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 30 歲之前順利賺到一千萬

07-15

" 你和有錢人差的不隻是錢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一個窮逼,上周我做瞭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我沒有套著黑絲襪去搶銀行,

沒有買光小區福彩店的所有彩票,

更沒有發帖公開出售自己的不動產:

心、肝、脾、肺、腎。

而是在微信上,向富豪朋友們提瞭一個問題:

你是如何在 30 歲前賺到一千萬?

你覺得這一千萬對生活有什麼改變?

前段時間,知乎上有種流行的說法是:

一個人隻有賺到 100 萬,才能擺脫各種壓力,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

那麼,賺上人生中的首個一千萬,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

被提問的人,分別是我的高中、研究生同學,與偶然認識的朋友,

年齡在 30 歲左右。

我相信他們的真誠。

但他們的答案,亮瞎瞭我的雙眼。

這些答案的共同點是:

對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他們基本無感。

一個朋友說,

他印象最深的,其實是賺到人生的第一個六萬," 驚喜極瞭 "。

這個朋友是一傢自媒體公司的 CEO,

我猜想,他這個六萬,應該是創業初期最大的一次廣告收入;

一個朋友說,

他們是傢小型公司,沒有請會計,一直在囤貨賣貨,偶然有天發現,凈資產已經過千萬。

還有一位朋友稱,

在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裡,雖然自己有瞭千萬資產,但感覺還在屌絲邊緣徘徊,

他覺得時間自由比財富自由更可貴。

沒有芒果臺裡那種有錢人的奢華與糜爛,

這些回答是不是令人有些失望?

但反過來分析,它們不正是一種 " 富人思維 " 嗎?

要想快速成為一個有錢人,首先你得把金錢當作副產品。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永遠不會虧錢,

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你就能賺想象不到的錢。

比如我那位新媒體公司 CEO 的朋友,

最開始,他是在業餘時間做微信,

每天下班回來,就窩在深圳的出租房裡寫文章,用盡各種手段吸粉,

前三年,沒有賺到一分錢,

那時候有朋友見過他,好同情,都想請他吃飯。

但他真的太熱愛新媒體瞭,所以他一直堅持瞭下來。

到第四年,他的事業開始大爆發,

現在,他的公司已經是新媒體領域響當當的品牌,還開瞭分公司。

這樣關註於事業本身的人,真的不會對如何賺到一千萬太在意。

而當你超越瞭錢,致力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要想快速成為一個有錢人,其次你不能太勤奮。

網絡上不是有種說法嘛?

現在的賺錢,至少可以分為三種體位:

站著賺錢、坐著賺錢、躺著賺錢。

站著賺錢,就是用辛苦賺錢;坐著賺錢,就是用經營方式賺錢;躺著賺錢,就是用資本賺錢。

《經濟學人》上也有一篇文章說,富人們的休閑時間開始越來越多瞭。

為嘛?

道理很簡單,當你財富達到一定水平後,你就可以依靠資本、才智,甚至是投機思維賺錢。

我采訪的這幾位朋友,無一例外,他們朋友圈裡的主要內容,都是各種休閑與健身活動。

要想成為一個有錢人,你必須得擺脫低水平的勤奮。

時間自由比財富自由更可貴,

拓寬致富思維,遠比埋頭苦幹更重要。

要想快速成為一個有錢人,最後你必須有足夠的危機感。

很少有人關註富人業餘時間做瞭什麼,

其實,業餘時間決定瞭人與人的差距。

當我們在自駕、玩手機甚至約炮的時候,

很多有錢人都在學習。

他們在知識和信息上特別有危機感,

他們覺得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格局,才能看得更遠。

我前面提問的一個朋友,

是國內一所 985 高校的廣告學碩士研究生,

畢業後跨行去做瞭金融版編輯,苦啃各種經濟學著作,

創業成功後,又去北大商學院進修。

他說,

學習就是一門修行。

另一個采訪對象也說,

感覺自己還像屌絲。

有錢人總是看到自己的不足,

窮人總是滿足於眼前的茍且,

這就是富人和窮人的差別。

其實,

大部分有錢人的致富經歷,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傳奇。

他們或許熱愛錢,但錢一定不是他們生活的中心;

他們不是懶人,但他們一定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勤奮,

他們獲得瞭財務的自由,但他們更渴望知識和視野的自由。

所有有錢人的相似特質是:

執著而專註,努力而聰明,從不給自己設定過多的舒適區。

他們正是因為這樣,才在 30 歲前順利賺到瞭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

當你執著、聰明,把握當下看到未來,你就會擁有你意想不到的財富。

這樣的品質其實你也有,

隻是你不願去日復一日地累加,

所以你永遠沒有爆發的那一天。

窮,其實並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窮。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