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據德國媒體近日報道,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顯示,2016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增長 27%,銷量占全球近 1/3,位列世界第一。據預測,2018 年至 2020 年,中國機器人年銷售量每年平均增長 15% 到 20%。這些銷售數字真的表明中國正成為全球機器人行業的領先者嗎?除瞭銷售,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制造、研發、應用、產業鏈等綜合實力,究竟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具有哪些發展優勢,又面臨什麼挑戰?
本報記者 張 妮
" 機器人的崛起將成為下一個改變世界的科技趨勢 "。在美國科學傢約瑟夫 · 巴 · 科恩撰寫的《機器人革命》一書中,機器人被認為是推動新工業革命的關鍵。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 機器人革命 " 將創造數萬億美元市場,這一融合多種高科技為一體的技術革命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下一個戰略制高點。那麼,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全球處於什麼發展水平?中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總裁曲道奎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中國傳統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比發達國傢滯後一二十年,但在新一代機器人領域,中國有瞭趕超的機會。
環球時報:發展機器人產業對各國有什麼重要作用和意義?
曲道奎: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傢把機器人作為國傢戰略和支撐技術來發展,而不是簡單地把它理解為一個設備、一個產品。不管是 " 中國制造 2025" 還是德國 " 工業 4.0",都標志著一個新的制造時代來臨。在新的時代下,要求物物相連,物物相通,要從過去的傳統設備向智能化設備發展,機器人就起著巨大的支撐作用。新一代機器人將與數據、雲、網絡做充分融合,在智能化、可感知和交互能力上更有突出表現。
環球時報:中國機器人產業有多大?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
曲道奎: 機器人在中國屬於非常新的產業,這幾年呈現爆發式增長,真正形成產業也就是最近 5 年。從 2009 年開始,全球很多行業都在下滑,但機器人行業在中國市場上的復合增長率一度達到約 60%。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是促進這個產業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
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主要有三大類:工業制造、國防安全及航空航天、生活服務。目前,機器人在全球及中國最大的應用領域是工業領域,汽車制造業的應用約占機器人應用市場的 40%。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已經不僅僅是工業機械手的概念,還包括移動機器人,能完成物料的搬運、傳輸等。還有在潔凈環境下工作的機器人,如芯片制造需要在真空環境下作業。在國防安全、科學探索方面,機器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很多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像水下、空中都要靠機器人來協助。下一步,機器人在日常生活服務領域的發展空間會更大,比如,教育、高端陪護、輔助康復等。可以給顧客端茶倒水的服務型機器人在餐飲行業已陸續批量試用瞭。機器人在消費領域的發展和工業領域不一樣,會有突發式增長。
環球時報:和發達國傢相比,中國機器人的發展整體上處於什麼水平?
曲道奎:總體來講,中國的機器人尤其是傳統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比發達國傢滯後瞭一二十年,但由於互聯網的突飛猛進,機器人產業現在正處在一個新的轉型升級階段。從全球來看,在新一代機器人領域,大傢幾乎在同一個起點上,中國有瞭趕超的機會。中國機器人產業要想真正在國際上占據主導地位,必須要有國際級企業。現在新松在市值上已經進入全球前三。我們是全球機器人傢族最全的企業,工業機器人領域在中國最大,產品 2/3 出口國外;移動機器人全球領先;潔凈機器人可填補國內空白,替代國外產品;服務型機器人跟國外齊頭並進。機器人這種高新技術拿錢從國外是買不來的,逼著我們自己研發,整個研發團隊占公司員工的 80%。但在創新平臺、品牌影響力、綜合實力等方面,我們還處在發展階段。
環球時報: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面臨什麼挑戰?
曲道奎:中國這些年突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國外的巨頭和小型公司幾乎全部進入中國市場,很多企業把總部、生產基地都搬到中國。中國企業要抓住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時,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挑戰非常大。中國企業現在普遍遇到全球產能過剩的問題,產品怎麼能賣出去?關鍵要差異化、有競爭力。現在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這就要求企業要有源源不斷的新技術、新產品。另外,機器人、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有幾個要素:技術創新、產業鏈發展、資本鏈,三者要協同發展。
環球時報: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未來,機器人的大量應用會不會帶來就業矛盾?
曲道奎:這要從眼前和長遠分別來看,從眼前看,這個問題不大。中國這幾年遭遇用工荒,很多制造業企業招不到人,機器人恰恰可以填補這部分勞動力缺口。另外,中國有一些危險、工作環境惡劣的行業比如爆炸品處置,以及需要在特殊環境下作業的行業,這些本身不屬於人的就業范圍,機器人正好可以把人從這些環境裡替代出來,與人的就業沒有沖突。
不過,從長遠來看,低技能勞動者肯定要被機器人替代,這也意味著,技術進步將帶動人的就業進行轉型升級。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要走這一步,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國傢需要統籌考慮,對勞動力進行職業技能再培訓、對再就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真空期出臺相應的保障措施。這些都是積極的做法,而不是為瞭人要就業,就限制技術的發展,限制新的生產手段的使用。▲