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世界上首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服役以來,大多數國傢的空軍專傢認為反隱身戰機的最佳利器,並不是另一款隱身戰機。他們認為隱身戰機與非隱身戰機一樣,都存在機載雷達和其他傳感器探測功率不夠大、探測距離不夠遠、視場相對狹窄等比較難克服的問題。所以這些專傢建議還是應該以空中預警機結合地面反隱身雷達,並在衛星預警等手段幫助下,進行反隱身戰機作戰。
不過,據 "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2 月 23 日報道,中國空軍指揮學院教授王明志明確表示,殲 -20 隱身戰機研制時間相對晚一些,但起點高;在信息化程度上,具有針對隱身飛機特點的搜索、發現、跟蹤與攻擊的手段與方法,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而且,我國在全系統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為這一針對性能力的後續提升創造瞭有利條件。
殲 -20 最新原型機機頭部分特寫。圖片來自網絡,感謝作者
在中國空軍權威專傢證實殲 -20 隱身戰機這一信息化 " 特殊技能 " 之前,關於殲 -20 裝備瞭國產最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EOSS-IRST 光電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以及分佈式機載傳感器的分析已比較多。但是對於殲 -20 如何在遠距離上發現 F-22、F-35 這樣的典型四代隱身戰機,並以機載雷達等傳感器穩定跟蹤目標,直至達成可發射導彈攻擊的條件,缺失爭議頗多。而且此前中國空軍官方介紹殲 -20 作戰性能時,也隻是首先強調其隱身性,其次則籠統稱其 " 信息化程度高 "。
那麼,空軍指揮學院的王明志教授所說的 " 搜索、發現、跟蹤與攻擊(隱身飛機)的手段與方法 ",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其實在中國空軍宣佈殲 -20 戰機列裝作戰部隊以來的這兩周時間裡,已有不少關鍵信息由官媒透露出來瞭。比如在空軍去年年末組織的一場大型體系對抗實戰化演習中,殲 -20 戰機通過與殲 -16" 組隊 " 或是獨自出動等形式,一次次 " 碾碎 " 瞭對方以空中預警機、地面防空導彈部隊、三代戰機等組成的,具有世界 " 主流先進水平 " 的空防體系。
在這次體系對抗演習中,中國空軍戰機精銳盡處。
更值得關註的是,在演習中,殲 -20 戰機以有源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新一代航電系統,表現出瞭強大的探測能力,以及對強電子幹擾的有效對抗能力。公開資料顯示,殲 -20 機載雷達對三代戰機目標的發現距離不小於 200 公裡,對預警機目標則不小於 400 公裡。殲 -20 主要攜帶的超視距空空導彈已亮相的有 PL-15、PL-XX 型號。其中 PL-XX 超遠程導彈主要用來攻擊敵預警機等高價值目標,殲 -20 戰機在超音速飛行時從高空發射該型導彈,被指射程超過 400 公裡,因此能夠在預警機探測距離之外發起攻擊。
但是 PL-XX 導彈由於強調遠程、快速打擊,所采用的氣動外形可能會使機動性並不那麼誇張。這在對付預警機這樣本身機動性不強的大型軍機時,並不是什麼缺點。但顯然,PL-XX 導彈並不是用來對付 F-22、F-35 這樣的隱身戰機對象目標的。與美軍 AIM-120 先進主動制導中距空空導彈類似的 PL-15 導彈,才是殲 -20 在於敵軍隱身戰機 " 對陣 " 時主要使用的武器。
殲 -10C 掛載 PL-15 中距彈和 PL-10 格鬥彈。圖片來源見水印,感謝作者
PL-15 主動中距攔射空空導彈被指射程在 150-200 公裡之間。由此反推,殲 -20 戰機的機載雷達等傳感設備,能在不小於 150 公裡的距離上為本機提供穩定的跟蹤數據,並引導 PL-15 等空空導彈攻擊對方隱身戰機。如果要從更遠距離攻擊敵隱身戰機,殲 -20 還可以通過機載數據鏈等手段獲取來自空中預警機、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等的目標數據,並在對機載空空導彈進行先期數據裝訂之後進行發射。
相對於以三代、三代半戰機對付四代隱身戰機的 " 勞師動眾 " 和 " 事倍功半 ",殲 -20 顯然才是中國空軍有效應對我國所面臨隱身飛機威脅的 " 撒手鐧 "。對三代半及以下級別戰機的壓倒性優勢,是殲 -20" 攻 " 這方面的威力;而對同屬四代機的敵隱身戰機能夠有效發現、及時打擊,殲 -20 這一 " 守 " 的技能意義同樣巨大。也許在當年殲 -20 立項之初,後者才是中國空軍最想獲得的技能。
殲 -20 戰機今年或許就會進行戰備值班。
而在幾天之前,美國空軍在宣佈六代機可能服役時間的同時,啟動瞭對 F-22 戰機的重大改進項目。美國媒體援引空軍消息人的話報道稱,正是因為 " 後起之秀 "F-35、殲 -20 等四代機的迅猛發展,已經開始讓 F-22" 不合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