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兵為什麼特別容易遭受戰爭精神創傷?

02-05

原標題 : 美國大兵為什麼特別容易遭受戰爭精神創傷?

有誰在意過士兵們的精神創傷?

1943 年 8 月 3 日,巴頓將軍在西西裡島陸軍醫院慰問傷員,住院的二等兵庫爾正沒精打采地坐在帳篷裡。被巴頓問及傷情時,庫爾聳瞭聳肩答道:" 我隻是緊張,不是受瞭什麼傷。" 然後又嘀咕瞭一句:" 我猜我是受不瞭瞭。"

庫爾說得不假,他的病歷上記錄著:" 神經功能焦慮狀態,嚴重程度中等。該士兵已兩次短期住院治療,重返部隊後又多次被送回,顯然不能再上前線。"

但是巴頓當場就氣炸瞭,他甩手抽瞭庫爾的下巴,大喊:" 不要接收這個沒種的混球,你馬上給我回前線!" 邊罵邊抓起庫爾的衣領拖他到帳篷門口,一腳把他踹瞭出去。庫爾並沒有因此返回前線,他正在高燒,還感染瞭瘧原蟲。

▲巴頓本來就是個暴脾氣

巴頓的暴怒也是事出有因,他剛剛聽到將領們抱怨兵力薄弱,懷疑有人假借疲勞躲在醫院裡。

當晚,他在日記中把庫爾描述為 " 我隊伍裡唯一的懦夫 ",並宣稱任何逃避軍人義務者都應以懦夫罪名受審甚至槍斃。這還嫌不夠,他又在給下級的指令中加瞭一條——嚴禁第七集團軍出現戰鬥疲勞。

可惜 " 懦夫 " 還真不隻庫爾一個,幾天後巴頓在另一個醫院又遇到二等兵保羅▪柏奈特,同樣的發燒、緊張失眠、精神萎靡,甚至連回答也差不多:" 我隻是緊張,我再也受不瞭那些炮擊瞭。"

巴頓再度爆發,除瞭扇耳光斥罵,他還掏出手槍威脅柏奈特說,如果不立刻回到前線,就一槍崩瞭他。

這事兒在軍中傳開來影響不小,艾森豪威爾知道後要求巴頓向被打的士兵道歉,甚至解除瞭他的指揮權近一年之久。直到 1944 年中,巴頓才重新回到歐洲戰場。

據說當年因為這件事羅斯福還收到不少支持巴頓的來信,人們相信士兵必須堅強起來,才能走出戰爭的地獄。但是如果穿越到今天,巴頓會被口水淹死,因為這兩個士兵很可能被診斷為 " 創傷後應激障礙 ",其主要病因是環境刺激,而不是個人性格弱點。

既然是環境刺激引發,那麼任何年代戰場上的士兵都可能出現這種病癥。確實,莎士比亞在《亨利四世》裡就有類似的描述。不過,對這種癥狀的看法和治療在不同的年代卻有天壤之別。

一戰:不是逃兵就是 " 神經有缺陷 "

在一戰中,大規模重武器的使用令軍中大范圍出現抽搐、癱瘓、失憶、甚至歇斯底裡等癥狀,成瞭當時著名的怪病。

▲一戰士兵

最初認為主要是槍炮的巨響令大腦損傷所致,你如果表現出類似狀,會被診斷為 " 炮彈休克癥 "。但是,沒有經受槍炮震驚的戰士也表現出同樣的癥狀。於是," 戰爭神經癥 " 這個術語很快代替瞭 " 炮彈休克癥 "。

患者很可能會在戰地醫院中接受可怕的電療,同時要忍受周圍的白眼,因為當時人們懷疑這種無從解釋的病癥其實隻是士兵是在裝病。

鼓吹裝病論的專傢約翰•考利爵士是英國政界的 VIP,他對偽裝、欺騙和誇大其詞零容忍,甚至不贊成女性護士護理這樣的兵。

即便沒人拿你當逃兵," 神經癥 " 這個詞也意味著人們認為你天性中有情緒弱點。換句話說,大傢覺得你神經脆弱,容易 " 震驚 "。既然是個體原因,當然篩查掉你們這些神經質就萬事大吉瞭。

