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購同權降房價?你隻猜對瞭開頭

07-19

租購同權後,沒人賣房,二手房主坐等房租漲價,或許更會助漲學區房價。

最近關於樓市的信息有些多。

7 月 18 日,國傢統計局公佈瞭 6 月 70 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統計數據。數據顯示,樓市雙拐點行情出現:一二線城市房價全面被控制,首次出現一線城市漲幅平均下行;另外,上漲城市依然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此外,廣州樓市也爆出大消息,廣州市政府網站掛出通知,其中提出一條 " 顛覆性 " 的措施:租購同權。

廣州 " 開口子 ",這意味著隻要符合條件的租房人,未來可以與業主一樣,其子女享有同等就近入學的權利。

不過有業內指出,如今租購同權後,沒人賣房,二手房主坐等房租漲價,或許更會助漲學區房價。

雖說純粹地談房價漲跌,是個偽命題。但無論什麼時候,房價的相對漲跌,都會極大地影響著吃瓜群眾的情緒。

雙拐點出現:一二線下 + 三四線上

統計局 7 月 18 日發佈數據顯示,6 月份 60 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5 月份為 56 座上漲。其中,北京、上海環比分別跌 1.1%、0.2%,深圳環比與上月持平;15 個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穩定態勢。

統計局指出,6 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平均漲幅均連續 9 個月回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平均漲幅連續 7 個月回落。

本輪樓市發展經過 2 年,從 2015 年初的一線城市拉動,到 2016 年的二線城市拉動,進入 2017 年,市場再次出現逆轉分化,一線熱點城市在調控的影響下,出現瞭明顯的下調,特別是二手房價格。北京等部分熱點城市下滑明顯。

一二線城市同比漲幅回落尤其明顯

中原地產張大偉分析稱,從整體數據分析看,樓市雙拐點行情出現:一二線城市房價全面被控制,首現一線城市平均下行;另外,上漲城市依然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1:一二線城市房價全面被控制,首現一線城市平均下行

6 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平均分別下降 0.1% 和 0.2%。這是 2014 年本輪樓市升溫來的首次。

過去漲幅較快的熱點城市成為價格下調的主力,其中新建商品房住宅中,跌幅最大的分別是三亞跌幅 0.8%,北京跌幅 0.4%,無錫跌幅 0.35,上海、成都等城市跌幅 0.2%。

二手房市場中主要下調城市為北京下調 1.1%,天津下調 0.9%,三亞下調 0.7%,合肥、深圳下調 0.4%。

這些城市下調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樓市的密集調控,其中特別是北京二手房已經連續兩個月成為全國跌幅最大的城市。三亞等旅遊城市疊加政策與市場淡季影響,跌幅也處於前列。

平均新建商品房價漲幅為 0.7%,同比漲幅為 9.6% 相比前期有所漲幅放緩。

2:上漲城市依然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一二線熱點城市全面處於停滯或者下行趨勢中,上漲城市基本全部為三線城市和部分西部二線末城市,新建商品房住宅上漲城市主要偉洛陽、北海、蚌埠、襄陽、徐州、西安。二手房城市上漲主要是蚌埠、南寧、北海、溫州、西安等城市。

從數據看,三四線城市接近全面上漲。市場分化持續加劇。

新建商品房住宅漲幅超過或達到 1% 的有 20 個城市,二手房漲幅超過或達到 1% 的有 14 個城市,基本全部為三四線城市。

中信證券明明研報此前分析,得益於新一輪調控 " 因城施策 ",一二線城市房價回落尤為明顯。研報還表示,去年 "930" 調控政策主要集中火力於一二線城市,但是三線城市房地產銷售仍保持較高增速。不過,隨著三線城市陸續出臺樓市新政,預計當前房價尚未調整的城市也將於今年第三、四季度逐步進入調整期。

租購同權會助漲學區房價?

