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翻倍,開源節流那些事兒(五)

07-18

咱們回歸開源話題,今天連載——姐自己的故事。

聊聊人生中第一筆十萬塊入賬,是在一個月之內賺到的,故事接地氣,願意努力的年輕人來看一下。

在離開原有的圈子、做起自由撰稿人和知識紅人後,雖然主動收入、知識付費、理財的被動收入加起來,月收入已經可以達到十萬塊瞭。

可每當想到這筆十萬塊,它給我帶來的成就感遠遠超過後面的收入,這是人生的第一小桶金,也是姐的青春記憶。

來自 13 年夏天發現的一個需求,後面驗證這個需求,一路逼著自己,在最後的一個月,做到近十七萬的流水,利潤達到瞭十萬。

需求來源

當時因為自己暑期需要去上海面試實習職位,需要準備一套面試裝。當時跑遍瞭學習附近的商城,不是款式老舊,就是價格太貴,動輒上千,最後是在淘寶上買瞭一套,價格 200 多元。

電商,打破瞭線下層層代理的價格體系,直接給用戶批發價。從中,我嗅到瞭商機,既然自己有這個需求,其他人在大四找工作的時候,不也一樣嗎?

雖然線下門店的套裝是品牌,但和網上的比較一下,雙方在版型、剪裁上面差距不大。

而且對於學生,一般是有一套衣服通過面試,對面料、質感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實體店一套上千,淘寶款 300 塊上下,這種信息不對稱,就是套利的空間。

驗證需求

從上海實習回來後,開始驗證自己的這個想法。問瞭自己樓層的女生,當時是 9 月初,學校的校招還沒開始,她們對此的認知還沒建立,並沒有多強烈的意願。

機會稍縱即逝,不願放棄。通過班長,我拿到瞭上一級學長、學姐的聯系方式,在 QQ 上和他們聊起來,瞭解到他們大四時候的狀況和面試的準備工作,這塊確實有需求,那就可以試水。

商業模式

盈利方式:

從上遊廠傢渠道拿到貨源,零售給大四學生,賺取差價。

經營方式:

這種正裝的需求隻是部分人群—大四;需求也分階段,每年最旺盛的需求時間是九月份、十月份。

周期短,不適合一年四季投入時間。產品的利潤,也支撐不起來商業街店面、員工的開支。

比如,在阿裡巴巴上面詢價,瞭解一套男士西服套裝拿貨的價格在 200-400 元之間,自己零售定價在 500-800 元之間,利潤率 50%-60%。

為瞭避免庫存壓貨,采用預訂的形式,學生交付商品 30% 的定金,再聯系廠傢發貨。由於廠傢在學校周邊城市,當天電話訂貨,當天 16 點前發貨,次日上午可達,並不影響使用。

銷售方式:

采用人拉人的形式,找到一個大四班級的班長,溝通好分成,讓他給推薦同學過來。

同時,為瞭便於線上看款,姐找一個信息學院的同學,讓他按照商城模板幫我建瞭個網站,花費 200 元,請他吃頓飯搞定。

當時微信剛剛進校園,我也申請瞭個公眾號,為瞭獲取在線商城的功能,這個號接入瞭 " 口袋通 " 這種第三方開發服務商(現在改名 " 有贊 ")。

起步資金

在同學們的眼裡,我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漢子,一直都比較有想法。因為看不慣老師上課念課本、吹牛皮,會翹課去泡圖書館。

入學後,瞭解各種獎學金的評選規則,考試成績排名是硬指標,每次考試我都認真準備,保證排名進入評選區間。也按照評選的其他指標,一路參加各種科技競賽、專利申請。

在大二、大三的時候,我分別拿到每年的 5000 元獎學金,還有參加一些競賽的獎金,湊到瞭 2 萬塊,起步資金就這樣有瞭。

貨源準備

2013 的下半年,在淘寶、阿裡巴巴上撩瞭十幾個賣傢後,他們給我的價格並不低,還存在 3 天的快遞時間,會影響我這邊的銷售。

所以,在 13 年的寒假期間,在學校周邊的批發市場轉瞭一圈,期待能夠直接找到廠傢,無奈沒有所獲。

無功而返回傢,周末逛街,發現自己傢的城市,居然有好幾傢西服加工廠,和老板套路瞭很久,承諾我這邊可以達到至少 100 套的銷量,他們告知瞭底價。

男裝十個款式,女裝八個款式,每個款式選擇 3-4 個常規的尺碼作為樣衣,占用 10000 元的啟動資金。

分銷團隊

考慮到時間、精力有限,需要團隊的配合,在 14 年 3 月份,大四下學期開學後,姐在校內發帖和推薦,每個學院找到瞭願意參與的同學。

每個人負責各自的學院的銷售業績管理,對接大四年級的班長,按照銷售收入拿去提成。我為他們提供傳單、樣品等這些物料。

同時,為瞭盡量發揮樣品的最大價值,我還在附近的兩所學校裡,找到瞭兩個學生做代理,隻是沒有直接的管理,學生趨於散漫,最終這兩個校區僅是回本,並沒有獲得利潤。

開源結果

2014 的上半年準備完畢,到瞭下半年,進入 9 月份,這個市場終於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瞭回響。

十月份,由於學校的校招宣講會進入白熱化階段,基本每天都有公司來學校做宣講會,面試裝的租賃和團購需求瞬間上升,最多的時候,一天有近 50 個訂單。

那陣子是這幾年姐最忙的日子,早上被各種咨詢服裝的電話吵醒,晚上 23 點還在忙著對賬,或者微信上給意向購買的學生答疑。

十月底,學校這邊的宣講會減少瞭,學生的過來詢價和購買的人也少瞭,盤點瞭一下訂單,累計有 400 多個單子,平均利潤率在 60%,總收入 17 萬多一點,凈利潤在 10 萬元。

這就是姐的第一次拿得上臺面的開源事跡,成為自由撰稿人之後,雖然收入遠比這個高而且也更輕松,但顯然趕不上當初的那份喜悅。

那段忙碌、勞累但又帶著成就感的時光,從中收獲的不僅是金錢上數字的增加,而是逼瞭自己一把後,看到瞭自己的成長和蛻變。

每個人其實都是可以做到的,本質上都是發現一個需求,然後驗證需求,後面快速實踐的過程。

朋友圈裡有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咕咕,由於熱愛烘焙,分享自己手工制作的甜品、餅幹到朋友圈、豆瓣、豆果美食上面,慢慢有人私信她能不能購買,漸漸地有瞭主業之外的收入,一些美食社區也在邀請她入駐或者約稿,後面她索性辭掉自己的工作,專心烘焙,今年計劃在北京開一個烘焙體驗工作室。

開源,每個人都能參與,思考一下自己的優勢,找找自己的開源方法。實在想不出來,就留言說說自己的優勢,姐給把把關。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