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驅逐艦 " 麥凱恩 " 號上個月 21 號在新加坡東部海域撞上商船,造成 10 名水兵死亡——這也是今年以來在太平洋海域發生的第四起美國軍艦碰撞事故。
頻發的事故震驚瞭美軍高層,開始進行全面調查。
而近日,一些美國高官承認,駐亞太地區的美國海軍近年來存在訓練不足和裝備維護不到位等問題,然而卻一直 " 帶病上崗 ",從而導致事故頻發。
新聞觀察:缺乏訓練與維護 水兵過度勞累
美國國會眾議院 7 號就海軍戰備情況舉行瞭聽證會。
在聽證會上,美國海軍作戰部副部長莫蘭表示說,多年來,他一直認為駐日本的第七艦隊是最高效、最有經驗、訓練最充分的部隊,因為他們執行任務的時間很多——但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判。
一同參加聽證會的政府問責局高官則表示,他在 2015 年的一份報告中發現,基地位於美國本土的軍艦大約有 40% 的時間用於進行訓練,20% 的時間接受維護,20% 的時間執行任務,其餘時間待命——然而,基地位於日本的第七艦隊軍艦有 33% 的時間接受維護,其餘 67% 的時間全部用來執行任務,導致軍艦上的水兵沒有專門的時間完成所需要的訓練,隻能在海上執行任務時 " 抽空 " 訓練。這些水兵在開始服役後每周平均需要工作 108 個小時,遠超海軍所規定的 80 小時,導致過度勞累。
新聞觀察:任務繁重 艦隊 " 帶病上崗 "
雖然第七艦隊早就存在水兵訓練不足和過度勞累的問題,但艦隊高層並未采取任何改正措施,從而埋下瞭極大的隱患。
而在另一方面,與 1998 年相比,平均每艘海軍艦艇的工作量都上升瞭 20%,派遣海外的時間也上升瞭 20%。今年以來,美軍在亞太地區軍事動作頻頻,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再到南亞地區軍演不斷,這使得位於西太平洋的艦艇開始越來越多地提交特別申請,要求在沒有達到維護要求或者相應證件不齊的情況下執行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海軍指揮官隻好用犧牲安全性來滿足頻繁的任務要求,最終導致瞭慘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