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份,在接受采訪時 ,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頭號技術專傢馬偉明透露我國下一代核潛艇將使用無軸泵推技術,而且領先於美國。消息一出,就引起一片熱烈討論,這其中也包括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軍事界,各大智庫紛紛發表各種文章分析,大有感嘆美國水下優勢不再的局面。在這些文章和討論中,美國著名軍事評論員斯科特的意見尤其具有代表性。
先來介紹我國取得突破的這項技術——無軸泵推。眾所周知,潛艇上最主要的推進裝置是螺旋槳,但螺旋槳設計一直面臨兩個難題:第一是提高推進效率,必須讓潛艇推進裝置使用同樣的能量跑的更快。第二是盡量降低噪聲,即盡量降低螺旋槳轉速。這兩種技術要求是互相矛盾的,為瞭達到一個相對均衡的值,傳統潛艇一般使用 " 七葉大側斜螺旋槳 " 這種推進裝置,通過減少螺旋槳旋轉時的空泡(空泡破裂時會產生噪聲並影響推進效率)來努力同時提高兩個技術要求的指標。但這種技術擁有一定的極限,難以進一步優化指標,因此在冷戰後期,泵推技術開始進入科學傢的視野,這種技術類似航空發動機,即將水體吸入到發動機內再排出,產生一定的推力,該裝置由一個定子和一個轉子組成,轉子負責吸入水體,定子負責提供向心力和旋轉軸。
使用該技術後,可以同時提高潛艇的推力並延緩空泡產生,噪聲減少甚至可以達到 10 倍以上,這種程度的技術提高在潛艇對抗時無疑將擁有極大優勢。而所謂的無軸泵推實際上就是將傳統機械泵推使用的驅動軸動力替換為集成在導管內的電磁力,原理與無刷電機類似。而這根驅動軸恰恰就是潛艇噪聲的最大來源,當無軸泵推發動機將其取消之後,噪聲較少之大可以想象。除此之外,由於取消驅動軸,潛艇在轉向、加速上可以更快實現,意味著可擁有更高的機動能力。目前美國最新的潛艇設計規劃裡,隻是將該設施作為輔助動力,機械泵推仍然是主動力,這和馬偉明的全無軸泵推設計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斯科特對馬偉明透露的推進技術進行瞭深入評論。他認為,一直以來美國對其他國傢最大的技術優勢就是潛艇,並對蘇聯、中國潛艇的巨大噪聲冷嘲熱諷,但無軸泵推技術的出現無疑將會終結這一局面,讓兩國的水下較量朝著對美國不利的局面進一步演變。
他認為,傳統的潛艇推進技術使用瞭齒輪將傳統器材連接起來,由蒸汽渦輪帶動整個傳統結構和推進裝置的旋轉,每個軸承和齒輪的旋轉都會帶來巨大的噪聲,讓敵人遠距離檢測自己的概率增大。而一旦無軸泵推技術被引入後,這些裝置可能都要被拆除,純使用電力線路即可將能源傳動到推進裝置,這帶來的不僅是動力系統的噪聲降低,更會使得全潛艇在每個環節噪聲降低,最終讓潛艇成為大洋 " 黑洞 ",中國潛艇未來很可能達到海狼級潛艇的噪聲能力,這對美國來說非常危險。
但斯科特同時也對中國已經完全掌握該技術的說法表示懷疑,他認為新技術從實驗室到工程實踐再到裝備服役需要大量的測試修正,馬偉明所說隻是代表發展方向,美國並非沒有趕超的機會。他還舉瞭幾個例子,當初日本帝國海軍在珍珠港使用的長槍魚雷、蘇聯海軍大力發展的反艦導彈和水雷都迫使美國海軍不斷發展自身技術,才促成瞭今天的技術優勢。
中國海軍的這一發展技術同樣也會刺激美國海軍廣泛運用新技術來預防可能出現的危險的未來,而且海軍作戰升力並不取決於哪個國傢潛艇更加安靜,更多時候取決於在執行反水面艦艇任務時,是否能有效躲避水面艦艇和反潛聲吶的各種探測。也就是說,水下優勢不但與潛艇噪音優勢有關,也與反潛能力有關。特別是美國在西太平洋水下佈設大型聲吶探測陣列已久,而第一島鏈國傢幾乎都是美國盟國,隻要在重要水道進行封鎖,中國潛艇就無法獲取水聲優勢。這樣,其就算采取瞭最先進的技術,依然無法和美國潛艇在對抗中獲勝。
斯科特這種說法顯然有些自我安慰之嫌,說的好像中國潛艇技術發展,反潛技術就不會發展一樣。在一個領域失去優勢就在另外一個領域找信心,無異於詭辯。我們要做的還是埋頭苦幹,讓我們一天天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