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發還是不發?看《軍師聯盟》怎麼造錢

07-18

文 | 四海夕陽

如果穿越到《軍師聯盟》時代,你打算帶點什麼?一頂拉風的帽子是標配,當然錢更是不可少的,那時候金銀不是主流貨幣,還是多帶點銅錢吧,哪裡都用得著。問題來瞭,到瞭現場,你會發現杯具瞭,你攢的銅錢也許轉眼就貶值一百倍,也許會貶值一千倍,也許根本就不能用,買東西還不如一塊佈。為什麼這麼凌亂?要問那些軍師啦。

帽子不能戴錯,錢也不能帶錯

❖ 被董卓玩壞的五銖錢:一個變八個

本來漢代的主流貨幣是五銖錢,從漢武帝開始鑄造,到東漢末年,一直沿用瞭三百多年,除瞭中間王莽篡權時候折騰過一陣子之外,其餘時候貨幣發行和物價都相當穩定。後來進入大傢熟悉的《三國演義》開篇情節:何進謀劃殺宦官,結果引來瞭大軍閥董卓,帶著一幫如狼似虎的軍隊,把洛陽糟蹋完瞭,又脅迫朝廷搬遷到長安。

董卓自己要吃喝玩樂,又要對付各路諸侯,錢不夠用,怎麼辦?先是放縱士兵搶劫老百姓,然後是吃大戶,把富人抓起來,隨便找個罪名,殺頭抄傢,活的搶完瞭,再搶死人,他派呂佈去挖漢代皇帝和王侯將相的陵墓,搜羅珍寶財物。但是,光靠搶劫和盜墓還是不夠解決經濟問題,古墓裡的奇珍異寶畢竟不是現金,不能直接發軍餉。有人幫他出主意 " 董太師,您大權在握,想弄錢何不自己造錢?"

造錢需要銅,董卓可沒耐心去挖礦,他把長安城裡的各種銅傢具、銅雕像、銅鼎、銅爐包括舊的五銖錢通通都化瞭鑄造新的五銖錢。——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把六國的兵器融化瞭鑄造瞭十二個大銅人,可憐這些銅人在長安站瞭四百多年,現在也被拉去化瞭鑄錢。

別看董卓自己那麼胖,他造的五銖錢特別小,後世叫做董卓小錢。根據考古測量,董卓小錢的平均重量隻有 0.5 克,而東漢晚期的正版五銖錢是 2 到 4 克。也就是說,8 個董卓小錢才抵得上原先一個五銖錢的分量,而且做工特別粗糙,文字模糊,根本不打磨。就是為瞭節省成本,最大限度搜刮民財。

董卓小錢和普通漢代五銖錢對比

董卓這麼無節操的濫發貨幣,再加上天下大亂,物資匱乏,結果必然是物價飛漲,特別是糧食價格。根據《資治通鑒》、《晉書》等記載,當時一石米要賣幾萬個銅錢甚至幾十萬錢,一籮筐錢都換不來一籮筐米,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錢幣無法流通。雖然很快董卓被自己的幹兒子呂佈做掉瞭,橫屍長安街頭。此時他用來鑄錢的秦始皇十二銅人也才化掉瞭九個(剩下的銅人過瞭幾百年還是被前秦君主苻堅化掉鑄錢),但貨幣戰爭的潘多拉盒子已經打開,三國貨幣大混亂的序幕就此拉開。

❖ 劉備:我造的錢好,一個抵一百個!

最先在這場貨幣亂局中嗅到商機的,是以 " 仁義 " 聞名的皇叔劉備。話說劉皇叔一路征戰,一直沒自己的地盤,最後進軍益州,眼看要拿下成都,卻發現沒錢發軍餉瞭。正在心裡犯愁的時候,謀士劉巴替他出主意:——

" 皇叔,依屬下看,要發軍餉,最可靠的法子還是自己造錢。"

" 怎麼個造法?"

" 皇叔啊,當年董卓造小錢、濫發貨幣坑害百姓,咱不能學他,造的錢一定要高質量、夠分量,不能丟大漢的臉面。"

" 愛卿所言甚至,但是造好錢費用必高,虧本怎麼辦?"

