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拖延癥終於在新世紀初讓中國的“航母夢”圓瞭

02-25

眾所周知,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 " 遼寧 " 號的前身是俄羅斯時代紅海軍未建成的 " 瓦良格 " 號航空母艦,俄羅斯解體後從烏克蘭購買並拖回中國,在沉寂多年後進行瞭全面改裝,最終建造完成瞭具有中國特色的 " 遼寧 " 號航空母艦。在航空母艦回國的過程中,中國救撈部門的拖船隊發揮瞭重要作用。為什麼中國 " 航空母艦夢 " 是拖出來的呢?中國海軍在追求航空母艦進程中有過哪些波折?

中國海軍早在上世紀 70、80 年代就開始瞭航空母艦的預研工作,但如果獲得真正的航空母艦則可能使研制工作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為此,中國拖船隊曾經拖帶 5 條廢舊航空母艦,在此基礎上進行瞭測繪研究,為中國航空母艦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次拖帶航空母艦是 1985 年 6 月 11 日,上海救撈局 " 德平 " 輪將排水量 1.3 萬噸的澳大利亞報廢航空母艦 " 墨爾本 " 號從悉尼拖往廣州,使我軍第一次接觸到完整的航空母艦技術和實物。

第二次拖帶是 1995 年 3 月 1 日,上海救撈局 " 德意 " 輪將 3.5 萬噸的 " 本寧頓 " 號順利地從夏威夷拖帶到瞭印度阿郎拆船廠,為中國拖輪隊伍積累瞭豐富的大型航空母艦拖帶經驗。

第三次拖帶是 1998 年 10 月 8 日,廣州救撈局 " 穗救 201" 輪將排水量 4.2 萬噸級的俄羅斯 " 明斯克 " 號航空母艦從韓國麗水港拖帶到珠江口。

第四次拖帶是 2000 年 8 月 29 日,上海救撈局 " 德意 " 輪將 " 明斯克 " 號的姐妹艦 " 基輔 " 號航空母艦從冰天雪地的俄羅斯摩爾曼斯克港安全拖帶到瞭天津港。

第五次拖帶是 2001 年 11 月 1 日," 瓦良格 " 號在 11 艘外籍拖輪以及其他 12 艘救難、消防船的護航拖帶下,穿越連接歐亞長達 2800 米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並順利通過瞭長 32 千米、寬 650~3300 米、深 30~120 米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於 11 月 3 日進入愛琴海。2002 年 3 月 10 日,中國救撈人歷時 123 天終於完成瞭將 5.7 萬噸的無動力航空母艦平臺 " 瓦良格 " 號從黑海到大連港,在此基礎上,中國 " 航空母艦夢 " 終於開始瞭實質性的起步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