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332- 兩岸探親
作者:小米桶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大綠
探親導讀 + 往事 來自地球知識局 00:00 08:04
1964 年,蔣介石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他自感時日無多,雖立誓要把他從大陸帶來的幾百萬國軍再送回去,無奈反攻計劃一再擱淺,返鄉逐漸淪落成一個殘夢。
1975 年 4 月 5 日,蔣介石去世。據說這一夜臺北風雨交加,臺北一所古寺又發大火,也許這真是他客死異鄉之悔恨在世間最後的激蕩。
蔣中正遺像
2008 年以前經常懸掛於
學校或軍營等公眾場所
追隨老蔣來到臺灣的人們,再見傢人的希望也變得越來越渺茫。直到 1987 年,他們才得到瞭回傢的機會。1987-2017,兩岸開放探親的這 30 年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淒風苦雨。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重溫兩岸開放探親 30 年的來龍去脈。
隔絕
4 月 16 日,老蔣的棺槨在宏大車隊的護送下,送至位於大溪陵寢暫厝(cu ò)(暫厝是閩南語中,停放或者淺埋等待日後改葬的意思),等待日後 " 反攻大陸 " 成功後再回南京奉安。
跪著送別老蔣的臺灣民眾
其實在老蔣去世的三年前,已將統治臺灣的實權交給兒子蔣經國。對岸復出掌舵的鄧小平恰與蔣經國在前蘇聯曾是同窗。為瞭能盡早結束臺海兩岸的對峙,鄧小平曾嘗試透過留在大陸的國民黨元老與蔣經國交流。
可惜蔣經國不僅不予理會,還親口告訴美國記者:" 跟共產黨接觸,就是自殺行為。"
1954 年的父子二人
1978 年 12 月,中美宣佈建交。1979 年 1 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發佈第五次《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實現兩岸統一 ",並宣佈結束對金門已進行二十年的炮擊。
這一切舉動已經向臺灣釋放瞭最大的善意,但還是沒能讓蔣經國轉變態度,依然宣稱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與對岸交涉。他甚至也不會放棄動用武力打回大陸的企圖。這一政策,在 1979 年被國民黨中常委詳細擬定成 " 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 的 " 三不政策 "。
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
不過,蔣經國雖然在外交上對大陸仍然抱著不信任態度,實際上卻也沒有像他父親那樣,時刻進行戰爭的準備。在他掌權的期間,對臺灣的基礎設施以及工業升級進行瞭一系列的建設工程,總稱為 " 十大建設 ",確實起到瞭加速臺灣經濟發展的作用,為第一次經濟起飛做出貢獻。
臺灣十大建設
1945 年 -1950 年間,中國大陸各地粗略估計有一百二十萬左右軍民遷入臺灣。其中主要有各級政府公務員、文化科技人員、教師等,但人數最多的是軍人。在那樣大時代背景下,這些曾經盼望有朝一日還能返回故鄉,與親人團聚的人們,在兩岸冰封的歲月裡逐漸老去。
十大建設時的蔣經國與老榮民們
其中不乏有名人能將妻兒安置在海外或者是香港,不時得以相見,例如張大千。也不乏日後有能力者,如星雲法師,可以轉道日本與老母親團聚。有經商小富者即便無法相見,也能輾轉由香港帶來傢書。這些都屬於 " 有辦法 " 的幸運兒,對於大多數普通軍人來說這樣的方法並不現實。
這批人多出生在民國早期時局動蕩的年代。他們年輕時因從軍而失學,除瞭戰鬥技能外別無其它所長。而後跟隨國民黨來臺後,為 " 反攻 " 而留在軍隊的時間又被延長。一般的士兵要在 40 歲以後才能退伍,士官更要等到 50 歲以後才能退伍。
作者親自去探訪過的一座臺北眷村
即便退伍成瞭 " 榮譽國民 ",由於長期脫離社會,他們大多都沒有在社會上謀生的能力。無力謀生的他們繼續參加政府組織的 " 安置計劃 ",做墾荒或者修路的工作。蔣經國時代著名的十大建設和其餘註入曾文水庫、雪山隧道、武林農場、清境農場這些民生與農林工程,都有他們辛勤勞動的身影。
如圖
例如在臺灣第一條東西橫貫的中橫公路建設時,就是由榮民組成爆破工程隊,在原始森林和崇山絕壁中一點點鑿琢。至公路完成時,共有兩百二十五位榮民喪生,令人嘆息。
橫貫東西的中橫公路
就這樣,榮民從青年到壯年的人生歲月流逝,當他們真正用勞動贖回自由之身時,很多都處於 " 又老又窮,無妻無宅 " 的窘境。當時的退伍輔導會,對他們的安排才從 " 就學 " 開始。可對於早已偏離社會軌道的榮民而言,重新開始就學又談何容易。
