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的活期理財長什麼樣?投資人要如何識別?

07-21

本文系融 360 專欄作者 " 老七玩金融 " 原創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融 360 官方立場,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

周二在千聊分享瞭下如何選擇活期理財,今天就當做昨天內容的復盤把。(因為實在不知道寫啥瞭 ~ 哭)

首先我把活期理財分成瞭兩個體系,一個是餘額寶這一類直接對接貨幣基金的。另一個是基於資產端動態分配的債權轉讓體系。

第一種比較容易理解,像餘額寶就直接對接的天弘基金,天弘基金本身就是貨幣基金,一般收益都是按最近 7 天平均收益來估算綜合收益,目前餘額寶的收益應該在 4% 左右。其實已經漲瞭很多瞭,最低的時候好像隻有 2% 左右。這種本身收益很穩定,也相對比較安全,我就不過多強調瞭,各大銀行基金基本都有賣。

第二種就是我們常見的 P2P 活期理財。當然,有很多做這種活期理財的,號稱自己不是 P2P。但在我看來,歸根結底,業務結構還是 P2P,做的還是中介業務。

這種活期理財,我們大傢投資的時候,其實很多人不太清楚他到底資金流向去瞭哪,平臺也不太會宣講自己這些資金到底去瞭哪,部分平臺甚至任何借款信息都看不到。其實對於 P2P 來說,這種屬於嚴重違規的。

那麼正規的活期理財,應該是如何來實現的呢?(當然,像廣州區域這種禁止債權轉讓之後,嚴格意義上來說,基本就不允許活期存在瞭)

首先,平臺需要有一個資產債權池,不管房貸也好,車貸也好,各種業務都行,都在這個池子中。然後通過數據模型分解的方式,把所有資產端金額分解成 0.01 元為單位。當投資人投資活期時,債券池會自動按設定的規則匹配相應的債權給到投資人,這種匹配規則可能是根據時間長短,也可能根據金額大小,也可能是純隨即匹配,每個平臺的實現方式可能不一樣。

當投資人需要提現的時候,則他購買的債權會釋放回債券池,然後系統重新匹配給下一個投資人。當債權到期以後,則從債權池剔除掉。當然,這裡面還牽扯到更復雜更細節的東西。

比如我首次購買瞭 10000 的債權,但我隻提取 5000,那麼我是把哪一部分價值 5000 的債權轉讓回債券池呢?債權是不是要重新切分?切分後的債權是按什麼規則進行重新組合?但這些對投資人來說,其實弄明白也沒什麼用,到是平臺負責產品設計的,會很頭疼。

這個中間其實還有個問題,因為債權釋放後,其實不是馬上能夠匹配到下一個投資人,可能就會出現債權站崗(一般一天)。而我跟這類平臺溝通的情況是,這部分站崗的利息,一般是借款人負責支出的。也有部分資產端,跟活期平臺合作,是按資金按天計息的,比如談好的利息成本是 18%,那麼一天大概就是萬三的成本,資金你使用一天,就付萬三的利息。

當你歸還本金的時候,利息計算結束。當然,這部分的利息,一般都是提前預付的,比如提前預付一個月的利息,結算的時候再核對,這樣對平臺和投資人來說,也不會出現利息沒有辦法兌付的事情。

上面寫的好像很復雜,我還是具體舉個例子把:

小七投資瞭 100 塊活期,這 100 塊系統給他匹配瞭 30 塊房貸,40 塊車貸,30 塊現金貸。第五天他需要用 50 塊,申請贖回,那麼系統會把這些債權先拆分,然後假設拆分剩 10 塊房貸,40 塊車貸給小七繼續持有,剩餘的放回大的債券池裡,等下一個投資人投資的時候,再匹配這剩下的 50 給他。(好像跟前面的比也差不多難懂 ~~)

目前有些平臺是可以 T+0 到賬的,有些是 T+1,一個是跟第三方支付是否支持有關系,第二個就是他是否墊資也有關系。像我知道深圳某活期平臺,每天活期的取現是有上限金額的,這意味者他可能本身就準備瞭這些準備金,作為活期周轉用。

再說說活期平臺的利息成本,其實我個人覺得,活期平臺的利息成本是不低的。因為目前第三方支付會收取每一筆充值費用千一到千二左右的充值費用,如果申請提現,則需要 1-2 塊一筆的下發費用。那麼如果有這麼一個極端的用戶,每天都充值提現充值提現,按 1 萬來計算,可能一個月的綜合成本在 400 左右,按年劃算,可能都在 50% 瞭。

當然,大部分活期平臺為瞭防止用戶這樣頻繁的提現,會設置一些提現的門檻,比如 T+1,比如提現每一筆收取提現費,從而降低支付支出。更有些平臺把活期當成定期在運營,隻要退出一次,再重新購買,收益可能直接折半,這是比較狠的,也是比較創新的一招。

作為我來說,我會放一些資金放在活期做臨時資金,總比銀行強,所以我自己也總結瞭一些選擇活期平臺的方法,大傢可以參考下:

1、背景要相對來說強大。說白瞭就是有爹的平臺,相對來說,他不太容易出現擠兌,而且就算擠兌,背景也能夠支撐風險。(雖然背景也有垮臺的時候 ~)

2、債權必須清晰。有部分平臺我上面也提過瞭,基本上你投資後看不到你任何債權信息,合同上也沒有跟直接借款人的借款協議,這種其實是不太穩妥的,可能分分鐘就被平臺拿作他用。

其實我就知道業內有些活期平臺,平臺老板就拿資金去炒股、炒房、過橋。對他們來說,隻要資金鏈不斷,就無所謂。但對於投資人來說,一定要查看自己投資的借款合同,能看到真實匹配的借款人,這樣從一定程度來說,降低瞭自融的風險,最少你的資金去向是清楚的。

平臺就算惡意作假,也需要花大成本。而且還有個訣竅, 是你可以通過多次投資和提現,來觀察每一次債權的合同是否有變化,如果一直是同一個債權,那可能你就要小心瞭。

以上就是對活期產品的一個總結,可能關於債權分割這塊的內容大傢看不太懂。沒關系,看最後面兩段就行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