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份北極政策白皮書,傳遞出重大信息!

01-27

中國對北極的四點政策原則體現瞭一種誠意,目的是追求在北極地區實現和平和合作。如果從更深入層面來看,顯然這是習近平主席倡導的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思想的又一具體實踐,是中國為推動全球治理良性發展而做出的新貢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6 日發表瞭首份《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明確表達瞭 " 中國是北極的利益攸關方 " 這一立場,表示堅持本著 " 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 " 的基本原則參與北極事務,並提出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五項主要政策主張,以實現 " 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和參與治理北極 " 的政策目標。

眾所周知,北極長期是國際地區的熱點,中國作為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傢之一,作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國,此時發佈首份北極政策白皮書,顯然不同尋常。

北極為什麼很重要?

從自然地理上看,北極是一片以海洋為主、涵蓋周邊群島以及大陸邊緣地區組成的一個區域,大部分地區常年為冰蓋所覆蓋。因為常年嚴寒,人類在北極的生產活動嚴重受限,所以在工業化初期,北極豐富的資源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太多興趣,當時在這一地區更多進行的是探險和地質水文勘探活動。

二戰開始後,由於北極的氣象直接影響到北大西洋和歐洲北部,對於規劃軍事行動意義重大,當時同盟國和納粹德國開始瞭一場極地爭奪戰,隻是限於當時的科技條件,這個爭奪的規模很小。

到瞭冷戰美蘇對峙時期,北極的重要意義迅速攀升。作為地球的 " 頂端 ",北極是從歐洲大陸飛向美洲的最短距離,在人類科技尤其是航空和航海技術的大發展條件下,對峙一方如果能夠控制北極地區,無疑可以使得自己保持對另一方的有效打擊。在這一時期,美蘇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在北極地區穿梭航行,雙方都時不時通過潛艇在極點破冰上浮,來顯示自己的戰略打擊能力。

如今冷戰雖已結束,大國博弈仍然存在,北極不管是從氣象還是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其獨特的軍事價值隻有增強沒有減弱。此外,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和氣候變暖,北冰洋的冰蓋不斷縮小,那麼經過北冰洋將太平洋和大西洋連接起來的航道就成為一種現實,相較於通過印度洋和蘇伊士運河,北極航道能夠大大縮短航程和船期。更重要的是,北極航道還可以規避常年處於不穩定狀態的中東地區和日趨 " 擁堵 " 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無疑能對地緣戰略產生一定影響。

另外,由於極地特殊屬性,這裡大氣和地磁活動都存在著在別的地區難以觀測到的一系列現象,極地生物圈也存在著其他地方沒有的獨特性,這些對於科學研究也有重要價值。

今天北極的現狀什麼樣?

早期的北極開發活動因為客觀條件限制非常有限,直到 1920 年相關各國才簽署瞭一個《斯瓦爾巴條約》。根據這一條約,地處北冰洋深處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主權歸屬挪威王國,但是這個群島實行非軍事化,自然資源由締約國平等共享,在尊重挪威主權的情況下,締約國都有權利進入這個群島進行挪威法律許可范圍內的各種生產經營和科研活動。條約簽署後的幾十年裡,各國除瞭漁業和科考活動之外,真正進入群島開發資源的隻有挪威和蘇聯,它們各自開發瞭一個煤礦。

冷戰後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使得北極成為大國博弈的一個熱點。除瞭因為科技發展使得北極的自然資源開發逐步具備經濟可行性外,更是因為北極航路不僅具有經濟潛力,還有潛在的地緣影響力。比如,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 2007 年使用深潛器將一面俄羅斯國旗插入瞭北極點的洋底海床,2016 年正式宣佈成立北極部隊強化對北極的控制。加拿大,挪威等北冰洋沿岸國傢也毫不示弱,分別做出瞭各自的部署。美國則從來沒有放松過對北冰洋最重要出口——白令海峽的控制,在阿拉斯加部署瞭相當的預警部隊。

由於《斯瓦爾巴條約》僅限於一小片北極地區,其餘與北極利益相關的國傢的活動隻能通過 1996 年成立的北極理事會進行協調。值得一提的是,中國 1925 年後加入《斯瓦爾巴條約》,賦予瞭中國今天進入這一地區進行相關活動的合法權利,並且於 2004 年在群島上建立瞭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 " 黃河 " 站。中國在 2013 年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怎麼解讀中國的北極政策?

作為依照《斯瓦爾巴條約》享有在極地開展活動的國傢,中國在首份白皮書中將自身定位為 " 北極利益攸關國 " 是於法有據的,更是現實狀態。另外,根據現行的《聯合國海洋法》體系,中國的船舶顯然享有通行北極航線的權利。

中國在兩年前就提出瞭 " 冰上絲綢之路 ",這一構想是基於這樣一種現實: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 " 世界工廠 ",中國有著大量的對歐貿易和對其他地區大西洋港口的貿易需求。早在 2013 年,中遠海運集團旗下 " 永盛 " 輪就幾次經過東北航線抵達瞭歐洲,其後也有若幹中國船舶通過這條航線到達瞭歐洲,充分證明瞭這條航線對中國的價值和潛力。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自然資源之豐富程度可謂 " 天下無雙 "。據估計,俄羅斯在北極洋底的大陸架邊界區域的石油儲量可能有 90 億至 100 億噸。但是,面對人煙稀少、自然環境惡劣的現實狀況,俄羅斯要想開發這些自然資源,不僅技術難度大,成本也很高昂,必須引入大量外資及技術合作。中國既有對這些資源的現實需求,同時還有相對充裕的資金和相當的科技水平,與俄羅斯在資源開發方面的合作空間巨大。

但是與其他爭奪北極的國傢不同,中國對北極權利的主張完全是以和平和開發為目的,因此中國提出瞭 " 尊重 " 和 " 合作 " 的原則,強調既尊重北極國傢在北極享有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尊重北極土著人的傳統和文化,也尊重北極域外國傢依法在北極開展活動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國際社會在北極的整體利益。在這個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建立一種 " 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 " 的合作關系,進而實現 " 共贏 " 與 " 可持續 " 發展。

從操作層面來說,中國對北極的這四項政策原則,是有內在邏輯的,體現瞭一種誠意,目的是追求在北極地區實現和平和合作。如果從更深入的層面來看,顯然這是習近平主席倡導的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思想的又一具體實踐,是中國為推動全球治理良性發展而做出的新貢獻。

這份北極政策白皮書讓世界看到: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正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身份,遵循國際法框架為全球治理提供公共產品,對攸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共同命運的北極問題,貢獻自己的方法和智慧,從而給北極實現永續發展註入瞭正能量。

(作者為 " 環球銳評 " 特約評論員,雲南財經大學 " 一帶一路 " 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歡迎發表評論,期待您的真知灼見!

小貼士

【長按點擊下圖 " 環球銳評 " 二維碼,存儲到手機,然後點擊微信掃一掃,選擇 " 從相冊選取二維碼 ",再選中剛剛存下的的二維碼,即可瞬間訂閱 " 環球銳評 " 公眾號啦】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