於是,美國在 1940 年由精神分析學傢蘇利文設計瞭一個篩選項目,為二戰篩出瞭約 150 萬 " 精神不適宜 "(包括精神疾病甚至神經質)的士兵,取消瞭他們的服役資格。

二戰:這事兒不賴你,你隻是太疲勞瞭

如果你通過瞭篩選,走上戰場,那麼就是你基因好,天然勇士,天生打仗的料。結果就是更沒人關照軍隊中的疲勞和情緒失控瞭。

據估計,二戰中有精神問題的人數飆升至一戰的兩倍,陸軍中的比率最高,而醫務人員對此毫無準備。二戰期間,美國在後勤保障、武器設備,全社會動員乃至宣傳等方面都做得很出色,對比之下,對精神傷害的醫療救助嚴重缺乏。

醫務人員也是困惑得不行,不是都過瞭篩的,怎麼曾經表現勇敢的士兵也崩潰,篩查這事兒靠不靠譜?

1944 馬歇爾將軍取消瞭入伍前的精神缺陷篩查,因為精神疾病的發生率並沒減少。現在,醫生又給你的病癥起瞭個新名字:" 戰鬥疲勞 "。還配上瞭一句口號:每個人都有他的極限點。

▲馬歇爾將軍這是一次突破,

因為它承認癥狀可能發生在任何軍人身上

二戰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比一戰更廣泛頻繁,血肉之軀顯得無比脆弱。此外,士兵們長期滯留戰場,沒有喘息時間,更談不上和傢人團聚。被編制在很小的戰鬥群體中,令可以緩解心理困擾的社交機會大大縮減。

根據美軍的觀察和統計,上戰場 90 天左右,士兵會達到 " 戰鬥力高峰 "。這之後 " 戰鬥疲勞癥 " 的狀況就頻頻開始出現,除瞭發燒失眠等之外,還包括高亢、偏執、抑鬱、記憶喪失等。

雖然不再被當作 " 神經有缺陷 ",還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 " 戰鬥疲勞 " 從命名上就夠輕描淡寫的,不是疲勞麼?給你休息幾天,癥狀就會消失的。

所以,首選方案是讓受傷的士兵在戰區附近接受治療,以便迅速回到前線,大不瞭疲勞瞭再來休息,隻有嚴重的精神問題才被發送回國。你很可能經常往返於醫院和前線,如果遇到巴頓將軍這樣不信邪的,那就更悲催瞭。

▲法國海灘上的美軍士兵

二戰結束後,不少戰士的疲勞癥狀卻久不消解,痛苦延續到傢庭中。據跟蹤調查,1945 年底,29 歲以下退伍軍人的離婚率是平均水平的 3 倍。離婚的部分原因直接與戰鬥經歷有關。

近期的研究證明,精神創傷的癥狀可能持續 6-20 年,直至完全消失,有些甚至伴隨老兵長達 70 年。這些數據顯然遠不是 " 戰鬥疲勞 " 可以解釋的。

越戰:憋屈的退伍,遲到的創傷

1947 年,美國陸軍發佈瞭題為《灰色陰影》的紀錄片,專門介紹二戰期間精神疾病的成因和治療。

該片顯示沒有人對精神疾病有天然免疫能力,環境因素,特別是長時間面對死亡的威脅很可能導致精神疾病。真正認識上的飛躍還需要更多的戰爭和傷痛來推動,比如越戰。

▲越南戰爭

對於戰爭引發的心理疾病的相關研究來說,越南戰爭是一個分水嶺。成千上萬的士兵陷入 " 越戰綜合癥 " 的泥潭,然而這一次跟以前又不太一樣。

首先,在越戰中遭受精神創傷的話,會得到更先進的醫療救助。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教訓,加上心理學的發展,軍方這次從一開始就積極采取預防措施,為每個營地提供訓練有素的醫務人員,這在一開始是成功的,戰爭初期的精神疾病報告並不多。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越戰沒完沒瞭看不到希望,美國國內風起雲湧的反戰運動在 70 年代初期進入高潮。

