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巴以沖突再度升級。阿拉伯國傢聯盟(阿盟)宣佈將於 26 日召開部長級緊急會議,商討近期巴以局勢。
半個多世紀以來,巴以沖突悲劇不斷上演。然而,歷史一再證明,暴力與沖突非但不能帶來和平,隻能加深矛盾,讓和平越走越遠。
【新聞事實】
7 月 14 日,3 名以色列警察在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耶路撒冷老城聖地外區域遭槍擊,其中兩人身亡。事發後,以色列一度封鎖阿克薩清真寺,禁止穆斯林前往禮拜。
16 日,以警方逐漸開放位於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但在入口處加裝金屬探測門和攝像頭。
以方加裝金屬探測門的做法引起巴勒斯坦方面的不滿和抗議。巴以沖突不斷升級,造成多人傷亡。同時,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宣佈,停止與以色列政府在各個級別的聯系,其中包括關乎彼此的安全協同。
7 月 22 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以西,巴勒斯坦示威者與以色列軍隊沖突。 (新華社 / 法新)
中東問題四方委員會(聯合國、歐盟、美國和俄羅斯)22 日發表聲明說,“鑒於耶路撒冷宗教地址的極度敏感及維護安全的必要,我們呼籲有關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挑釁行為,降低局勢緊張程度”。
【深度分析】
此次巴以沖突的焦點是金屬探測門,但巴以沖突的根源在於領土爭端。根據國際社會承認的“兩國方案”,耶路撒冷老城區屬於巴勒斯坦國國土。因此,巴方認為,以色列無權在巴方領土安裝金屬探測門,認為此舉損害瞭巴方主權。
而以方則聲稱,發生以色列警察被打死事件之後,保護以方人員安全刻不容緩。
7 月 21 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中)召開緊急會議。 (新華社 / 法新)
因特殊政治和地理原因,巴以雙方在安全、稅收、能源乃至醫療、教育等方面利益交錯。巴政府在代收稅款和電力供應等方面依賴以色列。但在維護巴以地區共同安全上,以方則有賴於巴方的協同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阿巴斯宣佈停止與以色列的聯系,是希望以此迫使以方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問題的最終解決,恐怕還離不開國際社會的斡旋和相關方的接觸與談判。
【第一評論】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 —— 世人常這樣描繪這座城市。
由於敏感的歷史、宗教原因和復雜的現狀,耶路撒冷屢屢成為雙方摩擦的最前線,甚至是引爆大規模沖突的著火點。流血沖突再次提醒世人,世界上仍有一個傷口在流血,那裡的人們熱切期盼和平的陽光。
但暴力沖突無法帶來陽光,隻能讓傷口一次次撕裂,痛苦加深。政治解決才是巴以問題的根本出路,而這也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
7 月 23 日,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參加抗議,反對以色列近期對耶路撒冷老城穆斯林“尊貴禁地”(以色列稱為聖殿山)采取的行動。 ( 新華社發(盧埃 · 薩巴巴攝) )
【背景鏈接】
7 月 16 日,以警方在通往聖地的入口加裝金屬探測門和攝像頭,招致穆斯林群體不滿並引發沖突。
7 月 20 日晚,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軍警在耶路撒冷老城獅門外發生沖突,造成至少 42 名巴勒斯坦人、5 名以色列軍警受傷。
7 月 21 日,巴勒斯坦人在多個地點舉行名為“憤怒周五”的抗議活動,並與以色列軍警爆發沖突,造成至少 3 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約 450 人受傷。這是巴以持續一周沖突中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天。
7 月 21 日,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老城外抗議。 (新華社 / 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