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互相傷害,歐盟或中東會“躺槍”嗎?

07-31

新聞事件

繼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之後,美國參議院 7 月 27 日同樣以接近全票的結果通過瞭一項對俄羅斯、伊朗和朝鮮三國的制裁議案。作為回應,俄外交部當天在一份聲明中宣佈,俄方要求美方在 9 月 1 日前將駐俄外交官和工作人員減少至 455 人(預計 755 名工作人員被迫撤離俄羅斯),並將自 8 月 1 日起關閉美方設在莫斯科郊外的度假屋以及倉庫設施。

▲ 7 月 30 日,普京在莫斯科檢閱儀仗隊。(《紐約時報》)

專傢點評

戚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

美俄近期爭端的進一步升級,足以證明華盛頓疑俄、憎俄、反俄的保守主義勢力相當強大且根深蒂固,這些勢力不僅僅局限於國會,也廣泛分佈在國務院、軍方、智庫與商界精英團體之中。他們對於特朗普 " 通俄門 " 以及大選黑客事件耿耿於懷,必然難以容忍特朗普希望改善美俄關系的做法。克裡姆林宮對此也有深刻認識,必然不會放下身段,軟化立場,"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 的對抗將持續。

▲ 7 月 7 日,特朗普(右)與普京在德國漢堡 G20 峰會期間舉行會談。(英國《金融時報》)

有評論認為,美俄制裁升級,存在俄羅斯遷怒於歐盟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反而會比較小。原因在於,其一,對於此次美俄沖突,歐盟一直難以形成統一的聲音,歐盟也不願意美國率領北約進一步將俄羅斯逼入墻角;其二,俄羅斯需要外交生存空間,也需要外交回旋餘地,如果在這個階段再與歐盟徹底鬧僵,那麼克裡姆林宮在未來可打的牌就已經大大減少瞭;其三,在國際油氣持續低價的現實面前,經濟已經飽受重創的俄羅斯實在不能承受失去歐盟大客戶的代價。

就全球來說,美俄沖突的加劇,可能會導致全球政治的進一步支離破碎。尤其在中東地區,美俄兩國在當地都擁有廣泛的影響力,美俄如果不能展開大國協調,那麼當地恢復和平的進程就存在停滯乃至破裂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路透社 7 月 31 日報道,普京 7 月 30 日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采訪時說,美國必須在 9 月 1 日前,將其外交與技術人員裁減 755 人。

他說:" 有 1000 多名工作人員,包括外交官和其他工作人員在俄羅斯工作,其中 755 人必須停止在俄羅斯聯邦的活動。"

▲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新館(維基百科)

莫斯科 7 月 28 日稱,9 月 1 日前,美國要將其駐俄羅斯外交人員減少到 455 人。該數量與去年 12 月華盛頓驅逐 35 名俄羅斯外交官之後留在美國的俄羅斯外交官人數相當。

7 月 28 日,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大使館官員稱,大使館在俄羅斯雇用瞭大約 1100 名外交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

另據俄羅斯衛星網 7 月 31 日報道稱,普京表示,莫斯科早已期待希望俄美關系得到改善,但顯然局勢不會很快改變。

普京說:" 俄羅斯曾多次提出與美國合作,共同打擊網絡犯罪,但是我們隻聽到毫無根據的指責。"

俄總統普京表示,美國駐俄外交機構人數減少 755 人,這能讓美方明顯感覺到(俄方的回應態度)。

(以上言論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