" 皇叔不必擔心,每枚錢幣上隻需加兩字即可。"

果然,這劉備版五銖錢是造得又大又好,比先前的東漢老五銖錢還漂亮,隻是多瞭兩字:直(值)百。啥意思呢,就是一個新錢能當一百個五銖錢用。據考古測量,這些蜀漢 " 直百五銖 " 平均重量在 5 克左右,比普通五銖錢重瞭兩三倍,但價值卻高瞭一百倍。通過強制發行這種極度灌水的貨幣,劉備用以少量的銅換取瞭民眾手中幾十倍價值的物資,僅僅幾個月便達到瞭 " 府庫充實 " 的效果,政策效果十分喜人,——皇叔就是高,貨幣也超發瞭,錢也掙瞭,還顯得體面。

劉備鑄造的直百五銖

政府一旦嘗到通脹的甜頭,就停不下來。當時雖說是三國鼎立,但這鼎的三足並不均衡。全國有十三個州,曹魏差不多占瞭九個,孫吳占瞭三州,而蜀漢隻有一個益州,經濟實力的差距不言而喻,但士兵吃飯和打仗的開支卻不因為地盤小而減少,越是窮地方財政壓力越大,益州沒有銅礦,也沒有前朝留下的銅人銅鼎,為瞭 " 復興漢室 "、籌集軍費,劉備就 " 廣開銅路 ",連老百姓傢裡的帳鉤子都征收瞭," 取帳鉤銅鑄錢以充國用 "。 到瞭後主劉禪繼位,蜀漢又新造瞭 " 太平百錢(金)"、" 定平一百 " 等錢幣,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都是一個當一百個用的大錢,而它的分量,不僅不如先前的直百五銖,連漢代老五銖錢都不如,甚至出現瞭用鐵做的劣質大錢。到瞭這步田地,基本和明搶也差不多瞭。

❖ 孫權:我造的錢更好,一個抵一千個!

看到劉備玩這一手,孫權心裡不平衡瞭。除瞭呂蒙奪荊州和夷陵之戰期間,吳蜀兩國在多數時候是盟友關系,貿易往來密切。蜀國濫發貨幣就是坑害東吳利益。造新錢,這誰不會,何況東吳還有銅礦呢,咱必須在氣勢上壓倒他們。公元 236 年,孫權開始鑄造東吳版新錢,一出手就是高起點:大泉五百,一個抵五百個五銖錢,兩年後,又鑄行瞭 " 大泉當千 "。一枚新錢頂一千枚普通五銖錢!伴隨而來的還有兩項配套的貨幣政策,一是要求老百姓上繳鑄錢所用的銅料,官方計算其價值購買;二是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打擊民間的盜鑄錢幣現象。後來,東吳又發行瞭 " 大泉二千 " 與 " 大泉五千 " 兩種錢幣,把貨幣政策大註水推向瞭三國頂峰!

孫權鑄造的大泉當千

這些高額虛值貨幣的瘋狂發行,直接導致瞭物價飛漲," 錢既太貴,但有空名 ",比如呂蒙奪回荊州,孫權賜錢一億,實際全是虛值的大錢。甚至連政府高官都有捧著一堆錢餓肚子的危險。孫權發現不對勁,貨幣戰打到自己頭上瞭,再玩下去要亡國瞭。趕緊又下令收回這些高面額錢幣,重新融化鑄成器物。這一政策得到瞭廣大群眾的積極擁護,因此回收得相當徹底," 大泉二千 "、" 大泉五千 " 等錢幣後世很難見到,隻有國傢博物館收藏瞭幾枚。畢竟東吳有點老底子,孫權及時叫停大錢後,經濟又有所回升。

❖ 曹操:錢不夠,佈來湊

顯然,劉備、孫權兩傢發行大錢,實際上就是在搞通貨膨脹,並形成瞭一種惡性循環:政府發行高面值大錢,貨幣數量超過流通需求,引起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又迫使政府發行面值更大的貨幣,從而又引起貨幣的進一步濫發。相比之下,在貨幣政策上最厚道的反倒是 " 大奸臣 " 曹操。

由於曹操的地盤位於北方中原地區,受董卓小錢的沖擊最明顯。曹操掌握政權以後,首先采取一系列恢復經濟、擴大生產的措施,比如組織軍隊屯田等,從供給側化解通貨膨脹壓力,同時政府的田租賦稅都改為征收實物,也很大程度上抵制瞭劣質小錢的流通。到瞭建安十三年,即董卓鑄小錢 17 年後,曹操正式宣佈廢除董卓小錢、恢復漢朝五銖錢。

但很快新問題又出現瞭,由於曹操隻是恢復瞭東漢五銖錢流通,並沒有自己鑄造錢幣。而東漢五銖錢被董卓搜刮之後,市面上已經所剩無多,結果隨著經濟的恢復,反而造成瞭 " 錢貴物賤 " 的通貨緊縮現象。