這些從大陸來的國軍將士,歷經蔣傢兩世王朝,先為士兵,後為勞工,成瞭戰爭年代的犧牲品。
作者探訪的一位老榮民
思鄉
" 背井離鄉,孤苦一生 " 的經歷,讓榮民成為臺灣社會最邊緣的一部分。他們有人難耐寂寞而自殺,有人不甘受窮而犯罪。臺灣人戲稱他們為 " 老芋仔 ",用來區別那些有錢有勢的外省人。" 老芋仔 " 們生活在眷村老舊的房舍內,逢年過節隻能湊在一起,聽一出京劇《四郎探母》,癡癡地老淚橫流。甚至發生過有人在酩酊大醉後,便舉槍自殺的事例。
當蔣經國還在臺上高喊 " 三不 " 政策的時候," 返鄉 " 的思潮早已在民間蔓延。榮民們穿上印有 " 想傢 "、" 媽媽我好想你 " 的衣服,唱著 " 母親你在何方 ",舉著 " 回傢找爹娘 " 的標語,在臺北街市上奔走。
1984 年,輾轉至香港打工的北京人田圻暢,成立瞭一個名叫 " 香港博愛事務所 " 的機構,私下傳遞兩岸尋親的信件,或為尋親者提供團聚地點。田圻暢一直秘密的做瞭十二年,傳遞上萬封傢信,安排近千人團聚,看盡兩岸隔絕的悲哀。
1986 年,臺灣的中華航空 334 號貨機由駕駛員王錫爵劫持,降落在廣州白雲機場。王錫爵是四川遂寧人,國民黨空軍軍校畢業,後隨軍到臺灣,並成為國軍功勛飛行員。他坦言自己很想念大陸的山河與親人,才拼死劫機完成瞭 " 兩岸第一次直航 ",轟動一時。
涉事的華航貨機
1987 年 4 月,來自湖北房縣的老兵何文德在臺北成立瞭 " 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 ",以發放傳單,舉辦集會等方式,希望能引起當局的回應。促進會骨幹之一,寧波老兵薑思章在傳單中寫到:" 我們隻求父母「生」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 "。
何文德
" 外省人返鄉促進會 " 的行動,確實在社會上引發相當大的回響。但對此國民黨的高層卻還是采取保守態度,表明兩岸民間通郵和探親計劃,現階段不能考慮。蔣經國對於老兵們的各種遊行抗議,也隻是表示管制時不要傷人。
此事已成僵局,直到一個新興政治勢力的加入,才出現轉機。
這個新興的政治勢力,就是在 1986 年創黨的民進黨。返鄉促進會的領導何文德,在活動初期就接觸過民進黨的幾位創始人,並且在他們的指導下,把返鄉活動辦得更正式。
他們開始對意願返鄉者開始登記;接洽國際紅十字會、聯合國人權組織等有影響力的機構,對國民黨施壓;設立尋親信箱,鼓勵榮民寫信回傢;在臺北舉辦各種造勢宣傳活動,邀請政界名人參加;取得瞭社會對榮民們普遍的同情。
隨著返鄉活動的壯大,國民黨保守派強硬的態度有所松動。後又有馬英九、趙少康、宋楚瑜等國民黨內開明人士對蔣經國進言,直陳榮民思鄉無日無之,日久恐怕生變。此時的蔣經國已是老病纏身,坐在輪椅上與時間賽跑,終於趕在他去世的前三個月中,宣佈向大陸開放探親。
老病纏身的經國
同時期的小平同志
返鄉
隨著 1987 年 7 月臺灣解嚴,10 月赴允許大陸探親的公告也很快發佈。臺灣社會完全沸騰,籠罩島嶼 38 年的鐵幕與冰山就此煙消雲散。思親欲狂的人們,11 月 2 號凌晨踩破瞭準備開放受理探親辦公室的大門,十萬份申請表,兩周內就被索取一空。
平日裡省吃儉用的老榮民們,為瞭回傢探親,將平日舍不得吃的用的東西塞滿瞭行李,還有人帶上金飾和傢電。滿滿當當的包裹裡,滿是他們幾十年離傢的淚水和思念。
彼時雖開放探親,但還沒有實現直航。這些延綿不斷的返鄉人流,沿著桃園中正機場到香港啟德機場,再到紅磡火車站,踏上返回內地的火車。
1988 年 1 月 13 日,蔣經國突然大量吐血後身亡。小蔣死後也按照老蔣的方式,暫厝於大溪陵寢,與慈湖陵寢僅兩公裡之隔。坊間傳言正是由於他們二人沒有入土,使得後代男丁皆是短壽,後雖有遷葬聲不斷,都是沒有下文。蔣傢父子何日踏上歸鄉之路,便是後人的任務瞭。
兩岸開放探親 30 周年,回過頭來再看這段歷程,其意義多麼重大不言而喻。因為榮民族群本身,便是兩岸關系的活化石。榮民與故鄉的關聯,自 1949 年開始便被冰封,最終在無數親情的感召下,終於突破對立的僵局,也打破瞭內戰的危機。跟隨而來的,是觀光、通航、通商、留學等一系列的交流。
如今各黨爭功,皆把開放探親攬為自己的功勞。殊不知民進黨當初,也無非是為反國民黨而起。在他們眼裡這些外省人,能走的自然比留下來要好;國民黨則是因為民心盡失,無力控制兩岸關系,隻得 " 俯從民意 "。政治的算計遠遠多於 " 為民謀福祉,促兩岸和平統一的初心 "。
無論如何,孤苦的榮民一手創造瞭歷史,為自己找到瞭回傢的路,更為兩岸奠定下和解與交融的基礎。
鄉愁從郵票變成墳墓,鄉愁從山路變成海峽。今天的我們,似乎隻有從詩歌中尋覓當年的情深意切。可是有一個人,明年他離開傢鄉也滿 38 年,再等下去,他也許會成兩岸隔絕最久的經歷者。他的名字,叫做林毅夫。
林毅夫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
國傢: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