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武器出口大國,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其重要的客戶。不可否認,俄羅斯武器是中國軍隊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蘇 -27、蘇 -30 到現代級驅逐艦、基洛級潛艇再到 S-300 防空導彈,俄羅斯武器在解放軍各軍種中都曾發揮重要的作用。
▲俄羅斯 S-300 防空導彈(美聯社)
值得註意的是,隨著中俄在軍工技術上的此長彼消,近些年不斷有俄羅斯專傢呼籲俄軍應從中國這個 " 徒弟 " 手裡購買武器以及引進技術,以確保俄羅斯的軍力建設。那麼,中國有哪些俄羅斯急需的裝備和技術呢?
受油價下降拖累,俄羅斯大多數的裝備計劃都遭遇缺錢的困境。而與烏克蘭的關系惡化,以及因克裡米亞問題遭受西方國傢的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也令俄羅斯裝備的發展在資金和技術兩方面 " 雪上加霜 "。
同時,烏克蘭和西方的武器禁運和技術封鎖,不僅令俄羅斯的裝備發展計劃一再延期,而且成本也大幅上升。受到這一現象影響最大的當屬俄羅斯海軍。俄羅斯海軍的主力戰艦嚴重不足已經影響其戰備,俄羅斯《消息報》評論稱,中國可能是唯一能幫助俄羅斯海軍走出困境的夥伴國。
▲資料圖片:2017 年 6 月 18 日,參加中俄 " 海上聯合 -2017" 軍事演習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起航。
此前,俄羅斯軍艦的動力系統嚴重依賴烏克蘭與西方國傢,比如俄羅斯主力戰艦—— 22350 型和 11356 型護衛艦此前裝備的是烏克蘭生產的動力裝置。另外俄羅斯 " 暴徒 -M" 小型導彈艦使用的是德國的柴油發動機。在 2014 年因克裡米亞事件被德國 " 斷頓 " 後,俄羅斯選擇瞭中國生產的發動機作為德國發動機的替代者。
俄羅斯為瞭避免被烏克蘭和西方 " 卡脖子 ",早就未雨綢繆。俄軍方敦促 " 土星 " 科研生產聯合體為海軍制造國產發動機來代替烏克蘭產品。但是遠水難解近渴,俄羅斯軍工企業尚難預料的研發周期,再加上低迷的產能,導致俄海軍的換裝計劃可能需要等待非常長的時間,而且軍艦成本仍在不斷飆升。
▲ 2017 年 12 月 25 日,俄羅斯海軍最新護衛艦 " 馬卡羅夫 " 號正式交付。
根據俄羅斯的規劃,截至 2025 年,俄羅斯大約需要 50 艘新型護衛艦,其中包括 30 艘輕型護衛艦和 20 艘大型護衛艦。本來非常現實的規劃如今看起來卻像是天方夜譚。11356 和 22350 兩個護衛艦項目不僅遭遇到動力問題,在艦載防空系統上的建造上也陷入停滯。另外這些軍艦的造價也超出預期:11356 型起先的估價是 130 億盧佈(約合 15 億元人民幣),最後接近 200 億盧佈(約合 23 億元人民幣)。現代化設備和武器更多的 22350 型則接近 400 億盧佈(約合 46 億元人民幣)。俄媒樂觀估計,到 2025 年俄羅斯的護衛艦缺口至少也在 15 至 18 艘左右。
而反觀中國,解放軍僅去年就接裝瞭 8 艘 056 型輕型護衛艦和 2 艘 054A 型護衛艦,建造成本也比俄羅斯同類型戰艦要廉價很多。俄羅斯《消息報》認為,俄羅斯海軍要緩解 " 戰艦荒 " 隻能求助於中國,例如以 054A 型為基礎,用中國船身和動力裝置加上俄羅斯武器和電子設備來為俄羅斯海軍制造護衛艦。
▲中國海軍 054A 型導彈護衛艦玉林艦
如果說俄羅斯的護衛艦短缺還有一些渠道和方法能夠硬挺過去,那麼在建造航母等大型戰艦方面,未來中國的幫忙可能就必不可少瞭。現在中國無論是在航母建造上,經驗都明顯比俄羅斯更多,理念也更為先進。俄羅斯最近一次處理航母的經驗,可能還要追溯到給印度海軍改造 " 戈爾什科夫 " 號航母,而雄心勃勃的風暴級航母也隻是一個模型輾轉於各類武器展。雖然俄羅斯建造新航母的口號震天響,但是並沒有向前推動的具體行動。而作為 " 後進生 " 的中國,其首艘國產航母已經於 2017 年下水。網友調侃稱,俄羅斯的航母項目推動,技術可以指望中國,錢可以指望印度。
▲資料圖片:2017 年 4 月 26 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001A 在大連正式下水。
普京在 2017 年 12 月 22 日出席國防部部務委員會會議時,為俄羅斯未來的武器裝備發展 " 劃出重點 ",高精度攻擊武器以及無人裝備被重點提瞭出來。其中,無人裝備受到瞭俄軍方的特別關註。俄羅斯的無人機、無人坦克、無人掃雷戰車等一大批無人裝備列裝部隊,並在敘利亞戰場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具體說到應用最為廣泛的無人機,中國在世界軍貿市場上的名聲要比俄羅斯大很多,特別是近些年,高性能的大型無人機已經成為中國對外軍售的拳頭產品。在全球各地的防務展上,中國無人機一次次成為明星,涵蓋譜系全面、功能豐富、適用范圍廣泛,從高空到低空、從戰術到戰略,全面覆蓋軍用、警用各類型無人機。俄羅斯專傢認為,中國的軍用無人機出口以及技術轉讓可成為俄羅斯在無人機領域兌現夢想的捷徑。
▲資料圖片:攜帶彈藥起飛的 " 翼龍 " Ⅱ察打一體無人機(美國雅虎新聞網站)
技術轉讓並不總是單向的,俄中的 " 師徒名分 " 也不會徹底固定。隨著中國軍工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在特定領域的強勢表現,俄羅斯未來有求於中國的方面還會不斷增多。中俄軍工合作的規格將越來越高,優勢互補也更利於幫助雙方快速補齊短板,不僅能夠完善本國的國防建設,未來甚至還可以探索在國際軍貿市場上合作向西方發起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