曹操組織軍隊屯田,恢復生產

曹操的兒子曹丕登基當皇帝後,認為鑄錢會通貨膨脹,不鑄錢又會通貨緊縮,幹脆在黃初二年(221 年)下瞭一條命令,所有交易一律禁止用錢,退回到實物經濟,老百姓買東西用糧食佈帛當交易中介(" 罷五銖錢,使百姓以谷帛為市 ")。實物商品當貨幣雖然沒有惡性通貨膨脹,但也有弊端啊,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上都有,比如糧食難以搬運儲存、佈匹不能隨意分割等等,特別是等到曹丕的兒子魏明帝曹睿當傢後,各種投機倒把、花樣摻假都來瞭,比如糧食裡面摻水摻沙子、佈匹織得又稀又薄,跟蚊帳漁網差不多,政府 " 雖處嚴刑而不能禁 "。

曹睿看著太不象話,於是召集滿朝文武開會討論貨幣政策。最終大臣司馬芝(司馬懿的堂兄)提出:發行貨幣不光是財政問題,也有利於減少犯罪,方便市場,利國利民。於是朝廷於太和元年(227 年)再次發行新的五銖錢。由於曹魏與蜀漢和東吳長期處於敵對狀態,貿易不暢,因此蜀、吳兩國大錢基本沒有幹擾到魏國經濟。據史書記載,此次曹睿鑄造的五銖錢一直流通到三國結束都沒怎麼改變(" 魏明帝乃更立五銖錢,至晉用之,不聞有所改創 ")。

魏文帝曹丕下令廢除五銖錢,使用實物貨幣

從總體上看,在三國爭雄的過程中,貨幣政策對國傢發展和政治局勢產生瞭深遠影響。蜀、吳兩國采取濫發貨幣增加財政收入,雖然取得瞭一定成效,但是這種巧取豪奪的行為最終導致瞭兩國經濟衰退和人民的不滿。而曹魏雖然在制定貨幣政策上也出現瞭一些偏差和倒退,但是總的來說,魏國貨幣政策的出發點不是剝奪老百姓,特別是曹魏後期恢復瞭五銖錢的使用,在爭取民心,維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瞭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為以後魏(晉)兼並蜀、吳兩國打下瞭經濟基礎。

而曹魏經濟強,與曹操的用人之道也是分不開的,蜀、吳兩國雖然猛將如雲,但除諸葛亮等少數人之外擅長治國的文臣並不多,而曹操三次頒佈《求才令》,廣納天下英才,不僅臨陣能致勝,不使將士枉死;更要治國能安民,不使百姓守冷凍之苦;在抓民生抓經濟方面,要比對手高出一籌。可以說:三國的軍備競賽,表面上是拼蠻力、拼心機,而本質上是拼國力,拼經濟,拼人才。

三國形勢

❖ 尾聲:政府不造錢瞭,各位自便

曹睿死後,司馬懿在與曹傢的政治鬥爭中勝出,掌控瞭曹魏的軍政大權,並把權力傳給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最終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登上皇位,一統三國、建立晉朝。

對於三國迷來說,三傢歸晉,是這段風雲歷史的無聊結尾。而從金融的角度看,司馬傢的晉朝則算是一個特別的時代。特別之處不在於政府做瞭什麼,而在於這個政府能什麼也不做。整個晉朝前後一百多年都沒有發行過貨幣!成瞭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發行過貨幣的正統王朝。政府不造錢,老百姓用錢怎麼辦呢?

司馬傢玩的是自由競爭,以五銖錢為基礎,其餘曹魏、蜀漢、東吳的前朝舊幣等都能用,不過直百、當千這些虛高面值一律不認,統統按實際重量折算成五銖錢計價流通。除錢幣外,佈匹、谷物也充當流通手段。說穿瞭,就是政府不管瞭,你們自便。由於前朝造的貨幣不少,再加上多年征戰,人口銳減,經濟尚未恢復,這些錢也就夠用瞭。

政府不造錢,社會上就不再看重錢、縮小貧富差距?呵呵,你想多瞭,在政府不造錢的晉朝,出現瞭史上最奇葩的炫富狂潮:王愷、石崇鬥富的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連竹林七賢裡的大名士王戎也是出名的守財奴。一篇妙文《錢神論》更是寫盡瞭全民熱追 " 孔方兄 " 的世態:

" 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

" 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後。處前者為君長,在後者為臣仆。"

" 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 "

" 凡今之人,惟錢而已!"

——政府不造錢,各位便不愛錢瞭嗎?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