近日,廣州市印發 16 條措施全力推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猶如在樓市響起一聲炸雷,評論炸瞭鍋。

通知指出,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造成租賃住房,改建後的租賃住房,土地使用年限不變,調整後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按照居民標準執行,不得將改造後的租賃住房進行銷售。

在具體措施中的第一條,提出中國住房租賃史上可能具有裡程碑的一條措施:租購同權!該方案明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

不過要實現租購同權,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具有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人才綠卡持有人子女等政策性照顧借讀生、符合市及所在區積分入學安排學位條件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其監護人在本市無自有產權住房,以監護人租賃房屋所在地作為唯一居住地且房屋租賃合同經登記備案的,由居住地所在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安排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 含政府補貼的民辦學校學位 ) 就讀。這意味著,以後在廣州租房,租房人子女可就近入學。

專傢指出,廣州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猶如重磅炸彈,將深遠影響廣州房地產市場。深圳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博士認為,廣州出臺此文件,一方面是為瞭貫徹國務院 39 號文,另一方面是貫徹年初住建部發的文件。

" 這對剛需租房有好處," 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認為," 租購同權後,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買房瞭,一部分人會轉向租賃市場。"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不同意見:政府教育資源供應不足,導致近年來學票價格持續上漲。其實租房人的子女在當地享受就近入學的政策,很多城市這幾年都在執行,比如深圳、上海、天津、長沙、石傢莊等城市,非本地戶籍的子女,都可以在當地上學,但是,你得積分排隊。

比如深圳龍華區,第一類就是本地戶籍和買瞭房的,積分最多,其它條件的排位都靠後,在教育資源本來就有限的情況下,有房的都不一定能排到好學校,更別說排名五六類的租房人瞭。

有石傢莊的網友稱,他們那早就是租買同權,隻要在街道辦登記的租賃合同,就可以享受就近上學,這政策實行有幾年瞭,但這波房價上漲照樣翻瞭一倍。

業內人士指出,關鍵還是要靠教育資源的供應,如果不能持續增加,後面這些政策等同虛設。

不過也有網友笑稱," 神助攻,學區房價格更要漲瞭,沒人賣,坐收高額租金。" 部分網友指出,雖然新政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由於教育資源的不充足,新政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錢流向樓市越來越難

7 月 14 日到 15 日,5 年一次的 "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 " 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是全最高規格金融會議,拖延瞭許久,因此備受各方關註。

現在全國金融市場和過去相比,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十年內,中國金融行業經歷瞭泡沫化成長,各種影子銀行、表外業務、互聯網金融等 " 三違反 "(違法、違規、違章)和 " 三套利 "(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蓬勃發展,累積瞭大量金融風險。

而本次全國金融會議釋放的信息多重磅,則不言而喻。

在該會議中,出現瞭一句話:積極發展股權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這句話關鍵詞是直接融資,就是你借我錢,我到期還錢,砍掉很多中間環節,出借人能獲得更多利益,借錢人借錢成本也會相應降低。而直接融資,不僅是改善瞭融資環境,更大的意義在於貨幣層面。它排除貨幣乘數效應,投放基礎貨幣不會造成 M2 的過快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 2 個月,貨幣增長放慢,5 月和 6 月連續兩個月 M2 增速維持在個位數,並於 6 月創下歷史新低。不過央行表示 " 隻要實體經濟的合理融資需求得到滿足,M2 增速放緩可能是新常態!"

對於貨幣政策,會議指出," 要推動經濟去杠桿,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的關系 ";"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和流動性基本穩定,不斷改善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上半年銀行貸款收緊,主要去杠桿戰場在銀行,銀行是金融之本,解決銀行風險,接下來才能大刀闊斧 " 搞金融改革 "。雖然本次會議並沒有提到房地產問題,但是房地產和金融息息相關。從會議的措辭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錢這個好東西,以後實體行業要多投入,多借,但是金融行業、房企,該收緊瞭。這也就意味著,錢流向樓市會越來越難,轉而會流向實體經濟。

房企融資成本上行

房地產調控持續,房企融資渠道繼續收緊。

數據顯示,7 月以來,房地產企業內地發債 260.80 億元。今年以來,房企國內發債規模 2055.91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7160.65 億元,大幅下滑 71.29%。

融資下滑同時,發債利率卻水漲船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地產企業發債利率超過 6%(含 6%)的債券數量占比超過 35%,而去年同期占比不足 25%。

