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極致:美軍尋求輕武器使用的新型可燃彈殼

02-24

近日,美國政府在 SBIR(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網站上公佈瞭為美國陸軍尋求新型彈藥的招標計劃——新一代輕武器的可燃彈殼。

此舉是為德事隆集團(Textron)正在研發的埋頭彈機槍(LSAT)尋求更加先進的彈藥方案。顯然美軍並不滿足與現階段推出的聚合物彈殼,追求更加極致的輕量化。

正如招標名字所提到的,美國陸軍正在尋找一種新型材料來取代輕武器彈藥的金屬彈殼。首先,它應該是一種疏水性聚合物材料,可以制作成彈殼形狀;這種材料必須完全可燃,發射後不會留下任何殘留物;這種材料顯然也應該是無毒的,無論是平時狀態還是點燃後產生煙霧。圖為現在的 LSAT 機槍所用的埋頭彈,采用的是聚合物彈殼。

此外,美軍還要求彈藥的重量必須減少達到 50%,與目前現役的彈藥相比,彈道性能更好或相當,而且制造應該更加簡單,成本也更低廉,同時不會犧牲穿甲性能,並滿足長期儲存的需要。顯然這個真是一個理想化的目標,在技術方面有很多難題。圖為 LSAT 機槍射擊後,留下的聚合物彈殼,註意金屬底火。

不過需要註意的是,如果美軍真的得到這樣的全可燃彈殼技術,那麼武器系統也必然要進行重新設計。由於全可燃彈殼在發射時無法起到傳統彈殼密封火藥燃氣的功能,所以如何保證發射全可燃彈藥時的彈膛氣密性,將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這是英國研制的 40mm 埋頭彈,盡管優點很多,但對旋轉彈膛的加工精度提出瞭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是 5.56mm 或 6.5mm 步槍來說,這樣的旋轉彈膛設計顯然是不合適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步兵火力強度不斷提升,所需彈藥數量也直線上升,士兵負載越來越重。為瞭確保美軍士兵能夠在 21 世紀保持壓倒性的優勢,減少士兵負載已經成為陸軍的當務之急。士兵最沉重的負擔就是他們的彈藥,通過輕質金屬取代銅制造彈殼,因為成本和技術限制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過去 50 多年間,世界各國嘗試用輕質聚合物取代黃銅制作彈殼,隻能減少 25% 的彈藥重量,並且無法保證彈道性能和滿足長期儲存的需要。可燃彈殼技術已經成功應用於大口徑彈藥,與傳統的金屬彈殼相比,可燃彈殼具有很多優勢,如:減少彈膛磨損;提高發射能量(可燃彈殼充當部分發射藥的功能);提高發射藥燃燒效率;降低回收成本;可燃彈殼可以在儲存、運輸、裝填時保護發射藥。

近來,在小口徑武器系統使用現有的氈合纖維可燃彈殼技術,以實現輕量化彈藥的研究引起各國的極大興趣。然而將氈化纖維技術應用到輕武器彈藥,取代傳統的銅 / 鋼彈殼還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技術障礙包括這種材料缺乏機械強度、高孔隙率、可燃樹脂容易被水和水蒸汽滲透、彈藥的運輸和使用安全等。圖為破碎的 120mm 坦克炮彈,現階段可燃彈殼的強度無法滿足輕武器的使用需要。

這個 SBIR 項目看起來簡單,其實涵蓋瞭材料學、物理、化學、設計、數據模擬、力學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和開發工作。如何尋找新型可燃聚合物,並優化小口徑彈殼的設計,並確定其生產可行性,每個都有很有挑戰性。

首先需要開發適用於輕武器的新型聚合物材料,並分析不同溫度、濕度和制造工藝下的燃燒殘餘物,尋找最佳可燃聚合物的配比。接下來還要對彈殼的生產工藝進行開發,選擇合適的彈殼外形,並進行綜合分析模擬,以驗證新型子彈的內外彈道性能。最後對可燃彈殼材料的機械和物理特性進行調查,並評估使用輕質全可燃彈殼子彈的槍械生產問題及可行性。

如果此項目成功,這種全可燃埋頭彈彈殼技術將廣泛應用於軍事和民用方面。包括輕武器(5.56mm、7.62mm、12.7mm)、中口徑火炮(20mm、25mm、30mm、40mm)以及大口徑火炮(60mm、81mm、105mm、120mm),民用狩獵、射擊競賽和執法機構使用的彈藥。

全可燃彈殼必須滿足的參數指標:彈殼完全可燃,燃燒後不應留下任何殘留物;彈殼應完全防水;制造相對容易;材料機械強度比目前大口徑彈藥的可燃彈殼要高 25%;新型彈藥的彈道性能與現有彈藥相當或更好;重量是傳統彈藥的 50%;材料完全無毒;能夠滿足標準操作需要;彈殼材料老化不能對性能或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在之前美軍曝光的復合材料彈殼子彈,現在可以看作是保守方案(參見 2017 年 11 月 28 日《美國復合材料彈殼子彈新動態 中國應該做什麼?》)。而本文提及的全可燃彈殼顯然是一種最激進的方案。這種 " 洋躍進 " 項目是否能夠順利完成,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人是原 SC 軍事貼圖區版主 hawk26,為大傢提供原創軍事內容,感謝大傢收看。用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或搜索 "hawk26 講武堂 " 微信公眾號,可以關註收聽,謝謝!

使用蘋果的各位壕,請點這個贊賞碼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