯誤,盲目相信空降的職業經理人,盲目擴張人員和產品線,沒有合理管控公司現金流。
張愛玲說 " 出名要趁早,否則就不那麼痛快瞭 "。
不知中國多少年輕創業者受這句話誤導,總覺得創業一萬年太長,才 20 出頭就天天搖旗吶喊隻爭朝夕,浮誇著浮躁著,重視能治肚餓。
不要因為走得太快太遠
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曾有一段時間,年輕的 90 後創業者們被捧上瞭天,然而隻有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雖然他們燒的是投資人的錢,消耗的是大眾獵奇的註意力,追著後面跑的是各路媒體記者,但是大好的時光,夢想與人生,可都是創業者自己的。
創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和人性的對抗。如果意志薄弱,創業者也不過是一個有瞭錢的 " 小孩 ",談何實現夢想,擁有比他人更驚艷的人生?
在眾生喧囂中,年輕的創業者要懂得沉淀自己,知有靜才有動,做那顆永遠掛在天上的啟明星,而不是一閃而過的流星。
祝福年輕的勇士們,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