其中,4 月份,"17 鑫業 01" 三年期票面利率達 8.2%。進入 6 月底,"17 佳源 02" 三年期票面利率達 8.5%,創年內地產企業發債利率新高。

從市場融資情況來看,國內債券市場融資受阻後,地產企業正通過其他渠道積極融資。

海外債方面,7 月以來,已有 6 傢地產企業發行海外債券,發行規模 19.8 億美元。與國內發債類似,地產企業海外債發行規模高漲同時,高利率債券數量亦隨之增多。其中,今年以來,地產企業海外債票面利率 6%(含 6%)以上的債券數量為 29 隻,創歷年同期新高。

地產信托方面,華創證券袁豪研報稱,集合信托 6 月成立規模環比增五成,已成為當前地產公司融資工具中最為重要的渠道之一。研報援引公開渠道消息稱,多位信托業務人士表示,二季度以來通過信托融資的需求在增加。過半地產公司表示當前的融資策略是:在價格隨行就市的情況下,動用各類融資手段,盡早獲得更長期、更大規模的資金。

地產企業積極融資同時,償債高峰漸至。

Wind 資訊此前統計,目前房地產企業待償還的債券數量累計已達 1996 隻,待償還債券規模 2.12 萬億元。其中今年 9、10 月份地產債到期規模將分別達到 112.87 億、113.17 億,相繼刷新單月歷史新高。而從明年開始,地產企業單月償債規模還將逐步提高。

李嘉誠看淡地產

這些天首富王健林甩賣萬達文旅和酒店項目,以求 " 輕裝上市 " 的消息熱度未減,另一位商界傳奇人物李嘉誠又在 " 去地產化 " 上有所行動。

數天前,長實地產更名 "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它背後的變化是," 長實集團 " 這個暫別兩年的名字又重新回歸到歷史舞臺,世紀重組再次成為風口浪尖的話題。

7 月 14 日晚,李嘉誠旗下的長實地產在公告中表示,擬將長實地產英文名稱 "CheungKong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 更改為 "CK Asset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稱由 " 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 " 更改為 "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長久以來,李嘉誠的一舉一動都被其他企業傢和觀察者視為衡量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風向標。因而,改名一事又再被外界賦予瞭很多揣測出的意義。

根據公告解釋,為瞭貫徹長實地產名稱與長江集團其他上市公司名稱 "CK" 的一致性,以及更能突顯公司放眼全球投資機遇。" 長實地產除原有地產業務,亦已積極發展固定收入業務如基建投資、地產投資物業及飛機租賃,以期推動業務長期持續發展及增長,並為長實地產股東締造長遠價值的策略方針。"

大和資本香港研究員公開表示,長實認為短期不是買地大力發展房地產的好時機,在可見的將來可以買入大量平價土地的可能性偏低,不如早點去除 " 地產 " 兩個字,減少集團未來在固定收入業務發展上的掣肘,但相信長實不會放棄地產業務。

" 看淡地產 ",這似乎是一個說得通的邏輯。高盛認為,長實地產管理層認為因價格高昂令購入土地儲備的機會有限,因此尋找全球其他機會以獲得優質收入,以期減輕房地產銷售的周期性影響。

人民日報:調控不會反反復復、虎頭蛇尾

7 月 18 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指出,近期,隨著各地樓市調控措施的不斷完善,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趨於穩定,環比下降或漲幅放緩者開始增多,很多區域房地產交易變得更加理性。不過,也有一些業內聲音認為,當前樓市調控限制過嚴束縛瞭合理需求,不久之後樓市調控政策可能重新松綁。對此,專傢指出,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行業能否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在 "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 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的背景下,中國樓市調控政策不會反反復復、虎頭蛇尾,而是將真正確保房屋回歸居住屬性,並為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創造環境。

人民日報稱,調控政策保駕護航,長效機制加快腳步。稍早前,住建部印發的《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便被視為建立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長效機制的重要一步。

國傢發改委學者撰文指出,當房地產市場呈現過熱態勢時,市場自身修復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難以自我實現均衡,因此適時適度的行政幹預是必要的。同時,實行購租並舉,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是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重要途徑。

" 未來,我們一方面要加快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設計和實施,加大住房土地供給,發展租賃市場以疏解自住剛需;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樓市的分類調控政策,緩解樓市局部過熱,防范相關金融風險。" 張立群建議。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