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武經總要》中記載有多種軍用箭支,其中用於弓的箭有點鋼箭、鐵骨麗錐箭、烏龍鐵脊箭、木撲頭箭、鳴鈴飛號箭、鳴鶻箭、火箭。
這些箭的用途各不相同,木撲頭箭是訓練用箭,從名字和插圖來看,其箭首部位安裝的大約是木珠;鳴鈴飛號箭和鳴鶻箭都屬於響箭,這種箭一般會附帶發聲裝置,射出後在空中會發出聲響,可以用來傳遞信號,由於插圖較為粗糙,因此無法確定這兩種箭的發聲裝置的形制;火箭在箭頭處裝有火藥,屬於燃燒性火器;點鋼箭、鐵骨麗錐箭、烏龍鐵脊箭均為普通箭矢,其箭鏃分別為菱形、倒刺型、蛇矛型。
宋代重視投射火力,弓弩手的數量很多,因此對於軍隊來說,制箭工藝非常重要。南宋華嶽所著的《翠微北征錄》中詳細地記錄瞭宋代的制箭工藝。書中說,當時的箭鏃有五種,分別為石蓮頭、鑿子頭、蕎麥棱、寸金鑿子、破甲錐,其中寸金鑿子、破甲錐的破甲性能最好。
這些箭鏃中,鑿子頭和寸金鑿子大約都是鐵鑿型箭鏃,蕎麥棱可能便是蛇矛型箭鏃,其餘兩種箭鏃的形制不明。鐵鑿型箭鏃在南宋時期應該屬於常見箭鏃,金國泰和年間也曾對武選時使用的箭做出規定,要求以竹子為桿,安裝大鑿頭鐵箭。東北地區的金國墓葬中出土過不少鑿頭形狀的鐵鏃,可能便是這種鑿頭箭瞭。
箭羽的材料有六種,分別為黑雕、白鷴、野雉、鴻鵠、鵝鸛、雁鶩,其中雉、鷴、雕翎最好,但後兩者比較稀少,因此實際制作時多用雉翎。箭桿有腦節、巴翎、腰間、通、天註五種,其中通和天註最好。箭桿的表面處理可以用山繭、采色、漆、桐油四種手段,其中漆法便於操作,成本也低,而粘翎的方式有漆、膠、兼膠走絲三種。
書中又說,箭鏃的重量不能超過三錢,太重則無法射遠,箭的全重不能超過十錢,太重則無法穿甲。這種說法是符合物理原理的,箭鏃太重的話,重心就靠前,射出去時容易下墜,因此無法射遠,而如果在箭鏃重量不變的情況下,整箭太重,那麼重心就會靠後,力會被分散掉,向前的穿透力就會不足。
華嶽說,宋軍裝備的箭有不少都存在諸如箭鏃太重、箭桿太粗、膠合不緊、箭羽容易脫落等毛病,遠不如金國。金國之所以武備精良,是因為軍器上都留有監造人員的名字,如果使用時遇到問題,官府就可以追究監造人員的責任,宋軍沒有這樣的追責機制,因此不少人為瞭趕工就粗制亂造。
雖然宋代的軍事著作中留下瞭不少關於弓箭的記錄,但宋代箭鏃的存世量並不大,因此如果要研究宋代的箭鏃,可以參考同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的裝備。遼、金、西夏三國都大量使用弓箭,宋會要輯稿中說,遼軍弓箭"以皮為弦,箭削樺為桿";曾鞏的隆平集中說,西夏兵長於騎射,用柳木做弓,皮為弦。東北地區出土過不少遼金時期的箭鏃,遼國箭鏃有燕尾形、鏟形、尖葉形等造型,同時還大量使用鳴鏑;金國箭鏃除瞭上文中說的鑿頭形外,還有燕尾形、鏟形、菱形。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皇帝禦用的弓箭長啥樣?
弓與弩的各自專用箭矢怎麼區分?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赫梯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佈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