▲點擊上方小程序即可觀看視頻

屠殺越軍,其實也深深刺激瞭美軍的心理

退伍軍人首當其沖地背瞭鍋。仗打輸瞭,精神受瞭刺激,回到傢鄉還要面對公眾的譴責、甚至侮辱,戰後幾年的美國社會對越南退伍軍人的接受度很低。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精神受創亟待恢復的軍人不得不獨自面對噩夢和抑鬱,羞愧自責,乃至自殺或傷害傢人。

▲反戰運動

好在社會層面的敵意並未阻止醫學領域的進展。

70 年代初,越戰老兵兼精神病學傢 Shatan 提出瞭 " 越南後綜合癥 " 的概念,認為如果不能處理好悲痛,總是活在過去記憶中的退伍軍人會發生延遲的創傷,一般高發在戰後 9 到 30 個月。

▲越戰美軍

對越戰軍人的研究有力地推進瞭一些精神疾病新概念的確立。經過退伍軍人和各界的努力,1980 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第一次提出瞭 " 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的概念,這一概念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

PTSD 在精神病學方面填補瞭一個重要的空白,其發病原因是個人遭受事件的結果,而不是源於個人的弱點。這個新術語也涵蓋瞭大屠殺幸存者和遭受性侵犯的婦女兒童、恐怖襲擊和其它災難性事件的情況。

它們的共性是:長時間不能從創傷中恢復、部分混亂的感官印象和凌亂片段回憶,記憶系統紊亂、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某種與過去事件類似的聲音,氣味和新聞報道都有可能引起觸發。

海灣戰爭:更多的規避手段,更高的補償

二戰之後的戰爭中,美軍戰鬥死亡人數穩步下降,而精神創傷索賠人數持續上升。這意味著,如果士兵參加的是 PTSD 診斷確立後的海灣戰爭或伊拉克戰爭,他們的精神狀態會更受關照,遭受創傷後也會獲得相應的補償。

1989 年,美國成立瞭 " 退伍軍人事務部 ",在這個部門的體系內運營著上百傢綜合醫院和幾十傢精神病專科醫院。

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估計,PTSD 在越戰退伍軍人中的發病率為 30%,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退伍軍人中的發病率大約為 11%-20%。

▲海灣戰爭中的美軍

道德困境與士兵信條

今天,人們對 PTSD 這個詞不再陌生,它頻繁出現在紀錄片、影視劇和書籍中,成為瞭文化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關註並理解退伍軍人的不幸境遇,加入與 PTSD 的鬥爭。

隨著醫學科技高速發展,美國軍方資助大量新技術來解決 PTSD 問題,比如神經刺激技術創新、神經芯片和新型藥物,可惜的是大部分不被理解的老兵已經離世。

另一方面,當今社會對 PTSD 的關註也包含瞭對道德困境的探討。在伊拉克出現的頻繁誤傷平民和兒童、虐俘,就導致有些士兵無法擺脫精神折磨。

▲反戰電影《野戰排》,1986 年

更多的研究表明,士兵陷入不相容的價值觀沖突也會導致 PTSD。與美國國防部合作的壓力疾病專傢們甚至曾得出過這樣的結論——殺人比自己受傷更為痛苦。好萊塢影星詹姆斯▪斯圖爾特在二戰中服役 4 年,因親自參與對德國城市的轟炸而深陷痛苦長達幾十年。

不論對戰爭造成的精神創傷如何理解,還是有不少戰爭親歷者堅定地認為——戰爭就是地獄,軍人必須勇敢堅強,必須相信所做的一切絕對必要!

- 作者簡介 -

葛澄,微信公眾號:冷熱軍史事(ID:militaryhistory)金戈鐵馬、炮聲隆隆,權力角逐、文明興衰。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觀看軍武視頻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明日軍武日歷:這孫子說得對吖!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